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10 作者:李艳芝
[大]
[中]
[小]
摘要:
1999 年3 月25 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光泽县,亲手在止马镇杉关隘口植下一棵香樟树,鼓励老区、苏区贫困县人民鼓足信心、建设生态文明美丽的家园。
2018 年12 月,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向社会公告,光泽县成为福建省首批实现脱贫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光泽县的光荣出列,离不开财政的强力支持。多年来,光泽县财政局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管好每一分扶贫资金、用好每一项扶贫政策,帮扶好每一个贫困户,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路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1999 年3 月25 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光泽县,亲手在止马镇杉关隘口植下一棵香樟树,鼓励老区、苏区贫困县人民鼓足信心、建设生态文明美丽的家园。
2018 年12 月,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向社会公告,光泽县成为福建省首批实现脱贫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光泽县的光荣出列,离不开财政的强力支持。多年来,光泽县财政局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管好每一分扶贫资金、用好每一项扶贫政策,帮扶好每一个贫困户,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路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蔡小玉,县财政局帮扶干部,共产党员。2017 年11 月,根据挂钩帮扶工作安排,她结识了挂点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小余。小余因四个月大时的一场意外,烫伤了两条腿,烫坏了命根子, 造成小便失禁,近四十年一直穿开裆裤,不敢走出家门, 时时由年迈的母亲陪护。
小玉不是亲姐姐胜似亲姐姐。她一次次跑医院,陪他去做全面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帮助他成功实施了“膀胱造瘘术”,让他可以像正常人生活工作。周末或逢年过节,小玉叫上爱人带上食品、衣物等上门嘘寒问暖,了解他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打算。她自掏腰包,帮助他购买鹅苗和饲料,多次向兽医请教养殖技术并转教小余,引导他依靠科学饲养家禽发家致富 ;她发朋友圈帮他卖鹅,定购量多时,她开上车成了专职送货员,帮他把家禽送到客户手中。她跑医院,帮助他71 岁的母亲戴上了耳蜗,解除了老人家耳背的困扰,并帮助办理了残疾人补助 ;她跑银行,帮助他获得小额信贷,取得残疾人创业基金5000 元投资于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固定实现收入近3000 元 ;她跑乡村,帮他争取公益岗位,每年可获得5400 元的劳动收入 ;她跑住建,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帮助他家老旧房屋修缮一新……在蔡小玉竭尽心力的帮扶下,小余沐浴着扶贫政策的光辉,顺利一样走出家门,和大家一起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止马镇杉关隘口亲手植下的香樟树。刘石福 摄实现了脱贫奔小康。
2019 年,县委县政府授予蔡小玉“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林永进,县财政局挂点帮扶驻村干部。2018 年5 月,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申请来到省级贫困村崇瑞村,担任驻村书记兼村产业扶贫指导员、扶贫联络员,一肩担起村、机关、帮扶干部、贫困户四方联动职责。
他注重建强村支部,夯实村组织,抓好队伍建设, 培养新鲜血液。两年多来,村组织发展党员3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 名,培养年轻后备干部5 名,并通过组织程序把他们安排到村里学习锻炼,为村级组织换届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把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工作抓细抓实。白天,他到田间地头,查看了解村民生产生活 ;跑机关部门, 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晚上,他与村两委讨论研究谋划项目、发展生产、规划未来。深夜,他潜心思考研究, 如何让村财增收、村民致富、贫困户尽快脱贫。他对每位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产业发展情况都了然于心。
贫困户老傅,一家四口,三人患间歇性精神病,无法正常生产劳作。林永进把他家作为重点关注户,一有空就带上营养品到他家,看看他们的身体状况,叮嘱他们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遇到病人发病,林永进总是第一时间联系车辆、医院、床位,及时将病人送去治疗。经过两年的治疗,三个病人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为了帮助他们家彻底摆脱贫困,林永进积极争取政策、筹集资金,多次上门推荐项目,和村干部们一起帮他家清理门前屋后的空地,建起简易的饲养棚,购买了饲料送到家,并帮助联系兽医随叫随到上门指导。终于,老傅家饲养的200 多只鸡、200 多只鸭渐渐长大上市了,林永进放心了……村里没有企业,村民都要外出务工。林永进立足村情民意、资源禀赋,和村两委多次论证,选择种植业作为村级特色产业。2018 年底,村集体利用扶贫开发资金政策,通过小额信贷产业托管等形式,注册成立光泽县瑞兴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他自己购买了哈密瓜种植书籍,找有经验的种植企业学习取经, 邀请种植专业户到村实地指导,搭建起第一期大棚30 亩种植哈密瓜、辣椒等。11 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托管加入企业,取得固定收入,户均增收2500 元。同时,有10 名贫困户长期在公司劳作,赚取劳务报酬,一年下来取得劳务工资3 万余元。如今,村里有了远火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瑞虎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四处打工。
