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财政浇筑高原人才基石

作者: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来源: 2025/09/05
图片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为了让西藏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中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西藏的教育事业如平地楼台,从无到有,由弱渐强,逐步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较为完整的现代公共教育体系。这不仅从根本上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权,也为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西藏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片

基础教育成绩斐然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心、关怀下,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长远战略地位,坚持把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进一步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与区域协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第一,按照“勤俭办学,保基本、补短板”的原则,以西藏自治区教育强区建设规划为依据,每年安排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校舍维修改造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等近23亿元,全面改善基础教育重点项目、大力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扎实推进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第二,加快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支持打造“珠峰旗云”平台,实施全区抵边一线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终端教室覆盖率达到100%,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每年安排教育云网租赁服务项目0.8亿元,保障自治区—地市—县—学校四级教育云网运行,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教育资源全面共享服务。第三,实施高海拔学校供暖全覆盖工程,将高海拔学校供暖全覆盖项目列入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多渠道筹措各类资金资源30.85亿元(自治区财政厅承担25.07亿元、地市财政承担5.78亿元)用于1699所高海拔学校供暖建设(多数为寄宿制学校),实现高海拔学校供暖全覆盖,切实解决高海拔地区学校寒季取暖难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第四,为解决受学龄人口依次达峰等因素影响产生的基础教育学位缺口问题,2025年自治区财政积极统筹地方财力安排学位补充资金5亿元,用于解决学位不足问题。

二是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坚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2024年将实施了28年的“省级统筹、预算到校”的传统管理体制调整为“明确财政事权、划分支出责任、财政分级承担”的新体制,实施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推动了各级政府更好落实教育服务提供责任、提高教育服务供给效率,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履职尽责。第一,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学校生均公用基准定额,年生均学前700元、小学820元、初中1040元、高中1100元、中职1000元、特殊教育(含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特教学生)7000元,边境县(区)在此基础上年生均提高100元,寄宿制学校在此基础上年生均提高300元。“十四五”以来,落实生均公用经费约41.47亿元。第二,提高教育“三包”补助标准。自治区自1985年开始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并先后22次提标,2025年平均补助标准达到年生均5700元。边境县(区)标准按照四类区执行。“十四五”以来,落实教育“三包”经费约156.79亿元,惠及约355.17万人次。第三,全面实施15年公费教育。目前,按照公费教育年生均标准学前教育城镇3600元、农村380元;义务教育小学年生均260元、初中380元;示范高中年生均1840元、普通高中1240元、中职3300元、特殊教育(含随班就读)6000元予以保障。边境县(区)在此基础上年生均提高100元。“十四五”以来,安排15年公费教育资金约35.36亿元,惠及约392万名学生。第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在充分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月人均二、三、四类区分别为500元、1000元、1500元,边境县在原基础标准上增加50元。“十四五”以来,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约11.04亿元,惠及乡村教师约10.84万人。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资金3.6亿元,支持15.78万人次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过“国培计划”、“区培计划”提升教育专业化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累计安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资金0.28亿元,支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和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师资水平。

四是校园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吃”得放心。严格限定学校食堂经营模式,大宗食材实行集中采购,确保学生吃得卫生安全。“住”得舒心。积极为学生打造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加强人文关怀。“医”得安心。有条件的学校设置医务室或保健室,24小时在岗服务,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对接县乡医院开辟绿色就医通道。“育”得暖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展现校园人文关怀。“延”得省心。围绕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等,提供“5+2”课后服务(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让广大家长省时、省心。同时,按照每个教学班级每小时15元标准给予财政补贴。

图片

职业教育特色鲜明

职业教育既是边疆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支点。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西藏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鲜明、形式多样,重点职业学校和一批与西藏产业结构紧密结合的重点专业不断做大做强。

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要求西藏“每个地市办好一所特色中职学校”。西藏自治区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性任务,形成了以中职教育为基础、高职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优化普职招生比例,实现职业教育增量发展和质量提升,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截至目前,西藏共有高等职业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13所,专业设置基本覆盖西藏全区主要产业,为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援藏创新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精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扎实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治区财政厅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主动联系教育部门,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大力推动项目落地。

一是做好后勤保障,消除后顾之忧。为确保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安心开展援藏工作,2016年起按照人均2万元的标准安排经费3229万元,为“组团式”援藏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专门配备在藏的生活必需品。

二是兑现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权益。严格按照《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关于贯彻〈对口支援西藏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关于“援藏干部在藏工作期间,由原工作单位发放工资,享受原工作单位同类同级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同时,由西藏按照当地同类同级人员的工资标准(含补贴)减去本人原工作单位基本工资计发差额”及现行防寒取暖政策规定,积极兑现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工资福利及休假探亲等经费。

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推动项目落地。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自治区全面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自治区财政厅积极筹措资金,2016—2019年专项安排资金13亿元,其中:20所受援学校6亿元(每所3000万元)、32所地市中学3.2亿元(每所1000万元)、76所县(区)中学3.8亿元(每所500万元)。优先按国家标准配齐图书资料、实验室、网络教学环境、教学仪器设备,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水平;优先建设信息化智慧校园,实现受援学校与对口支援省市、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优质资源共享。  

四是健全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管理。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印发《西藏自治区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联合教育厅等五部门出台《西藏自治区“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管理办法》,加强“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管理。

五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财政资金沉淀。自治区财政充分考虑区情及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及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抓紧组织各地(市)根据制定的资金使用方案,严格按照《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扎实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的资金使用方向,落实项目资金,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同时,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相关规定,进一步落实资金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对“组团式”援藏经费实施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从封闭专制的寺院教育到科学发展的现代教育,从“有学上”到“好上学”再到“上好学”,西藏的教育事业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质的飞跃,教育发展成果佳音频传、举世瞩目。在党中央、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之下,西藏自治区已经建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西藏各族人民享受了更好的教育政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