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尹学群:加快建设变革型财政组织 在新的赶考路上当好变革的排头兵

时间:2021-09-17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尹学群
来源:中国财政微信公众号

建设变革型组织是浙江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深刻领会建设变革型组织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业务变革上重塑“六大体系”,在能力变革上实施“六大工程”,努力打造变革型财政组织,在新的赶考路上当好变革的排头兵。


深刻领会打造变革型财政组织的重大意义


首先,这是守好“红色根脉”、建设“重要窗口”的迫切需要。“红色根脉”是浙江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目标新定位,要守护好、赓续好、传承好“红色根脉”,以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成果彰显“红色根脉”的新时代标识。打造变革型财政组织是财政部门守好“红色根脉”、建设“重要窗口”的具体行动具体实践,是财政干部应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自我觉醒,自我提升。

其次,这是彰显财政担当、体现财政作为的迫切需要。当前,浙江已经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不论是数字化改革,还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都是新的赶考之路上的必答题,都进入了“无人区”,都要勇当“探路者”。财政是综合性部门,承担着支撑、保障、引导等重要职能,使命前所未有、责任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政治担当和精神状态,加快打造变革型财政组织,勇闯“无人区”、开拓“新蓝海”,彰显财政新作为、作出财政新贡献。

再次,这是打破路径依赖、激发组织活力的迫切需要。变革型组织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变革、创新驱动、灵活适应和高效运行,重点在“变”,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关键在“革”,以自我革新应对形势、环境的变化。财政部门要对照变革型组织的内涵特征,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坚持“开创性、引领性、特色性、扩张性、系统性”的变革方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财政工作理念、方法、手段、机制全方位系统重塑,最大限度激发组织活力。


重塑“六大体系”,大力推进财政业务变革


一是重塑财政收支高质量可持续运行体系。收支管理是财政工作的核心,收支稳,则财政稳、经济稳。在新的形势下重塑财政收支运行体系,要体现“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税源要高质量。坚持放水养鱼,推动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培育涵养优质税源,夯实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收入要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注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等比重,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支出要高质量。以绩效为导向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做到该花的钱一分不少;牢固树立铁心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做到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二是重塑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进入新征程,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事要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聚焦新使命新任务,重塑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打造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2.0版。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框架,构建政策新体系。共同富裕是未来工作的总牵引,要对标对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研究确定重大任务事项,构建2.0版财政政策体系。以绩效评估为依据,深化完善原有政策。对1.0版体系的政策进行全面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完善,该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该深化的深化。以零基预算改革为保障,确保新体系实施。对照2.0版体系的大事要事清单,以零为基点,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和绩效评估情况编制预算,做到能增能减、有保有压,将政策体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项目。

三是重塑高质量发展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各领域各方面的政策进行系统重塑和综合集成,形成科学、高效、完备的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围绕创新发展,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助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赋予科研主体更大的自主权。围绕协调发展,创新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围绕绿色发展,高标准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财政支持政策,完善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围绕开放发展,深入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财政政策体系,助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围绕共享发展,健全长效化、常态化的制度体系,从“花钱买稳定”向“花钱买机制”转变,确保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用于民生的比例继续保持在2/3以上。

四是重塑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核心来配置公共资源,聚焦全生命周期需求,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形成全链条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助力高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三孩”政策等背景下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将自上而下的民生投入与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结合起来,避免供需不匹配。坚持公共性原则。突出“保基本、兜底线”的公共财政导向,按照公共性层次进行排序,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持可持续原则。充分考虑经济和财政的承受能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财政承受能力相匹配。

五是重塑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绩效是财政资金的生命线,也是重要的理财原则,要把握好“科学、精准、绩效”三个关键。分配讲求科学。把绩效作为配置财政资源、制定财政政策、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方和部门对财权财力切割的固化格局。保障讲求精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盘活政府性资产资金资源,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使用讲求高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激励约束,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对低效、无效的政策和支出,坚决予以削减或取消。

