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新疆财政紧紧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自治
区财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预算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重大工作。目前,预算管理一体化已在自治区本级、14个地州市、105个县市区(含开发区、
工业园区和口岸等)全面推广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建设
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自治区财政厅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具体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和努力开创财政改革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直面难题、压实责任、迅速行动,快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为实现预算管理一处集中部署系统、一点登录应用、一库存放数据、一网贯通单位、一屏掌控安全和一步运维服务的现代信息化管理格局目标,多次召开厅党组会议和厅长办公会,细化工时间节点对各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单位资金支付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频调度现场督导考核,确保各级财政按期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任务。
对标业务规范,统一业务操作。各地州市、各县市区财政,严格对照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遵循财政部统一制定的管理流程、业务规则和信息要素,修改完善与全国统一业务规范不相适应的制度办法,严格按照一体化系统设置进行实际操作。
围绕重点,凝心聚力抓落实
坚持“一个中心”,推动全区财政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作为推动财政改革的重心,坚持科学谋划,制定积极稳妥、合理可行的全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挂图作战表,提前谋划准备,明确工作目标,压实工作责任。以一体化系统为核心建设、整合其他外围财政系统,包括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直达资金等,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业务系统平台建设,构建

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组织各级财政部门相关业务人员研究讨论,统一规范基本信息、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业务,完成业务梳理和流程制定,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全区实现全覆盖。
统筹安排,完善工作机制。为加快地县推广,成立工作专班。完善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联动机制,定期对地县进行调度,实时督导和掌握推进情况。一是完善问题会商机制。加强向财政部请示汇报,加强与河北财政厅协调沟通(自 2019年起,自治区财政厅与河北省财政厅建立沟通会商机制,采用视频连线等方式,合力解决预算一体化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问题反馈会商机制,及时解决各地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日汇总本级及各地县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属于本地能解决的,即刻解决,本地不能解决的,及时协调河北尽快研究解决。二是坚持问题反馈及督导机制。坚持按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按月报送信息简报。按数据财政新格局。
构建“两项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按照“制度+技术”管理机制总体要求,自治区财政厅从业务和技术两项机制共同推进实施工作,组建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专班,下设专家指导组、综合推进组、政策指导组和技术保障组,业务和技术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确保系统实施工作和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将制度规范与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
落实“三级规划”,高效推进全区各级财政实施联动工作。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地财政整体规划,统一实施。积极做好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系统实施联动工作,采用视频会议和现场支持等多种方式,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三级财政同步推进、同时上线。
加强“四方联动”,全面做好系统推广联调实施工作。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参与方,通过召开碰头会,制定联调联动机制等方式,四方通力配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保证业务衔接和技术对接工作顺畅执行。
强化“五级保障”,全面保障一体化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为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顺利运行实施,构建了五级保障体系。一是领导保障,厅领导每周听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度,不定期召开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协调会部署各项工作。二是业务保障,预算管理一体化专班与财政部、河北省财政厅充分沟通,确认业务需求,确保符合规范要求。三是团队保障,整合河北和本地实施团队,覆盖自治区和试点地县,保障现场服务和河北远程支持有效结合。四是环境保障,协调厅信息网络中心,按财政部要求建设全区集中部署的软硬件基础环境。五是运维保障,采用日常例会,呼叫中心、微信及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保证系统运维。
攻坚克难,系统建设见成效
2021年 3月 22日,自治区财政厅召开专题会,明确要求所有地州市、县市区加速启动、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要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编制 2021年预算,并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办理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业务。在预算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基础上,厅预算管理一体化领导小组再次安排部署,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趁热打铁、再接再厉,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补充完善 2021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为确保各地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组织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开展“回头看”。一是查漏补缺,在系统中补充完成部门特定类项目、财政代编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二是将预算项目生成预算指标。全区预算编制覆盖率达 100%。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组织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查漏补缺,完善特定类项目、财政代编项目,将政府预算和转移支付预算,在系统中完成接收上级转移支付指标,并分配下达到县市区及各部门单位。
统筹安排部署,做好执行准备。为加快推进全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各地州市、各县市区,按照自治区统一安排,加紧与代理银行进行测试联调,完成了预算执行所有基础信息收集录入和权限设置、角色分配、电子支付管理办法制定工作,电子支付系统建设工作和地州市、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和人民银行四方测试联调工作,并进行试运行。2021年 10月底前,完成了新版 2.0系统预算执行模块测试环境和正式环境搭建部署工作。
夯实基础管理,会计核算上线。研究制定统一的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和模板,由分管厅领导面对面向预算单位负责人进行动员部署,分批次完成对自治区本级主管部门和基层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培训工作。除学校、医院、自收自支等核算内容较为复杂的单位、异地垂管单位和涉密单位外,区本级单位会计核算模块上线单位总数 499个,全区上线单位会计核算约 6000余家单位。
总结经验教训,整理应用手册。认真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标财政部全国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全面梳理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单位会计核算、各类财务报表具体业务,梳理制定资料手册,为各级财政和预算单位使用提供参考。
经过各级财政共同努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预算执行测试工作向县市区延伸,电子支付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确保全区各级财政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完成 2022年预算编制,2022年 1月 1日起全面开展资金支付业务。责任编辑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