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美在财政所 | 湖南长沙黄材镇财政所:绘就“美美与共图”

作者: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黄材镇财政所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6期 2025/09/09

图片

潮涌湘江起,大浪排空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黄材镇位于湖南省会副中心宁乡西部,历来是宁乡交通枢纽、文旅名镇、经济重镇,是投资兴业的宝地、福地,为宁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多年来,黄材镇财政所竭心尽力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绘就出一幅“美美与共图”。

图片

绘就为民理财“初心图”

图片

始终保持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学习劲头。全员皆为党员的黄材镇财政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财”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确保财政所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周五财政大讲堂”活动,一手抓理想信念教育,一手抓财政业务提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制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学习的“第一议题”。结合宁乡市委开展的党员干部“三亮三比”活动,建立了“财政所长领着学、业务骨干带头学、党员干部率先学、青年干部跟紧学”的“四学体系”,通过“传帮带”等方式,解读财经法规条文、分享业务处理经验。年逾半百的老财务依旧精神饱满,初出茅庐的新面孔已能独当一面,无论是面对繁琐的账务处理还是复杂的资金分配工作,他们都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全所业务能力始终保持在宁乡前列,市内外多家单位先后前来交流学习。

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办公室日常运转到资金审核把关,均常态化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在办公室运转方面,始终厉行节约,日常办公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照明设备使用;下班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设备,避免待机耗电;规范办公用品申领和使用,精心爱护办公设备;文稿资料实行双面打印,提倡无纸化办公。在资金审核方面,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刀刃上。2023年一般性支出预算压减10%,2024年再压减10%。严控“三公”经费,近5年“三公”经费逐年下降。资金优先统筹用于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彰显民生底色、为民初心。

始终保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正确履行财政监管职责,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如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镇域内3个承接政府服务的企业在报销了社保补贴的同时又享受了社保减免。财政所的总会计凭着做过企业会计的职业经验,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通知企业做好退回资金准备。面对不愿退回财政资金的企业,联合司法部门上门多次追索,最终全额追回财政资金8.5万元,为宁乡发现并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黄材路径”,得到了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高度肯定。

图片

绘就为民服务“成色图”

图片

财政服务“零距离”。着力推进服务大厅等办公场所建设标准化、现代化、便民化、智慧化,办公区域整洁明亮,自动凭证装订机、轨道密集架等硬件设备一应俱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大力践行“一个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茶”的服务宗旨。在宁乡“一盘棋”的推动下,打造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产业经济一网赋能,部门业务一网协同”的新模式,数十项财政业务办理“零跑腿”。连续十年来,财政业务“零投诉”。

补贴发放“零差错”。始终坚持“精准、高效、安全、有序”的原则,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如财政补贴窗口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信息审核到位、金额核对到位、明白条公示到位、解释答疑到位”的“四个到位”流程,将财政补贴的对象姓名、项目名称、金额等信息全部晒在政务公开栏,晒到村组的微信群。3年来,共发放财政补贴171项,合计约1.67亿元,确保每一分补贴资金精准发到农户的手中。

图片

绘就为民管财“底色图”

图片

资金使用见行见效。完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资金支出主要范围、资金使用负面清单、资金绩效评价要求、资金监管与责任追究的红线。3年来,黄材镇统筹各类产业衔接资金1189万元,成功打造了辣椒优势产业和水稻、油菜、烟叶特色产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规范且绩效明显。2023年黄材镇17个村(社区)中,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超41万元,居宁乡前列。

财政监督从严从实。制定《黄材镇资金监督工作管理办法》,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财政所长任监督专员,加重了财政所对资金监督和绩效评价的话语权,加大了对各单位财政资金和镇村集体资金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立项程序、招投标、合同承发包、资金拨付、投资控制、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过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和纠正。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监管档案管理,在协同各单位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同时,扎实做好检查底稿,留存影像资料,开展绩效评价并形成报告,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全流程可追溯,提高资金监管工作实效。近3年通过内部独立的资金监管和评审,核减节约项目资金超110万元。

债务管理有力有序。下发镇村两级《关于明确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来源审核的通知》、《项目工程资金来源审核的通知》,从制度上杜绝新增镇村两级债务。对于没有资金来源的货物、服务和项目工程,财政所不予备案和初审,确保预算的刚性执行和约束力,防止随意支出和资金浪费,从根本上杜绝新增债务。此外,财政所充分利用财政部债务监测平台,摸清资产和债务家底,制定债务化解时间表和线路图。3年来无新增债务,且化解存量债务超300万元,债务水平逐年降低,风险可控。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