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与会计 | 江苏省财政厅:坚持高端引领 锻造人才引擎 江苏为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增辉

作者: 江苏省财政厅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5年第20期 2025/10/27

编者按

20年,之于个体,是从青涩到成熟的篇章;之于专业化人才培养,是星火燎原、成绩斐然的征程。2025年是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20周年。这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铭记开拓、承载硕果的里程碑。自2005年启动以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始终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锻造会计“头雁”力量的时代使命,秉持高端引领、协同推进的宗旨,精心播种、悉心耕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之路。

二十载春华秋实,二十载桃李芬芳。一批又一批学员在该项目中汲取智慧、砥砺才干,将所学所悟融入到财会管理创新实践。他们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光发热,成长为所在领域的翘楚与中坚,在服务宏观决策、引领行业发展、捍卫经济安全、促进组织增效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会计事业进步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系统展现项目成效,总结宝贵经验,展望未来蓝图,我们自本期起开设专栏,邀请组织单位、培养单位、用人单位等从不同角度分享项目做法、经验和成果,多角度展现项目20年发展的壮丽图景,激励更多会计人踔厉奋发,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贡献专业智慧与力量。


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会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会计人才强国,2005年财政部启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开启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高端化”探索之路。江苏高度重视全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各类优秀会计人才积极申报,累计向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输送120余名学员。同时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



一、坚持以用为本,释放高端会计人才价值效能


20年来,江苏省的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以下简称在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等领域成绩斐然,有效发挥了“学术权威、专业带头、团队灵魂、辐射引领”等作用。

一是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国际化与中国本土会计实践相结合原则,形成“中国问题——本土理论——国际表达”的自主知识范式,探索理论研究与服务实践的有效结合机制,主持完成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财政部、教育部、审计署等项目,在国内外会计权威期刊发出江苏声音。如: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与公司行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视角出发,研究方向涉及政府管制、治理、监督等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等,在国企穿透式监管等领域拓展了会计学科研究范畴,推动会计学科改革与发展;围绕价值创造型现金流管理,提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特征的“三维均衡”模型,拓宽了理论研究边界。

二是为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护航。在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守牢诚信底线,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如:把培养过程中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引入注册会计师行业,显著提升了行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人才支撑;引领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传统审计向数字化审计跨越,大力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审计效率,成为经营合规和财务合规的人才保障;推动完善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制度框架,特别是在ESG信息披露等新兴领域贡献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不仅为行业实践提供了实用参考,还提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促进会计工作数智化转型,拓展会计职能,充分发挥会计价值创造的功能。如:开发建设自主可控生产线及管理平台,实现生产运营智能化、装备智联化、制造数字化,打造行业领先标准体系,相关企业获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利用财务机器人办理费用报销、资金结算、会计核算、银行对账、往来核对、财务报告编制等,推动会计信息系统与单位其他业务系统有机融合;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宽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和路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服务江苏省实体经济和外向经济,为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创新绿色金融工具,设计并发行全国首单绿色惠农户用光伏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有力支撑江苏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现代管理和数据资产相融通,将传统行业企业打造成为现代化的“黑灯工厂”,技术、流程和数据共同发力,实现企业生产效率、费用节约和价值创造质的跃升。

四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在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助力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会计审计标准体系有效实施,提高行业及单位管理水平。如: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完善和《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等的修改制定过程中,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会计法律法规实施的难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等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建言献策;担任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政府会计咨询专家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持续跟踪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实施情况,推动其有效执行;在全国首创医保基金季度清算模式,在全省率先落地国家按病种分值付费(DIP)2.0版医保支付,有力化解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专业能力,探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可复制国家级“范式”。



二、厚植培养沃土,畅通高端会计人才源头活水


作为经济大省与会计大省,江苏始终将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置于重要位置,以服务全国为导向,构建起具有江苏特色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使用体系,形成“省市储备、全国输送、服务国家”的良性人才流动格局。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江苏紧扣会计改革与发展方向和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完善会计人才制度建设顶层设计,先后印发《江苏省会计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江苏省“十三五”会计人才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会计人才发展规划》等一揽子政策文件,立足江苏实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谋划江苏会计人才发展,为提高江苏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政策支撑与依据。

二是省市统筹推进。江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财政中心工作及会计人才结构等,对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构建“全国——省——市”三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江苏在实施省级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又启动了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对优秀青年会计人才的发现、培养力度,着力培养资本运作和政府会计方向领军储备人才,带动指导南京、无锡等9个设区市搭建市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平台,省市协同联动,构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优化人才供给。江苏省、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主动对标对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严把入口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唯实”“唯新”培养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培养机制,整合国家会计学院和省内院校优势资源,结合江苏产业结构发展要求及外向型经济特征,增设科创企业上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等地方特色课程,建立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平台,强化能力建设,全面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截至2025年9月,江苏累计选拔320名省级会计领军学员、166名省级会计领军后备学员、946名市级高端会计学员。江苏省、市两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平台已成为全国高端会计人才重要“生源地”,同时也成为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战略高地”。

四是搭建成长舞台。为破除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江苏构建了组织、人才、财政、人社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会计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会计人才培养的宏观规划和政策保障,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优化会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形成会计人才工作合力。择优推荐全国高端会计人才作为“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江苏省先进会计工作者”候选人,推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进入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南通“江海英才”等地方人才培养工程,推荐全国高端会计人才担任国家及地方会计咨询专家、产业教授、职称评审委员、省内院校研究生导师等,畅通全国高端会计人员职称申报评审绿色通道,释放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创新活力、发展动能。



三、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高端会计人才创新发展


回顾过往,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下一步,江苏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以培养新时代高端会计人才为着力点,统筹推进会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会计人才“引、育、用、留”大文章,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国高端会计人才的优质“孵化器”、重要“生源地”、创新“强磁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优化会计人才环境。研究制定江苏省会计人才“十五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支持国家高端会计人才的相关举措,构建有效互动、结构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破解会计人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破除影响会计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制度性障碍,营造会计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是助力会计人才成长。建立全省统一的全国、地方高端会计人才库,动态更新学员的基本情况、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等信息,搭建高端会计人才服务平台,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管理服务,促进人才在企业、行政事业、学术机构、中介机构等不同领域合理流动,引导高端会计人才向江苏战略未来产业、新兴产业集聚,助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后续培养、课题研究、高端沙龙等形式,为高端会计人才提供持续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始终保持行业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是激发会计人才活力。引导在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为所在单位业财融合、价值创造、风险防范和数字化转型等输出“高端”智慧。搭建交流与职业发展平台,鼓励在苏高端会计人才跨行业跨专业输出智慧力量,支持跨行业跨专业任职,激荡思想,交流智慧,让高端会计人才智力资源发挥行业领军作用、社会“溢出”效应。在参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在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到国际会计组织任职,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制定,参加全球财经和治理相关会议,发出中国声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全面提升我国会计行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为江苏和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劲“智力引擎”。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