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2 重组后的价值链
(一)重组前的价值链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峨铁厂原来的价值活动起于材料采购,止于产品销售。分析其价值链,峨铁厂的购货供应系统实行竞标定价和适时购货,严格控制了采购和仓储成本;在销售环节,峨铁厂的产品有市场,不存在销售问题。问题出在铁合金的冶炼加工环节。众所周知,铁合金生产靠的都是电炉,它不但需要大量、充足的电力,而且对电的质量和稳定性也有极高的要求。仅从电费价格来看,1990年电费为0.071元/度,兼并前已上涨到0.407元/度。受电价上涨、供应不足、质量不好等因素的影响,峨铁厂在大大降低电耗情况下仍连年亏损,企业长期以来开工不足,导致债务负担沉重。峨铁厂要摆脱困境,需要大量、充足并且质量稳定的电力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问题的焦点聚集在电的供应上。根据价值链分析理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购买商价值链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入手。
(二)重组后的价值链分析
1.与购买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如果电价高于0.3元/度,峨铁厂会因电力成本过高和开工不足造成的固定成本分摊过高,导致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最终导致企业亏损或停产。从实际情况看,通过市场买电不能满足峨铁厂的生产经营需求,而必须通过调整与供应商的价值链联系来解决。因此,以内部市场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成为峨铁厂的解决思路,即采取内部化的行为,并购其上下游企业或关联企业,将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就可以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利润风险,从而使企业拥有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所以,通过把外部价值链内部化,通过资产重组打开用电制约这个“死结”,峨铁厂可以在保证电力充足稳定的同时,确保电力成本的控制,从而达到成本持续降低的目标。
此时,川投集团需要为即将建成的嘉阳电厂选择稳定的用户和销路,峨铁厂也需要寻找稳定、廉价的供电途径;而且嘉阳电厂与峨铁厂距离近,可以架设专线,具备直接供电的条件;加之电站是是坑口电站,可以保证电力的低价供应;另外重组可以使电站与峨铁厂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峨铁厂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定竞争的战略优势地位,可以获得成本持续降低的机会。因此,1998年,川投集团对峨铁厂兼并后称川投峨铁实施整体兼并,同时将嘉阳电厂作为自备电厂注入川投峨铁,从电厂架设专线到川投峨铁直接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电,形成了新的煤电治价值链。川投集团确定电价为0.2元/度。一是根据嘉阳电厂的发电成本;二是考虑川投峨铁主要耗电产品的成本最大承受能力,以保证川投峨铁产品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另外,川投集团还规定了年用电6亿度以上,因为嘉阳电厂年发电量必须在6亿度以上,才能保证发电成本在0.2元/度以下。
2.重组形成的新价值链。资产重组后,嘉阳电厂成为川投峨铁内部价值链的一环,形成了一条全新的煤、电、冶产业链(见图2)。
(三)资产重组前后的价值链变化分析
1.重组后的价值链变化。嘉阳电厂作为自备电厂被注入川投峨铁后,原来作为企业外部价值链中上游供应商的供电厂,成为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原来属于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嘉阳煤矿、嘉阳电厂和川投峨铁结成了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嘉阳电厂以一个低于市场的、稳定的价格向川投峨铁提供高质量的、稳定的电力,避免了市场电价波动给川投峨铁带来的利润风险。同时,嘉阳电厂也得到稳定的销售市场,双方受益。
2.重组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川投峨铁由于电价低,产品具有竞争力,一举扭亏为盈,从而带动嘉阳电厂多发电、满发电,带动嘉阳煤矿多采煤、多供煤,煤、电、冶产业链由此全盘皆活,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三个企业的生产力,盘活了三个国企的存量资产。
(1)重组后的川投峨铁。重组后,川投峨铁的电力成本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川投峨铁的铁合金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成本大为降低。川投峨铁铁合金的产量由1998年的4万吨迅速增至2000年的15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完成利税3 870万元,比上一年增加3134万元,利润853万元,产品成本下降12.2%,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91.7%,一举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亏损局面。
(2)重组后的嘉阳煤矿和嘉阳电厂。重组后,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的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嘉阳电厂在2000年的发电负荷达到了7600小时/年,几乎高出全国火电同行业发电负荷一倍以上。嘉阳电厂每年上千万的税收,已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纳税大户。嘉阳煤矿这个特困企业,在这场兼并重组中显现生机,每年2000吨的劣质煤通过小火车输向嘉阳电厂,1999年全矿产量翻了一番达到40万吨,2000年达到了65万吨。
(3)“1+1+1>3”效应。这一产业链的建立,不仅把资本作为纽带,还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组,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局部利益整合为整体利益,其产生的效果不只是将三个企业资产简单叠加,还通过低成本战略,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培植出新的发展内涵。川投集团对川投峨铁实施的兼并重组,从社会效益看,救活了煤电冶产业链上的三家国有企业,盘活了20多亿元国有资产,稳定了两万多名国企职工和家属,在实现国企解困目标中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