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全程管理 狠抓关键环节 着力提升农业农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水平
2021/02/09
农业农村部党组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财政部相关制度办法,完善配套规章,强化全程管理,狠抓关键环节,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建章立制,构建评价制度体系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农业农村部当年即研究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农业农村部2018—2020年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工作计划》,2019年5月又印发了《农业农村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2020年2月,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后,综合考虑农业农村部项目管理特点,于当年4月制定印发了《农业农村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目前正在根据部门预算项目、转移支付项目、基本建设项目的不同,分门别类研究拟定具体操作规程,形成“一个办法+三个规程”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强化宣贯,牢固树立绩效意识
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计财部门同志思想认识要到位,绩效意识要牢固。2019年4月,召开农业农村部系统计划财务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部署深入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连续两年举办农业农村部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班,邀请财政部有关领导专家讲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解读新出台的政策制度;就学习贯彻《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印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开展深入学习、广泛研讨,做到领导干部要熟悉、计财干部要掌握、其他干部要了解。通过这些措施,“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夯实基础,科学设定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影响着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的效果和质量。农业农村部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4321”绩效指标设定方法,“4”就是考虑四个要素:一是产出要素,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二是预算要素,根据任务测算资金预算需求,任务与预算要相匹配。三是时间要素,完成具体任务所需要的期限。四是效益要素,完成任务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3”就是三个步骤确定绩效指标:一是项目承担部门根据项目的功能特性和预期投入,预计项目实施在一段时期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研究提出相应的绩效指标。二是部属预算单位对项目承担部门提出的绩效指标汇总后,从中概括、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将其确定为绩效指标。三是计划财务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单位填报的绩效指标进行集中会审,同时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对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进行审核。“2”就是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对能量化的要明确量化指标,做到任务数据直观、清晰体现绩效实现情况,对确实不能量化的,采用定性描述,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客观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1”就是一个指标库,即每个项目建立一个共性+个性指标库,并进行动态调整。在2019年按照财政部要求完成部门预算一级项目绩效指标采集工作基础上,2020年选取三类7个部门预算二级项目开展试点研究,探索构建符合农业农村部行业、领域、项目特点的“N+X”(即项目共性指标+任务个性指标)绩效指标库,在填报2021年项目预算绩效指标时使用。
抓住关键,扎实开展部门评价
一是探索开展自评结果核验试点。自评结果是开展部门评价的基础。针对个别单位自评结果不实的问题,2020年选择适当项目,开展了自评结果核验,分析影响绩效自评结准确性的原因,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如实开展绩效自评。二是加大重点项目评价数量。落实“原则上应以5年为周期,实现部门评价重点项目全覆盖”要求,2020年在做好财政部批复的2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基础上,又另外选择4个部门预算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项目涉及总资金量比2019年翻了一倍。三是规范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为确保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一方面在部委推荐、深入了解、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优先选择业界规模较大、从业能力较强、人员遵纪守法、执业信誉较好、承担过部委评价任务且工作完成较好的第三方机构。另一方面考虑到农业农村部项目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历史情况复杂,适度参与绩效评价方案制定、现场评价开展等重要环节,给予第三方机构必要指导,并注意掌握绩效评价进度,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第三方机构按期保质完成评价任务。
动真碰硬,加大结果应用力度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始终坚持不折不扣执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相挂钩机制,大力压缩调整低效无效、闲置浪费的财政资金,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在财政部预算司、监督评价局、农业农村司的指导支持下,对2019年绩效评价结果不佳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和“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的信息进村入户政策”,以大刀阔斧、革故鼎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整改,2020年大幅压缩项目预算安排,同比减幅分别达37%和83%。调整腾退出的资金,全部用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党组确定的重点任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解决前瞻性引领性先进性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等方面。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