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财务与会计 | 王成:山行记 —— 一位会计人的攀登与守望

王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全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培养(高端班)人才,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
夏日雨后,暮色初染天际。远山如黛,云霭轻拢,和着掠过山谷的微凉,我漫步于满目苍翠之中。此刻,心无挂碍,天地澄明,我俨然成了这方山野的“主人”。及至峰顶,蓦然回首,来时蜿蜒小径上,一个模糊身影正于山脚处奋力求索,一步一印间,在崎岖路上渐行渐稳,逐渐走出一个会计人不断奋进的清晰轨迹。
不懈追求 做终身学习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这句千古名言,道尽求知真谛。我出身药学,毕业后入职北京市属医院药学部。在日复一日的调剂、复核、发药中,我深切体悟到只有不断学习与思考,方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洪流所淹没。 初涉职场,事务繁杂,难以半脱产进修,只得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新的知识领域。1993年,我开始学习接触计算机应用专业。夜深人静时,我常常独自面对闪烁的屏幕,一行行代码在指尖流淌。此一抉择,为我日后支撑财会信息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其后我认识到,信息技术难为终生职业方向,却可作他山之石。彼时,我预见信息化与财会融合前景广阔。 1998年,我正式踏上会计求知路,至此方算“望见会计之山门”。会计的世界严谨与精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经济运行规律。接触会计后,我了解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是会计领域的重要技术认证,我便双轨并行:既夯实会计基础,又勇攀注会之峰。我清晰记得当时周遭同学的劝阻,“注会通过率极低,你一个非科班出身且没有会计从业经历的人是不可能的。”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明知不可能而为之并不懈努力,这不正是我人生的注脚么。我深知其难,却更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一本本厚重的教材、一叠叠写满公式的草纸都成为求索路上的垫脚石。 2002年,我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这个阶段是我专业“筑基”阶段。此后,基于我所在的卫生健康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公共管理重要特性,2009年,我又开始学习公共事业管理,期冀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思考将管理之道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 学贯内外,方得始终。内驱学习以外,我也抓住外部学习成长机遇。2014年至2020年间,经过层层选拔,我先后参加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财政部全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培养(高端班)等培养计划,在国家会计学院系统深造学习,进一步拓展管理视野,在更高端的平台上与各路英才切磋交流。学无止境,乃会计人毕生圭臬。 挺身而出 做历史参与者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放翁之句,恰是我辈担当写照。会计常被视为具象日常工作,难参与历史进程。回望我的从业经历却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与感触。 2003年非典肆虐,我时任小汤山医院财务处副处长。面对高传染、高致死之疫魔,我没有丝毫畏惧,从非典病区七天七夜的筹建鏖战到直面患者的诊疗服务,我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投身抗击非典各项任务。当亲手处理非典患者隔离区传递出的病历时,当亲手引领672名康复者分批走出隔离区时,那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滚烫,便是国有难时会计人应有的担当。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每个康复者脸上重获新生的笑容都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财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维系生命线的重要保障。 2008年汶川震后,我主动请缨援川。在五级余震的摇摆中,我迅速构建起前线指挥部捐赠资金管理、报销流程、资产管理等系列财经管理体系,规范援川财经管理工作。 200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因涉及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体现,更涉及百姓就医负担,是公认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是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元年,我时任北京市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副主任,在北京市卫健委统一领导下,遵循价格改革“数据可测算,效果可预期,风险可防控”定位,我组织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开展大规模基础成本测算,取得价格改革最为关键的成本基线值。我先后参与或组织40余次市级协调会议,设计测算软件模型,构建价格分析框架、规划调价方案、实施方案,主笔撰写《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影响分析报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影响分析》《北京市综合改革患者影响分析报告》等约12万字主题分析报告,供决策参考,顺利完成北京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助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勇立潮头 做创新引领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之训表明创新是活力之源。财会领域知识更新频繁,新理念、新思维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信息技术快速更迭,我们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8年,面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基础规范数据、管控过程缺少全过程监督、财会数据难以支撑实时决策分析等行业普遍痛点,我带领财务团队深入开展财会信息化调研,形成300余页调研报告;借鉴204个国家标准建立起财会标准数据集;构建93个数据接口程序打破“信息孤岛”;梳理14项线下业务管理缺陷,进行流程重构与再造;将268个内控点嵌入信息系统程序节点;建立起基于运营数据中心(ODR)支撑,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智能报销控制、合同管理、BI分析决策等12个子系统的智慧财务体系,在公立医院领域率先实现从全面预算管理到支出控制、到自动生成凭单、到决策分析支撑全数据、全流程管理应用,构建起财务、业务、信息三位一体的智慧财务信息系统。 此外,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外部压力及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要求下医院暴露出的医疗收入增速放缓、质量不高、成本居高不下等运营问题,2021年,我带领财务团队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全面预算为起点,以部门联动为抓手,以科室核心运营考核为导向,以改善收入结构、调控成本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管理目标,构建经济运营闭环管理模式,在党委领导下成立9个专项管理组,统筹制定医院经济运营闭环管理工作职责,确保有序实现总体目标。实施过程建立例会沟通机制、科学开源机制、成本约束机制、资源优化机制等10项长效管控机制,通过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推进业财融合一体化,有效改善医院经济运营管理质量与效果,扭转医院多年运营亏损情况,逐步形成公立医院经济运营闭环管理安贞模式与安贞经验。 勤于思考 做学术追求者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中庸》治学之道,亦是我学术追求的灯塔。启智源于阅读积累,成于深思长考。长期的组织培养和工作经验积累让我不断开启心智,感知财务管理思想体系的产生、创新科学理论的形成与严密逻辑思维的构建,从而不断提升洞察力。 从事财会工作25年间,我先后主持或参与十余项省部级课题研究,主编或参编《医院财务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等8部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有时为力求一个数据的准确而反复核对原始资料,为了一个观点的表述字斟句酌多次修改,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当我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同行提供参考、为实践提供指导时,更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乐于毫无保留分享所思所得,经常受邀在学术会议和培训上做专题分享,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行交流。在这些分享中,我不仅输出知识,也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反馈和启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为卫健行业发展,为财会领域进步贡献绵薄力量。 专业之外,会计人当持何种人生?平实、朴素、健康,是我的底色。所谓平实,是持守平常心,真诚做人。不惧他人眼中“傻气”,只做实在、真诚之我,以微光照亮温暖周遭;所谓朴素,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惕厉与自持,少年农忙的艰辛已成映照困苦的明镜与幸福的源泉,此乃终身财富;所谓健康,年届天命,更体认到“留得青山在”乃奉献之基,马拉松赛道上的汗水,抗阻训练的张力,是我对生活与社会责任的无声承诺。 暮色四合,山岚渐起。回望来路,清晰可见:那个山脚下的会计“门外汉”,因缘际会,得窥此山门径。“山至高处人为峰”,然行至山巅,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当永怀会计人之赤忱,担当时代之使命,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奋进,继续前行,奔向更辽阔的远方,谱写更美好的诗篇。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