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徽合肥:“五个坚持”管好用好专项债券
田炜
2020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持续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强化绩效管理,着力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2020—2021年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606.4亿元,支持 168个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1021亿元,有效带动全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完善制度,管好债券资金。一是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债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谋划储备、申报发行、项目推进、绩效评价四个工作组,由市财政、发改部门牵头,各部门和县区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全市专项债券申报使用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制定出台全省首个专项债券“借、用、管、还”一体化管理办法,从谋划储备、申报发行、资金使用及风险防控等方面,规范和加强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三是拟定《合肥市财政局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内部操作规程》,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健全局内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工作机制。四是修订《政府性债务考核评分规则》,强化各县区专项债券申报使用管理,抓实债务风险防范。
坚持备好项目,用足债券资金。一是加大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市财政、发改部门紧抓专项债券最新政策窗口,围绕市委市政府...
安徽合肥:“五个坚持”管好用好专项债券
田炜
2020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持续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强化绩效管理,着力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2020—2021年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606.4亿元,支持 168个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1021亿元,有效带动全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完善制度,管好债券资金。一是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债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谋划储备、申报发行、项目推进、绩效评价四个工作组,由市财政、发改部门牵头,各部门和县区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全市专项债券申报使用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制定出台全省首个专项债券“借、用、管、还”一体化管理办法,从谋划储备、申报发行、资金使用及风险防控等方面,规范和加强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三是拟定《合肥市财政局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内部操作规程》,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健全局内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工作机制。四是修订《政府性债务考核评分规则》,强化各县区专项债券申报使用管理,抓实债务风险防范。
坚持备好项目,用足债券资金。一是加大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市财政、发改部门紧抓专项债券最新政策窗口,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持续加强项目储备,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会同各级各部门全面梳理符合专项债支持领域的重大项目,建立市级项目储备库,应报尽报、动态管理。二是抓实专项债项目入库评审。对拟申报纳入省级储备库的项目,市财政牵头组织开展市级评审。紧扣项目公益性、收益性和成熟度等要求,科学制定审核方案,明确“ 5+14”项评审指标(5项前置条件、 14项评分要点),从项目建设内容、前期工作、收益测算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提高项目申报质量,从源头把控债券发行风险,为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奠定基础。 2020年以来,全市共申报纳入安徽省储备库项目 175个,专项债总需求 1322.5亿元,入库数量和入库成功率居全省前列。
坚持聚焦重点,用准债券资金。在项目安排上,优先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和群众期盼强烈、示范带动效应强劲的项目。按照在建项目优先、新建项目三季度前开工及债券资金年内使用完毕等原则确定项目及额度,提升资金投放精准度。 2020— 2021年共安排 161.1亿元用于 10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安排 89.3亿元用于 3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安排 117.4亿元用于 34个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安排 74.8亿元用于 32个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安排 25.4亿元用于 9个生态环保项目等。同时,为提升合肥市各级医疗卫生水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累计安排 104.4亿元用于支持省、市、县 38个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
坚持绩效跟踪,用活债券资金。一是实行“四清单”管理。将近两年使用政府债券的 168个项目全部建立 “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目标清单、问题清单”,落实责任主体,针对存在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二是建立通报约谈机制。明确专项债券支出进度与额度分配挂钩。按月汇总债券资金支出进度,逐项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提出整改要求,并通报到各县区政府、市直部门,抄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少数工程推进困难且难以落实整改措施的项目进行约谈。三是开展项目现场督办调度。 2020年下半年以来,市财政会同发改、房产、城乡建委等市直主管部门,分 15批次深入 13个县(市)区及市属相关单位 70多个专项债券项目现场,深入了解工程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全市 2020— 2021年专项债项目当年完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