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邹存锁:幸福路上的领路人

作者:
来源:原载《中国财政》2024年第8期 2024/05/17
幸福路上的领路人



    ——记山东省荣成市财政局派驻哈山村第一书记邹存锁
山东省荣成市财政局 杨雪艺
2018年6月,山东省荣成市财政局干部邹存锁接受组织任命赴夏庄镇哈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5年来,邹存锁以“恪职尽责惠百姓,真帮实扶济民生”为己任,抓党建、办实事、谋福祉,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改善基础设施、增进民生福祉,让哈山村实现了从基础条件差、经营发展难到山清水秀、人和心齐、宜居宜业的巨大转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党员和村民的一致称赞。
图片
建强党组织,齐心共发力
初到哈山村,邹存锁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村委班子威信力不足,班子成员关系不协调,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民人心涣散。为此,他深感责任重大。经过逐人走访谈话后,邹存锁以抓班子、带队伍为突破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每月召开2—3次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讨论支部工作和村务重大事项,教育引导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打造过硬村党支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解决村“两委”威信力薄弱的问题,邹存锁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制度,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拿到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明显提高。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共建的积极性,邹存锁充分发挥荣成市信用体系建设优势,严格按照夏庄镇居民信用管理办法对村民进行信用管理,村征信领导小组每三个月对村民的信用积分进行综合评议,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档案里并张贴公开栏,严格执行信用管理与村民福利挂钩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征信管理表彰大会,对村民的信用积分分等次进行物质奖励。同时,将信用积分兑换制度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挂钩,建设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村容建设。“我们每月组织多次志愿服务活动,现在村里的各项活动都是志愿者自发参加,真正把文明实践送到群众身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邹存锁说道。

640.jpg

打好村基础,提升“硬指标”
哈山村基础设施薄弱,村委的办公条件和村民的生活环境都比较差,邹存锁到任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实地走访,从村头到村尾逐一摸清村子的实际状况。面对村民翘首以盼的改善需求,邹存锁暗下决心,一定要提升村里的整体环境。在荣成市财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邹存锁多方协调,筹措资金70多万元,平整硬化了3000多平方米的村委大院,打造了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又对2014年以来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27间村集体用房进行整体改造,满足了村委办公用房和集体用房需求。
面对哈山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突出问题,邹存锁又琢磨起了长效发展的“路子”,他将目光转向了装修改造完成的27间集体用房。经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决定,将这些多年闲置的厂房进行公开对外招投标,新入驻的商户、厂家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村集体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物质条件有了改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不能忽视。在邹存锁的大力推动下,哈山村增设了文化体育设施,筹建了村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妇女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安装了新的健身器材并新建了篮球场,村民闲暇时光有了好去处,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640 (1).jpg

谋划民生事,做好“贴心人”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邹存锁深刻认识到,唯有以民生福祉为追求,把村民的每一件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才能无愧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愧“第一书记”的称号。在任5年间,他坚持每月对村里的困难户全部走访一遍,积极为困难户争取镇上的爱心基金,利用这笔钱打造“光亮工程”,为他们更换了铝合金门窗,大大改善了困难户的住房条件。为解决哈山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留守老人众多的问题,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补助资金15万元,利用改造好的10间西厢房,规划建设了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并配套筹建了老年活动室、卫生室、休息室、餐厅、食堂等,村里的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没有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只有让老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都得到妥善照料,他们在外工作的子女才能放心。”邹存锁说。
在村内走访时,邹存锁发现村民在饮水用水方面存在极大不便:过去村民饮用的是地表水,水质往往不达标,而且不能全天候放水。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通过镇政府积极与水利局沟通,利用已经筹措的12万元资金,打了一处200多米的深水井,每天出水量达200立方米,另外还建设了水塔、铺设了污水管道和净水管道、安装了水表,经检测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哈山村的村民终于喝上了放心水,吃水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用心用情的付出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贴心窝的温暖,邹存锁和哈山村群众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没有了后顾之忧,哈山村民迈开大步奔小康。我坚信新时代的幸福路将越走越宽,哈山村也将变得越来越美丽,哈山村的明天充满希望。”邹存锁说。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