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巴州:打造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作者: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财政局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8期 2025/09/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作为新疆重要的农牧业产品供给基地,巴州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州农林牧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5年的0.3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33.64亿元,年均增长7.2%;粮食总产量(含薯类)从1955年的6.5万吨增加至2024年的100.13万吨,年均增长4%;棉花总产量从1955年的0.14万吨增加至2024年的59.79万吨,年均增长9.2%。

一直以来,巴州财政部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进固稳,兼顾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支农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农产品重要基地建设,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农政策框架体系。财政农林水支出从1991年的0.5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69.91亿元,年均增长15.9%,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图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财政局供图

图片

粮食安全根基稳固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

图片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粮食安全、惠及民生的大事。巴州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8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由水利、自然资源、财政、发改等部门分别实施,2019年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统筹实施。2011—2024年全州累计投入资金56.76亿元,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18.6万亩,耕地利用率提高6%—8%。

图片

稳步实施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图片

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五年一轮),三轮累计落实奖补资金48.48亿元。通过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不断改善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条件,优化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体系,提高草原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图片


图片

特色农业集群崛起

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图片

巴州财政配合农业、发改部门,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升级,打造尉犁百亿级棉花产业集群,工业番茄、工业辣椒向精深化加工延伸,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促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有力支持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一是科技赋能棉花单产飞跃。巴州作为新疆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棉花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棉花产业以尉犁县为核心,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棉花播种总面积达335.7万亩,棉花总产皮棉47.88万吨,较1960年分别增长38倍、478倍,棉花总产量和质量均位居全疆前列,为保障国家棉花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工业番茄机械化引领全球竞争力。2024年,全州番茄种植24余万亩、总产量190万吨左右,较2000年分别增长79.77%、93.88%。加工番茄向精深化加工延伸,红帆生物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生产番茄红素,已形成年产30吨10%含量番茄红素油树脂、6000万粒番茄红素软胶囊的生产能力,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专业生产番茄红素的生产加工企业。

三是工业辣椒品牌化助推产业升级。2024年,全州工业辣椒种植面积60.96万亩,鲜椒产量190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疆首位,较2000年分别增长14.65%、22.28%。

四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州肉羊存栏371.08万只、较1954年增长298%,肉牛存栏36.08万头、较1975年增长87%,肉羊、肉牛存栏量皆创历史新高,初步形成了和静县、尉犁县、和硕县肉羊产业集聚区,以尉犁县为主的百万只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初见成效。

五是特色林果业蓬勃发展。依托资源禀赋和林业重点工程,巴州财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林果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2024年,全州林果基地面积达124.05万亩,较1959年增长74倍;产量90.65万吨,增长220倍。

六是渔业绿色循环发展。巴州拥有博斯腾湖、塔里木河等丰富的水域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产养殖产量从1995年208吨到2024年1575吨,年均增长7.23%。



图片

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图片

巴州财政继续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粗放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变,带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协调发展。按照“干果控面提质、鲜果优化增量、延链补链提效益”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林果产业链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探索“畜牧业+文旅”模式,推广牧场体验游、民族特色餐饮,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深挖特色资源,发展功能性食品、生物医药原料等细分领域。支持打造区域品牌,注册地理标志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展会等拓宽销售渠道,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中高端市场,提升优质农产品市场影响力、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