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研究 | 钟廷勇 杜点点:绿色制造与商业信用融资

作者:
来源:原载《财务研究》2024年第2期 2024/05/21
绿色制造与商业信用融资

钟廷勇 杜点点


图片

摘要:本文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绿色制造名单着手,基于 2014~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检验这一政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制造认定可以通过降低环境风险和完善治理机制提升商业信用融资,并且该促进作用在融资能力弱、供给方地位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绿色制造认定带来的商业信用融资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以及实物资产投资,即这一政策可促进实体经济投资 ;企业获得绿色制造认定也会提升其供应商的商业信用融资,即这一政策具有供应链传染效应。本文揭示了绿色制造认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和途径,为我国优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并以此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制造;商业信用融资;绿色转型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钟廷勇,杜点点. 绿色制造与商业信用融资[J]. 财务研究,2024,(2):67-79.


作者简介


钟廷勇,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首批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理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获得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二届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5篇)、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Accounting and Finance、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杜点点,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结构框架

2024.2期文章7.png




精彩内容摘编




引言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于2016年开始组织制定绿色标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公布成绩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入选上述名单通常被认为获得绿色制造认定),推动示范单位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先进绿色典型的以点带面示范作用,用树标杆的方式带动传统制造转向绿色制造,有助于缓解发展与生态间的矛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较高的融资约束很可能会阻碍企业经营活动,甚至影响关联方的经济行为(García-Quevedo等,2018 ;潘越等,2022),成本高、周期长的绿色制造需要更多资金支持,对融资约束更为敏感(陈艳莹等,2022 ;宋华等,2023),而拥有稳定又可靠的商业信用融资则是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绿色转型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其一,供应商和客户能以商业信用的形式给予企业支持,起到缓解资金短缺的作用(Chen等,2019 ;张婷婷和王珠,2022),直接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黄兴孪等,2016);其二,商业信用融资作为经营性债务融资多以交易双方的声誉和信任为基础(Guiso等,2004;张婷婷和王珠,2022),能够缓解“信贷歧视”,促进供应链协同发展。绿色制造认定具有完备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能使获评企业赢得较高的声誉与信任,有利于提高供应商和客户配给商业信用的意愿,对于企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采用PSM-DID模型检验绿色制造认定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以及传导路径,并考察不同融资能力、供给方地位情况下该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本文可能的贡献如下 :第一,研究发现绿色制造能够通过提高商业信用融资增加实体经济投资、助力供应链协同发展,促进供应链绿色转型和稳定发展,有助于对绿色制造认定的政策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估。第二,已有文献大多不支持绿色信号与商业信用融资呈正相关关系(陈幸幸等,2019 ;于连超和马宁,2023),这可能是因为以往研究中的绿色信号是企业自我声明或民间组织发起的奖项(陈艳莹等,2022),供应商和客户对其认可程度并不太高,而绿色制造由政府进行认定,保障了权威性,具有较好的公信力,因而表现为供应商和客户信任该绿色信号并提供商业信用,支持了绿色信号的积极反应结论。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2014~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 PSM-DID 模型考察了企业被认定为绿色制造企业(“绿色工厂”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对其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1)绿色制造认定与商业信用融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绿色制造认定能够提升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依旧稳健。(2)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制造认定通过降低环境风险和完善治理机制提高商业信用融资水平。(3)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制造认定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在融资能力弱、供给方地位高的企业中更显著。(4)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绿色制造认定促进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最终提高了绿色创新水平以及实物资产投资,助力企业“脱虚向实”。(5)供应链研究表明,绿色制造认定可增加供应商的商业信用融资,具有供应链传染效应。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启示如下 :绿色制造认定能够促使企业获取更多商业信用融资,并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以及实物资产投资。因此,建议制造企业积极参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申报,并以此为契机,提高绿色发展的主观意识和管理投入,在员工培养、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开发与设计等方面融入绿色理念,进而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支持,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融资能力弱、供给方地位高的企业,应更加重视绿色制造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完善治理机制,加大绿色转型力度,以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合作关系,进而获得稳定资源支持。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在完善绿色制造认定政策时,更充分地考虑其对参评企业的作用和供应链传染效应,不断改进具体标准和要求,以更好地促进供应链绿色转型和稳定发展。


(以上为部分节选,阅读全文欢迎订阅杂志)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JY121)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