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杂志社举办青年讲堂(第四期)活动:调研汇智促转型 拓宽思路谋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5/09/19
图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社干部职工学习行业先进经验,拓宽干事创业思路,助力杂志社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促进媒体融合发展,9月15日,中国财政杂志社团支部举办“创新营收模式,夯实发展基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合调研情况汇报”主题青年讲堂(第四期)活动。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高峰出席活动并作点评指导。全社干部职工参加活动。


图片

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共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大家一致表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胸怀理想、勇担重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中国财政年鉴》编辑部陈宁睿联络处聂熹晟分享了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开展调研的心得。陈宁睿介绍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及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包括培训业务发展迅速、数字产品崭露头角、激励机制激发活力等。她表示,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认识到转型期开展调研的重要性,以及跨部门共同调研具有打破壁垒、凝聚共识、更好发挥合力等独特优势。聂熹晟认为,传统发行收入在总体收入中占比较大是期刊行业的普遍现象,夯实传统业务基本盘十分重要,要在端稳“饭碗”的前提下,持续加强业务与市场协作,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开拓新的增长点中,优化收入结构,提升工作质效。

办公室曹泽网络信息管理处(新媒体部)刘田分享了赴《中国烟草》杂志社开展调研的情况。曹泽介绍了《中国烟草》杂志社发展概况、收入分布及发行模式,重点介绍了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为杂志社在用好系统内资源、巩固拓展收入来源、健全激励长效机制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思路。刘田介绍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色亮点。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围绕“1+1+N”宣传模式,利用“三网两微”宣传矩阵,重构全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助力打造中国烟草整体品牌形象。

联络处杨溢清网络信息管理处(新媒体部)姚文萱分享了赴中国教育报刊社开展调研的情况。杨溢清表示,此次调研旨在破解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社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跟随调研组多次前往各报刊社,深入学习借鉴同行业先进经验,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认识到唯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以全新的思路和更大的努力,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实效。姚文萱介绍了中国教育报刊社新媒体的发展情况、经验做法和营收来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对杂志社进一步发展新媒体的建议及拓宽社内营收渠道的思考。

联络处聂熹晟网络信息管理处(新媒体部)吕怡慧分享了赴健康报社开展调研的情况。吕怡慧介绍了健康报社的发展历程、媒体格局和新媒体发展情况、营收情况、组织结构,介绍了健康报社围绕业务条线调整优化组织结构,驱动协同发展的特色做法,并以地方发展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组织结构运作模式。聂熹晟介绍了健康报社在强化机关报定位、以党建为抓手推动发展,以及以市场为导向、争取政策支持、拓展多元营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高峰同志对调研组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指出,调研选取的4家报刊社与杂志社契合度较高,其面临的困境、遇到的问题以及成功的经验为杂志社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强调,杂志社的发展与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息息相关,要集全社之力开拓创新,并就做好今后的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树立忧患意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纸媒行业发展存在更多不确定性,需提前布局谋划,在稳定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思路,拓宽营收渠道,为杂志社转型发展夯实基础、储备动能。

二是要强化斗争精神。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面对新领域、新课题、新工作时,主动担当作为,勤于思考破题之策,勇于实践探路之举,奋勇拼搏、挺膺担当,切实把斗争精神转化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实际成效。

三是要培育创新能力。持续强化学习意识、提升创新实践本领,立足杂志社定位与优势,在传统业务升级、新媒体融合、多元业务开发等方面精准发力,围绕杂志社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让创新动能充分释放。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