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贵州:发展体彩公益事业 助推全民健身

作者: 贵州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 2024/07/04
贵州:发展体彩公益事业 助推全民健身

贵州省财政厅

近年来,贵州将体育事业“发展机遇”融入“体彩公益”,在深化体教融合实践道路上展作为、求有为,体彩公益金积极支持体育设施建设、促进科研创新、助力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贵州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为乡村振兴打造体育新名片

图片 

图片

▲竹林村健身广场。李儒鑫 摄

在贵阳乌当区水田镇竹林村,健身广场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竹林村村民健身广场是体彩公益金投入建设的项目之一,配备了包括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全民健身路径、室外乒乓球桌和棋牌桌在内的多种体育设施,并安装了路灯及智慧化设备。村民蔡先生高兴地表示:“以前我们只能在田间地头锻炼身体,现在有了这个广场,我们可以随时来健身,真是太方便了!”

体彩公益金为贵州的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特别是在全力支持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方面,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健身场地、健身场馆、健身路径等,成为了人们的免费“健身打卡地”,让群众感受到“零距离健身”和“家门口运动”的诸多便利。
图片
智能化升级打造健身新体验


铜仁市碧江区金滩桥下,一座智能化的百姓室外健身房成为了市民锻炼的新选择。这里是体彩公益金支持建设的智慧化健身设施之一。集训练中心和体测中心于一体。训练中心内含多种智能化健身器材,器材均设置遮阳棚,并保障夜间照明,实现24小时全天候使用;在体测中心,市民可通过体质数据测试,获取专业化、个性化测试报告和训练方案。

 “体育运动与科技娱乐相结合是百姓室外健身房最大的亮点。”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龚凤军介绍,健身房引入5G、数字运动、全息投影等技术,可实现电子竞技、智能互动、智慧健身等功能,丰富运动体验,提升竞技娱乐性,不仅满足老年、青壮年、青少年等全年龄人群的运动需求,也使健身服务更便捷、高效、精准和科学。

图片
助力青少年实现“体育梦”


  在遵义市,体彩公益金每年为皮划艇、乒乓球、体操等体育项目提供了近150万元资金的支持。这些资金被有效利用在改善训练设施、提升教练水平、以及组织多样化的比赛活动等方面。

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的皮划艇静水项目中,遵义代表团勇夺2枚金牌和1枚铜牌。乒乓球小将赵佳琳凭借在2023年全国青少年乒乓球精英系列赛暨国少集训队选拔赛中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了国家乒乓球少年集训队。遵义市艺术体操队也在省级比赛中斩获佳绩。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体彩公益金在推动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图片

▲遵义市白鹭湖生态体育公园内运动员正在训练。李儒鑫 摄

   在谈及体彩公益金对遵义体育事业的贡献时,遵义市政协副主席、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新表示,这些公益金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硬件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体教融合”战略的有力支撑,通过“游泳进课堂”等创新项目,有效推动了学生体质的全面提升。

图片
助推“篮球梦”和“足球梦”照进现实


2022年夏天,因当地苗族“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台江县“村BA”火爆出圈。2023年夏天,榕江县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与“村BA”赛事风格相似,“村超”迅速走红,持续升温,广泛传播于海内外。图片 

图片

▲台盘村“村BA”球场。邱凌峰  摄

 “村超”、“村BA”的出圈,体彩公益金也是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2022年,台江县台盘村的球场改造,得到了体彩公益金200万元支持;2023年,为让观众更安心放心舒心地享受到赛事带来的视听盛宴,黔东南州对台江县、榕江县安全防护设施和场馆进行提质改造,体彩公益金支持了2000万元。

从台江“村BA”到榕江“村超”,贵州“两江两村”体育赛事正以其独特的生长模式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呈现出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销、以赛促产、以赛促兴的良好态势,展现了贵州乡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鲜活场景。
图片
增强科研融合体育事业发展


自1987年成立以来,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为省级公益性的体育科研机构,致力于推动贵州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体育公益项目的深入推进,群众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科学、高效的健身活动需求也日益迫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体质测试和健身指导服务。

“在硬件设施这块,体彩公益金给予的帮助可太大了。”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甘春龙说,近年来投入了近200万元用于设备的购置与升级,极大地提升了指导站服务群众的能力。在每年的全民健身日、贵州省全民健身展示活动以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展示活动中,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都会深入基层,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免费的体质测试服务,并传授实用的健身方法,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与益处。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体育‘科’代表系列健康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趣味性十足,而且教育意义深远。通过手绘漫画、生动解说等方式,研究所成功将复杂的体育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和应用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科学运动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了体育健身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成为构建全民健康体系的重要一环。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