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的建议

作者:
来源:原载《中国财政》2024年第6期 2024/04/24
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的建议
安徽省潜山市财政局

叶东 卢晓亮





摘 要:强化投入保障,优化政策供给,形成发展合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安徽省潜山市乡村振兴多元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多元投入;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强化投入保障,优化政策供给,形成发展合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重大课题。为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安徽省潜山市财政局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潜山市乡村振兴多元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潜山市乡村振兴投入的现状

近年来,潜山市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保障重点,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调动市场和社会资本多方力量,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20—202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50亿元,荣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获批全国首批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一)公共财政投入撬动。一是“扩投入”。2020年以来,市本级预算每年安排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6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中农林水支出由2018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1.2亿元,年均增长14.5%;农林水支出占比由2018年的15.3%增加到2023年的22%。二是“强统筹”。全面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实现“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扩大实质整合资金规模,提高产业发展项目占比。2020年以来,累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1亿元,其中整合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6亿元、整合纳入范围其他涉农资金3.5亿元。每年实际整合完成率均为100%。三是“拓渠道”。一方面,坚持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逐年递增。2022年出台《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办法》,2023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为10.6%,超过安徽省9.6%的预期目标。另一方面,用好政府债券资金。2020年以来,申请发行专项债5000万元,实施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期)项目,示范区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首批试点,建设成果连续两年获评A等次。
(二)金融资金投入驱动。一是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健全农业保障体制机制,鼓励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三农”领域,探索“保险+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工具联动模式。涉农贷款余额由2019年的91.5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93.4亿元,年均增长27.8%。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强化“4321”政银担合作,2020年以来,累计为100多家农业类企业担保贷款4.1亿元。二是畅通农业保险渠道。在保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政策整体稳定的基础上,优化保险品种设计,目前全市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5个险种,分别是茶叶、瓜篓、中药材、食用菌和肉鸡养殖收入保险,为地方特色产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三是发挥小额信贷作用。保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稳定,新发放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对5万元以内部分在2023年年底前产生的利息给予全额贴息,2024年、2025年产生利息给予70%贴息,帮助7000余户脱贫家庭降低贷款资金使用成本,助力发展产业稳定脱贫。
(三)社会资本投入拉动。一是做好“招引”文章。因地制宜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如水吼镇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高山滑雪项目,建成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滑雪场,造雪面积5万平方米,2023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7万人次,营业收入560万元。二是探索“筑引”路径。源潭镇依托制刷特色产业集群,采取联建模式规划建设源潭刷业高新创业园。通过统筹26个村自有资金及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各项资金2527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做到“引凤”先“筑巢”。三是注重“撬动”发展。探索创新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四宜”特色村镇建设,给予每个试点村镇2000万元资金支持。通过做好前期孵化、采用“后补贴”等,2021年以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5亿元。

(四)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结合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以工代赈”等项目,支持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2022年争取国家、省以工代赈专项资金2724万元,实施村容村貌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等5个项目,吸纳务工群众291人、发放劳务报酬112.3万元。探索通过村组联合、村企联建、村社结对等方式,整合资金资源,打通要素流通渠道,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如官庄镇官庄村成立德馨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流转村民土地、整合集体资产,村民变股民,做大茶产业、做强豆制品、做美桃花园、做好水文章、做火农家乐、做活乡村游。油坝乡整合盘活40亩集体建设用地,引进总投资额7亿元的禽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养殖和就地就业。


乡村振兴多元投入困境


(一)投入领域重点不突出。乡村振兴涵盖了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潜山作为欠发达的县级市,农村发展薄弱环节点多面广,受限于财政自给能力弱的现状,地方可支配财力有限,“三农”领域投入后劲不足。如何把财政资金用在乡村振兴“刀刃上”,在投入重点和方向上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精细化。
(二)金融作用发挥不突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依然存在。目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依赖于信贷、农业保险等常规渠道,乡村振兴基金成立难度大,金融创新滞后于多元融资需求变化。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资产缺少产权证和抵押物处置困难等问题,农户办理抵押登记的积极性不高。

(三)社会资本下乡不突出。社会资本投资项目落地还存在一些发展障碍。比如,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缩紧,设施用地紧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面临着高素质劳动者不足和“用工难”问题;乡村产业结构与生产模式相对滞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设施用地及农村房产盘活受限,制约社会资本下乡的积极性。


图片
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对策建议


(一)建立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市、乡、村书记抓乡村振兴,以责任落实推进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一要坚持高位推动。将多元投入列入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调度重要内容。二要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考核,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投入推进机制。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压实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多元投入纳入“责任到人、调度到月、问效到季”工作机制。
(二)加大政府投入。一要坚持“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的工作要求。真正把乡村振兴摆到“优先位置”,执行财政资金县级统筹的政策规定,实行“专项+任务”的清单式管理,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资金管理权真正下放到县,放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二要坚持“地从乡村出、钱为乡村用”的工作思路。从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和乡村振兴资金刚性保障出发,调整土地出让金分配办法,探索在乡镇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部分中提取10%的比例建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落实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相关政策,土地出让收入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三)引入金融活水。一方面,优化村民产业发展贷款程序,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提升涉农贷款、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农业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并纳入商业金融机构考核,有效扩大“三农”金融供给。
(四)激发社会投入。一要持续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用地、人才等保障机制。优化镇村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县域内有序流转,优先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补短板用地需求。实施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二要健全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纳入地方特色保险范畴。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联农户、联市场的优势,带动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五)鼓励全民参与。一要实施乡贤带动工程,引导在外乡贤带动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回归家乡,支持乡村建设和发展。二要实施领头人提升工程,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带民致富能力,成为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的组织协调者和积极参与者。三要实施资源整合工程,结合“三块地”改革契机,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等形式,充分整合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探索形成有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