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以来,河北省阜平县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不断加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力度,进一步提高整合质量, 全面加强整合资金绩效管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四个强化”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有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阜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整合资金使用工作。各项目责任单位认真研究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申报、监督项目实施、监管资金使用和项目后期管理维护等,及时向分管县级领导汇报项目有关情况。各有关县级领导协调解决资金整合使用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指导各责任部门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工作。
强化政策制定,确保有据可依。2016 年,以县政府名义印发了《阜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2017、2019 年对资金管理办法部分条款进行调整并予以印发 ;会同扶贫部门编制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并及时向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 制定了《阜平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办法规定合理分配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出台了《阜平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
强化项目管理,精准使用资金。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围绕扶贫产业、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光伏发电扶贫、金融扶贫、贫困人口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安排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严格按照“县三年脱贫攻坚计划”要求,从脱贫攻坚项目库中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筛选项目,经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项目主管部门按程序实施项目。坚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项目资金与脱贫成效挂钩,每个项目均明确了带贫模式、带贫人口及带贫效益。
强化资金监管,确保使用效益。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扶贫资金政策专栏,并严格按照《阜平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相关要求将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结果等及时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到村到户项目,让受扶持对象参与监督资金使用,并在所在行政村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告公示,广泛接受扶贫对象监督。2016 年以来组织对县发改局、扶贫办、交通运输局等11 个部门的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专项检查,检查项目资金115146 万元。检查结束后,对检查出的问题逐项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并向有关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按时完成整改。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取得明显成效
2016 年以来,阜平县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内的涉农资金规模共322071.69万元,实际整合218523.81 万元。从资金投向看,纳入整合的各类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实现了实质性整合,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力支持产业扶贫,群众收入持续增长。按照“企业+ 园区+ 农户”的带贫模式,依托李玉院士工作站、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阜平产业研究院和6 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规模养殖、光伏发电、旅游扶贫等产业,基本形成“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扶贫产业体系。食用菌产业投入资金36532.28 万元,建成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102个,高标准大棚4610 栋,种植面积达2.1 万亩,项目带动27589 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900 元。林果产业投入资金49004.8 万元,2020 年新发展高效林果2 万亩,全县苹果、桃、梨等高效林果面积达到10 万亩,2019 年带动28286 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358 元,2020 年带动23082 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835 元。旅游产业投入资金1029 万元,带动893 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 元。养殖产业投入3350 万元,全县共建养殖小区410 个,带动贫困户1156 户,户均增收860 元。光伏发电产业投入资金26613.57 万元,实现了全县164 个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带动贫困户10750 户,户均年增收3000 元以上。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通过食用菌、林果光伏等产业项目资产收益开发劳动服务岗位,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岗位劳动增收,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直补增收。
全力支持金融扶贫,杠杆效应不断放大。金融平台建设投入资金8100 万元,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有效破解了制约脱贫攻坚的资金瓶颈。2016 年以来,全县扶贫贷款累计发放31.87 亿元,贷款贴息投入资金2166.31 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企业贷款成本进一步降低,脱贫路上“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道路交通投入资金27289.69 万元,完成通村公路及街道硬化等建设710 公里, 全县贫困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安全饮水投入资金10188.81 万元,修建水源井 431 眼,修建蓄水池616 座,铺设管路255.23 万米,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小型公益类设施投入资金2300.65 万元,使贫困村的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
责任编辑 刘慧娴
声 明
近期,我们发现有人冒用《中国财政》编辑中心的名义,甚至冒用编辑中心的邮箱,向社会发布征稿启事并收取费用(如杂志社投稿、审稿编审费用 ;采编室咨询服务费用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费用等),此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刊声誉和广大作者的利益。为此,我刊再次严正声明 :
1. 质量是我刊录用、刊发稿件的唯一标准。我刊录用、刊发稿件从不收取编审费、组稿费、版面费、咨询费、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费用等任何名目的费用,也不与任何广告、经营等经济事项挂钩。
2. 我刊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开展对外组稿、收费等活动,各位作者向我刊投稿请直接与《中国财政》编辑中心联系,编辑中心投稿邮箱csf187@263.net。
3. 任何以编辑中心名义或冒用编辑中心邮箱回复作者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行为,均为诈骗行为,请勿上当受骗,并请及时与编辑中心联系。编辑中心监督电话 :010-88227058。
4. 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的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停止发布涉及我刊的征稿信息。冒用我刊名义征稿、损害我刊声誉的,我刊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