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财政局以“便民”为目标,以“监管” 为抓手,以“优服”为标准,主动简政放权,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创新财政投资审核制度,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网上申报、网上沟通、网上预警,推动项目预结算审核同比综合提速50% 以上,项目审核“零次跑”。
以真放为支点,放而有序
一是推进权限下放,切实为权力“瘦身”。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单项工程结算金额小于20 万元的建设工程,由项目业主单位按规定履行审核程序,不需报财政备案,由此33% 的结算项目实现提速。国有企业投资项目预算在5000 万元以下的由国投公司自行委托第三方审核,5000 万元以上的由财政审核把关,既不能简单一放了之,又要抓住关键少数,同时提高了小额项目的审核效率,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力量向重大项目倾斜,以达到审核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是推进流程简化,切实为业主“减负”。出台《温岭市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编审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结算实行备案制度管理 :工程建安费用在400 万元以下的结算项目实现即时备案、即时付款,并加大事后抽查力度 ;对400 万元以上的结算项目进行程序性审查,必要时对工程价款结算进行全面审查。依托“互联网+ 财政审核”预结算监管平台,由纸质报送改为网上“云端漫步”,使每一流程公开、透明,方便业主 单位跟进和交流,实现预结算办理从“至少跑二次”到“零次跑”转变。如箬横镇横滨大道两侧建筑立面整治工程建安费用328.8391 万元,审定造价229.4354 万元, 通过预结算监管平台网上申报,从正式申报资料到通过备案拿到赋码审定单从原先平均用时8 天压缩至1 天。三是推进支付优化,切实为各方“降压”。改进工程价款支付方式,加快流转速度, 通过六部门联席会议, 将原先合同明确工程验收合格付款后至合同价的85%,调整为工程验收合格并经第三方审计后付款至合同价的95%,提高工程支付比例,加快项目工程款支付速度,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到位。
以严管为支柱,管而有效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审核严把关。在项目审核过程中,严格把握工程建设标准和规模,既要严格控制投资,又要确保预算投资不缩水,对超出概算批复范围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予以核实、核减, 防范高估冒算,杜绝超投资计划、超建设规模、超建设标准和改变资金用途的“三超一改”现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改重结算审核为重预算管理,将原由各镇( 街道) 自行审核的50—400 万元之间非必须招标预算项目纳入财政监管,将预算项目监管面扩大35%,同时积极借助中介机构专业力量参与政府性投资项目咨询服务,达到增量不减质、增时不减效的目的。
二是加强中介管理,实现中介考核全覆盖。制定《温岭市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机构预结算编审工作考核办法》,将参与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编审业务的所有中介单位纳入考核管理范围。同时,从审核时限、综合素质、编审质量、服务水平、部门联动、增值创新等方面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分单项、季度、年度对中介机构进行全过程量化考核,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优秀的中介机构在相关媒介予以公告,对考核不合格的中介机构要求实施整改,视严重程度暂缓受理一定时
限的预结算编审项目。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审核结果质为先。紧盯
项目过程管理,加强项目现场管理,开展工程专项督
查,严把工程结算过程关、质量关。2020 年,温岭财政
通过开展建筑工程天棚抹灰专项督查,在督查的 29 个
项目中,发现有 13 个项目存在天棚抹灰应做未做情况,
并及时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出具了扣除意见书,共节约
财政资金 152 万元。
以服务为支撑,提升业务水平
一是推行项目专班,实行精准化服务。建立一对
一部门对口审核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对口单位预结算
项目精准服务,对经常出错的问题进行梳理,以实际
案例为业主单位进行现场剖析、解答,做到审核人员
“多跑腿”、业主单位“少出错”,实现早发现、早对接、
早落实、早解决,促进项目又快又规范结算。2020 年,
温岭财政已赴各部门提供精准化服务 5 次,助推项目
审核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行平台交流,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业务
交流平台和交流分享机制,召开业务研讨会,交流各
类项目估概算审核、预结算审核、竣工决算审核及新
模式下财政项目审核的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重
点难点等,对计价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
对共性问题明确统一的解决方案,对异议问题形成统
一的指导标准,实现经验交流、问题共研、案例共享,
有效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审核业务交流,进一步提高审
核人员业务水平。2020 年已开展中介机构及各部门业
务交流 3 次。
三是推行电子政务,打造智能化服务。持续完善
市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监管平台,破解财政审核工作
中审核周期长、审核过程信息孤岛化分割化等痛点难
点问题。2020 年,业主单位已经能通过管理平台的“待
办事项”“在审项目”“事务通知”“短信通知”等功能实
时跟进项目审核进度,实现管理模式从“人找事”到“事
找人”的转变,使得管理改革能更快更规范地落实到实
际工作中。市财政还将打造监管平台手机端 APP,实现
电脑端与手机端同步漫游,实现“掌上审核”“掌上审
批”,多举措全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
责任编辑 廖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