六是重塑财政风险防控体系。聚焦“现代化、数智化、高效化、精准化”的目标,重塑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财政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从管理到治理、从治标到治本、从保平安到防风险的转变。事前有洞见力。出台政策必须预判风险,避免留下窟窿、带来隐患;紧盯财政风险,加强预警监测,提前分析、提前研判、提前应对,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事中有执行力。完善专班、清单等工作机制,与时间赛跑、与风险赛跑,既下好“先手棋”,避免经济社会风险向财政蔓延传递;又当好“安全阀”,防止财政风险演变为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事后有重构力。一个风险应对完后,及时分析总结原因,举一反三查找面上存在的其他风险,不断健全防控制度,补齐短板、堵塞漏洞。


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提升财政变革能力


一是实施政治能力提升工程。政治能力是首位能力,政治建设是首位建设,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政治判断力。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善于用政治眼光看待、分析、解决财政问题,善于洞察财政经济活动的政治后果,善于从业务工作中发现政治问题。提高政治领悟力。强化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财政经济形势、推动财政改革发展。提高政治执行力。健全抓落实机制,建立工作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号召、省委有部署,财政见行动”。

二是实施整体智治融合工程。整体智治是打造现代政府的核心目标,也是现代财政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在“一体、融合”上下功夫。理念上一体。牢固树立“省财政是全省的财政”的理念,从全省层面抓统筹抓协调,重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管理上一体。善于从全省域全流程把握财政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分兵作战,形成统一的业务规范。系统上一体。以财政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贯通决策流、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活动上一体。深化机关党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努力实现“活动联抓、实事联办、难题联解、队伍联建”。

三是实施争先创优领跑工程。始终以走在前列、力争前三的标准做好各项工作,体现财政的担当和作为。强化争先创优的意识。牢固树立“没有领先就是落后、没有特色就是问题、没有用心就是懒政”的理念,在比学赶超中推进最佳实践、形成最佳案例、取得最佳效果。找准争先创优的标杆。立足发展实际,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找准参照物,拉高标杆,打造更多具有财政辨识度的“金名片”。打造争先创优的成果。以“走在党委政府部门前列、走在全国财政系统前列”为目标,一体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模式创新,争取更多拿得出手、叫得响的创新成果。

四是实施破难攻坚亮剑工程。破难攻坚是应对困难和挑战、化解矛盾和风险的有效抓手,也是检验政治能力、斗争能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在贯彻重大决策时拿出财政担当。坚决贯彻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改革、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走出“舒适区”、淌过“深水区”、勇闯“无人区”。在破解重大问题时亮出财政品牌。积极投身于各种急难险重工作,敢于啃硬骨头、开顶风船,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险关头豁得出来,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重大问题、重大挑战。在防控重大风险时显出财政作为。认真落实“照镜子”机制,深入排查财政风险隐患,及时纠偏校准,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五是实施自我革新强基工程。自我革新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激发生机活力、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保证。打造“想干事”的担当型组织。要有“有人负责我配合、无人负责我担责”的境界,主动把财政工作融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中谋划推进。打造“能干事”的学习型组织。坚持生成性学习,通过消化吸收,将已有知识“生成”为自己新的认知、新的思路。打造“干成事”的专业型组织。建立既突出政治标准、又体现专业化要求的财政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库建设,打造一支熟悉财政、精通财政的专业型专家型干部队伍。打造“不出事”的清廉型组织。纵深推进清廉财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以“三不”一体推进反腐败斗争,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六是实施财政文化引领工程。财政文化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和“引擎”,也是财政改革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突出唯实惟先。大力弘扬“严谨、坚守、创新、奉献”的财政职业精神,马上就办、干就干好,力争各项工作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突出善作善成。着眼于“善成”的目标,掌握“善作”的方法,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实现由小胜集大胜、由小成集大成、由善作而善成。突出严管厚爱。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建立差异化的干部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松绑减负机制,对干部政治上鼓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将广大干部的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促进改革上来。


责任编辑:张蕊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