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克州:全力以赴保障国家地缘安全

作者: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财政局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8期 2025/09/29

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疆在国家全局中“五大战略定位”,为新疆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打造“维护国家地缘安全战略屏障”起着战略兜底作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处祖国西陲,边境线1133.74公里,通外山口254个,与中亚、南亚6个国家相邻,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克州在维护我国地缘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成为在服务国家全局中彰显克州作为的应有之义。

图片

守望相助

财智浇灌共筑民族团结基石

图片

一是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为关键,凝心聚力共绘安全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克州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切实把民族团结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十四五”以来,克州财政累计拨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费635.34万元,保障全州宣传教育、示范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2023年,克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乌恰县、阿合奇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二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克州财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融入财政工作,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资金的支持,积极引导全州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将持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工程。“十四五”以来,克州财政累计落实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费402.99万元,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落实州委教育大会精神,设立1亿元教育发展资金,支持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办好新建高校,累计投入资金8.95亿元支持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建设,填补克州无本科教育的空白。

三是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十二项工程”。克州财政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紧盯文化润疆重点任务,调整支出结构,统筹用好中央和自治区文化润疆资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四五”以来,克州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累计达12.6亿元,年均增长6.49%,推动一批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歌舞剧《玛纳斯》进京展演,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新疆分会场活动、《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三大史诗在西极实现同台汇演。

图片

图片

基建攻坚

财政领航构建边境通达体系

图片

一是G315线建设成为财政支撑边疆交通的典范。G315线建设项目总投资71.9亿元,不仅是自治区26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克州单体投资最大的交通工程,线路全长111.95公里,穿越高原冻土区和崇山峻岭,共需建设桥梁75座、隧道4座。项目开工以来,克州财政累计调拨专项资金36.16亿元保障项目推进。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高吐尔尕特口岸以及克州沿边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沿线群众的通行条件,对维护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口岸园区升级改造彰显财政担当。近年来,克州财政紧扣州委实施工业经济“三大布局”、“四大产业”工作要求,立足区位、口岸、政策、援疆等优势,支持更大力度推进对外开放向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拓展,全力打造内陆开放与沿边开放特色高地,加快“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十四五”以来,落实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基本建设补助资金3亿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布局,深化“1+3”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2.4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4亿元,支持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入境车辆停车区、吐尔尕特口岸查验迁建、查验通道等口岸基础设施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提高查验效率。2025年上半年,伊尔克什坦口岸通关出入境人员、车辆同比分别增长83%、82%;吐尔尕特口岸出入境人员、车辆同比分别增长276.59%、72.8%,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58.7%。

三是边境设施建设凸显财政工作成效。针对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突出、留守人员年龄偏大、常住人口逐年减少的实际,克州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支持提高沿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十四五”以来,克州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03亿元,加强抵边村建设和边境地区道路硬化,改善边境地区环境质量及生产生活条件,支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更多人到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

图片

守边固边

财力筑基织密立体防控网络

图片

一是同心向党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强调“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克州财政以基层治理“八力”为抓手,加大基层治理资金保障力度。“十四五”以来,累计落实边境转移支付资金20.78亿元,推动财力下沉,落实基层组织建设经费6亿元,支持实施党建固边行动,提高村干部报酬,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基本构建,党在克州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二是平安克州助力社会稳定新图景。克州财政始终坚持依法治边,支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边疆地区各族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夯实维护国家安全、边疆稳定的社会基础。大力支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边防管控力量,支持边境防控、一体化作战平台等公共安全信息化和反恐实训基地建设。2022年以来,克州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公安机关支出31.71亿元,支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及时兑付民警、辅警人员工资,全州年均财政统筹各项资金7.5亿元以上,推动警察队伍稳定持续向好发展。

三是民生补助激发守边固边新动能。落实边民补助政策,对长期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区、边境一线地区的各族群众给予特殊照顾和支持,边民补助标准由2021年的每人每年2800元增长至2025年的每人每年6000元。强化护边员补助资金管理,将补助资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并按月进行发放,同时按照“海拔定标、任务定岗”原则,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高海拔地区护边员每月补助2600元,平原地区2000元,有力确保了护边员安心守边护边。


图片

来源:包图网


图片

民生兜底

支出倾斜夯实长治久安根基

图片

一是民生领域支出力度持续加大。准确把握发展与民生、发展与民心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坚持领导干部过“苦日子”、各级政府过“紧日子”、人民群众过“好日子”的工作要求,锚定就业民生之本、健康民生之愿、住房民生之需、教育民生之盼,持续加大保障力度。2024年起,年均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在国家提标20元、自治区提标10元的基础上,再次提标19元,提标后克州基础养老金达224元。“十四五”以来克州民生支出达683.31亿元,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达74.84%。截至2024年末,全州4178户7831名城市人口和20047户50010名农村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4900元增长至2024年342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852元增长至2024年的12573元,真正做到了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克州曾是国家“三区三州”重点扶持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克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克州财政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各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克州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7.2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069个,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贫困人口生活用电和贫困村通动力电、建制村农村公路硬化、农村安全住房全覆盖。2014年至2020年,累计5.64万户27.14万人脱贫,克州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三是优势特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克州财政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积极找准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与克州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十四五”以来,落实债券资金196.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39.6亿元、车购税资金69.57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85.08亿元,预算安排支持“三大布局”、“四大产业”等项目前期经费1.77亿元,招商引资经费0.12亿元,着力构建符合克州实际、具有克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克州德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飞凤车业(克州)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克州,成为克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截至2024年,克州农作物种植面积126.89万亩,完成工业增加值53.13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20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142.3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256.66亿元,是1954年0.12亿元的2138倍,克州“三大布局”基本构建,“四大产业”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富有成效,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实、底气更足、势头更猛。

从帕米尔高原的护边哨所到戈壁绿洲的乡村学堂,从车水马龙的边境口岸到鳞次栉比的安居社区,克州财政以“财”为钥,开辟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新路径,让每一分护边补助资金都转化为边境防控的“稳定因子”,每一分基建投资资金都增强区域发展的“安全系数”,每一分民生支出资金都夯实长治久安的“社会根基”。迈步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克州财政将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在民族团结中凝聚共识,在基建攻坚中畅通循环,在守边固边中强化保障,在民生改善中筑牢根基,为打造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提供不竭动力。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