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内蒙古:积极构建支撑财政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财政人才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建设一支政治忠诚可靠、坚持事业为上、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拼搏、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财政人才队伍,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确保财政事业与时俱进、交出人民满意答卷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履行新时代财政职责使命、当好开路先锋的必然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搭建引才、育才、用才、助才平台,优化培养机制,实施示范引领,推动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搭建引才平台 多渠道集聚专业人才 人才是财政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统筹运用“招录、调任、交流”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吸纳优秀年轻人才,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一是“纳新”。不断加强与组织、人社、编制部门的横向联动,摸清空编底数,合理设置职位,综合采用公务员招录、定向选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军转干部接收安置等多种途径,积极招录经济学、财政、金融、法学、财会审计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吸储”。进一步扩大和优化进入渠道,通过遴选、竞争性比选等形式,发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严格按照调任程序,将他们吸纳到财政人才队伍中。三是“提质”。加大各处室干部轮岗力度,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进行多岗位、递进式培养锻炼,促进年轻干部在财税政策、资金管理、公文写作、组织协调等方面得到全方位锻炼。 搭建育才平台 多角度提升人才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人才队伍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一是讲堂学习提升本领。为在全区财政干部中树立“崇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正确导向,定期举办“财政干部大讲堂”和各类培训,既讲理论,更讲实战,帮助全员紧跟形势任务变化转变思维模式、加快知识更新、提升能力素养。2023年以来,共举办30期“财政干部大讲堂”和2期“全区盟市旗县分管领导财政业务培训班”,培训盟市旗县分管财政工作领导干部近150名、全区财政系统干部9万余人次。二是业务比武提升素质。为有效扭转个别财政干部“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2024年组织开展“全区财政系统大比武”,汇聚21个财政主要业务模块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覆盖自治区、盟市和旗县区三级系统8000余名干部,实现“学、练、测、比、评、用”一体推进,开展形式、参与规模、时间跨度等均在自治区开创了先例。有效强化“全区财政系统大比武”结果运用,将2024年度个人总决赛21个业务模块比赛前三名纳入财政人才库管理,为财政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搭建用才平台 多手段激发人才活力 建立“上挂下派”制度是加强专业化财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需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综合考虑干部专业所长、个人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更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进行学习锻炼,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一方面,与财政部人事教育司积极沟通,对接挂职事宜,累计选派近10名干部到财政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通过参与重大政策研究制定、重要活动筹备保障、重点工作组织调度,帮助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拓宽视野格局、更好把握中央政策精神。另一方面,结合驻村帮扶工作,选拔政治过硬、历练扎实、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和年轻干部,放在改革攻坚桥头堡、经济建设主阵地、社会治理关键点上进行“墩苗”锻炼。近三年来,累计选派近20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等地担任驻村干部,既使他们在基层一线大展身手,又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搭建助才平台 多形式助力人才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有效使用好财政人才库和财政干部岗位大练兵两个平台,及时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评价人才、正向激励人才。一方面,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出发,统筹长远目标和当前任务需求,围绕财政职能和特点,结合自治区财政重点工作,建立财政政策专家类、会计类、金融外经类、政府采购类、财会监督类、财经法律类、教育培训师资类等7个人才库,初步吸纳近400名专家入库。另一方面,为切实提高年轻干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打造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岗位大练兵”,已连续两年对全厅四百余名“80后”年轻干部在理论运用水平、业务掌握情况、连续作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检验和锻炼,一大批政治过硬、能力出众、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