几年来,崇瑞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具有防洪灌溉功能的800 米江家科洪护岸、600 米吴家洋水渠建起来了,农作物再也不怕洪水和干旱,实现了旱涝保收 ; 严家册通组水泥路、新桥贯通,小组村民再也不怕雨时道路泥泞,涨水时旧桥漫顶,人车无法出行 ;乡村红色旅游项目开始筹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光泽县江家窠革命委员会”旧址修缮一新,四面八方的游客来了……在林永进和村两委带领下,经全体村民共同努力, 村财收入翻了两番,从2017 年的8.7 万元到2019 年的27.8 万元。全村28 户71 名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2019年,县委县政府授予崇瑞村“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光泽县财政局多措并举,统筹资金,创新工作机制,整合资产资源,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保证, 精准落实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政策。一系列扶贫政策相继出台,一沓沓真金白银精准投入扶贫。“自2015 年以来,光泽县财政共投入扶贫资金8.83 亿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全县现有在册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817 户4588 人,已全部脱贫。27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和实地核查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光泽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义龙自豪地说。
绿水和青山,金山连银山。2017—2019 年,县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6000 万元,利用杉关村独具特色的历两省公路界碑等独特旅游资源,打造成一个生态园林、红色旅游、绿色产业、边界商贸、美丽家园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性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区、国家4A 风景名胜和国家级红色新驿站,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近30 万人
次,为当地农民创收近300 万元。与此同时,县财政投入2000 万元,创立绿水维护补偿机制,在重点流域和乡(镇)、村交界断面设置29 个监测点,对生态管护达标的村,每年给予最高5 万元的“绿水”保护补偿,对27 个贫困村额外奖励2 万元,已兑现857 万元,其中有346.5 万元用于补助贫困村。
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光泽县财政局引导寨里镇山头村积极探索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让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改变财政资金“输血”功能 为“造血”功能。2017 年,由企业占股50%,县乡两级财政占股30%,村民占股20%,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金2000 万元的福建绿兴惠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把农民的耕地和山林等资源性资产折算入股,做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进而农民变股东。贫困户每年都能固定获得耕地林地的流转收入、参股企业分配的红利和劳务报酬。公司吸收了16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企业务工,运营三年来,为贫困户增收近30 万元,村财收入由原来的18 万元增长到现在的35 万元。
一事有一议,精准来脱贫。县财政局严格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求,规范“民主议事、申报审批、项目实施、考核验收、资金兑现、设施管护、档案保存”七步骤,坚持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实现精准脱贫重要举措来落实。2017—
亿元,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油溪村,百年承安廊桥修复、星级公厕改建、村民登山健身休闲步道、村口景观工程、乡村道路绿化、灯光亮化工程、游客服务中心、百亩花海景观、河道整治修复等一批项目建成或正在建设。这座千年古村、革命老区、市级扶贫重点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光泽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财政部门的‘一事一议’政策, 精准对接我村基础设施及村公益事业建设,为我村脱贫攻坚起到了中坚作用。原来我们是负债村,2020 年村财实现纯收入近50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017 年的
9230 元增长到2020 年的15562 元。村里有了一个省级农村示范社、一个县级农村示范社……”驻村第一书记倪政钦介绍。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扶贫资金目标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结果转化 ;向全社会公开扶贫资金动态监管系统,每分钱用在哪儿?给谁用?用完了吗?一目了然。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确保扶贫资金结转结余率为零,使用风险为零,确保扶贫资金深耕在光泽大地上,促草生花锦林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