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美在财政所 | 黑龙江讷河二克浅镇财政所:奋力谱写财政工作新篇章
在黑蒙两省区交界的嫩江左岸,有一座红色历史底蕴深厚的小镇——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它是东北抗联和中共讷河中心县委遗址所在地,是讷河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在镇政府办公大楼的四楼,有一支务实争先的财政队伍——二克浅镇财政所。所内共有5名财政干部,其中中共党员4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财政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以“红色文化立镇、现代农业富镇、经济开发强镇、党的建设兴镇”为发展目标的二克浅镇,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二克浅镇连续6年获全市“乡镇财源建设先进单位”,财政所也先后荣获“全省示范财政所”、全省财政系统“群众满意财政所”、全市“五好”财政所、全市基层智慧财政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田园牧歌” 乡村振兴,财政先行。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二克浅镇财政所充分发挥支撑保障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助力村集体建立“党建+”模式,唱响“田园曲”,唱好“兴牧歌”。在实施农业产业项目上,财政所积极参与建立“党建+农业”模式。经过沟通协调,帮助远大村和二克浅村申请农机具项目补贴资金1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7.5万元。在实施生态环保项目上,财政所主动作为,帮助庆祥村建立“党建+生态”模式,筹措资金650万元建成了庆祥村和远大村粪肥处理厂,有效化解了远大、庆祥等5个重点村养殖污染难题。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上,财政所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基础设施”模式,积极向上申请301万元,用于庆丰村公益基础设施公路项目建设。通过该项目,建成通村公路3500米,为本村务工人员发放劳务报酬87万元。 为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财政所发挥二克浅镇土地资源优势,在发展特色种植、特色产业、特色项目上下功夫。帮助富乡村党支部带头发展菇娘特色种植产业,助力其筹资29万元自种120亩菇娘,同时带动农户种植菇娘90亩,每亩收益4000元。精心谋划,积极参与长兴村党支部领办大酱厂,延长村级特色食品产业链的“种、产、销、加”发展模式,帮助长兴村注册“甄赢历”品牌商标,帮助筹措资金60万元,建设大酱加工的厂房设备车间。同时,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文化村党支部筹措资金55万元,成立翔瑞养殖公司发展肉鸽养殖。这个养殖项目目前存栏量1200只,通过订单销售,年收入已达415万元。此外,财政所还帮助五星村筹措资金180万元,养肉牛500多头,养猪800多头,为村里经济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帮助靠山村党支部领办农机合作社,带动18户脱贫户带地入社,代耕土地6000余亩,从而实现了缴纳16.7万元收益资金为全镇脱贫人口分红。为发展特色旅游,依托嫩江沿岸地理优势,财政所帮助筹集资金259万元,打造红星村党总支领办雁栖湖特色旅游项目,建起68栋蔬菜大棚,种植小香葱、草莓、菇娘等,实现了特色旅游、餐饮娱乐、采摘园、特色民宿为一体的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已接待游客7万人次,带领村民搭上了致富的“顺风车”。 2024年,财政所积极谋划发展二克浅镇电商经济,以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在二克浅镇电商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引领下,大力推介“小张镇长”视频号等“动态名片”,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视频获赞21万,视频总观看量3000万次。通过电商宣传,长兴村采摘园、远大村托拉苏屯、红星村雁栖湖等特色农旅产业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和餐饮业增收,拉动430余人就业,客流量达9.8万余人,同比增长264%,带动增收140余万元,同比增长72%。 唱好引进投资的“招商之歌” 2024年,财政所成功推动辽宁佳屹农集团投资2亿元,大豆玉米深加工及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在二克浅镇落地。主动联系、拜访在外成功人士,全年开展返乡人才恳谈会4次,鼓励他们积极返乡投资兴业,并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同年6月,成功引进投资500万元的秸秆处理加工项目。通过秸秆打包并加工饲料进行销售,已生产销售饲料1万吨,收益200万元,带动20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1万元。在此基础上,财政所积极与讷河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协同开展项目建设,通过部门联动、村企联合,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93万元,建设合发村甜糯玉米真空包装项目,获得收益34.6万元,实现了以村促企、以企带村,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财政所积极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向上协调资金6000余万元。重点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农村道路及路边沟,安装路灯千余盏,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和农产品运输条件。与此同时,解决百姓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冬季,财政所向上争取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近300万元,解决了群众冬季取暖的民生难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唱红素质提升的“担当之歌” 财政所坚定不移地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财政人“学思践悟”的政治能力,赓续红色血脉,扛起财政人“以财辅政”的使命担当。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先后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服务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岗”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带头亮身份、亮承诺、亮成效,切实增强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 加强人员素质教育,强化文明服务意识,树立新时代财政干部的新形象。在日常工作中,全所人员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来有迎声,走有送语,一杯热水,一声问候,让来者如沐春风,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事好办”,尽全力创佳绩,让前来办事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财政支出上,坚持勤俭办事。制定费用开支、办公用品领用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从一个本一支笔抓起,鼓励大家当好新时期的“抠”管家,让财政的紧日子换来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多年来,财政所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各项工作公正公开、廉洁高效,没有发生一起干部违法违纪现象,树立了财政干部廉洁奉公、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