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庙街乡位于河南省舞钢市西北部山区,是远近闻名的工业乡,总面积5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1.6万余人。庙街乡财政所共有干部职工4人,他们守初心、担使命,凝心聚力为民服务,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财政工作最基层的岗位上。
爱岗敬业忠诚担当
庙街乡财政所承担着乡财政预算收支、涉农资金发放、村级集体“三资”及村民组集体资金的账务管理等任务。在成为舞钢市农村惠农补贴“一卡通”、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乡后,财政所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成功经验曾在全市推广。
2011年以来,财政所先后为九龙山社区新建纵横主干道路3800米、排前道路2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社区文化长廊、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冷岗村全村440户、1447人整村搬迁入住社区;为刘沟村新建道路5300米、两座文化广场、及标准化公厕等基础设施;为曹庄、胡沟、党庄等村修建农村村组互通、排前道路23000米;完成农村“六改一增”项目211户;完成危房改造338户,解决582人住房难问题……
为加强对乡级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行,2014年,乡财政所率先实行乡级财政集中支付业务,并对乡党政...
庙街乡位于河南省舞钢市西北部山区,是远近闻名的工业乡,总面积5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1.6万余人。庙街乡财政所共有干部职工4人,他们守初心、担使命,凝心聚力为民服务,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财政工作最基层的岗位上。
爱岗敬业忠诚担当
庙街乡财政所承担着乡财政预算收支、涉农资金发放、村级集体“三资”及村民组集体资金的账务管理等任务。在成为舞钢市农村惠农补贴“一卡通”、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乡后,财政所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成功经验曾在全市推广。
2011年以来,财政所先后为九龙山社区新建纵横主干道路3800米、排前道路2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社区文化长廊、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冷岗村全村440户、1447人整村搬迁入住社区;为刘沟村新建道路5300米、两座文化广场、及标准化公厕等基础设施;为曹庄、胡沟、党庄等村修建农村村组互通、排前道路23000米;完成农村“六改一增”项目211户;完成危房改造338户,解决582人住房难问题……
为加强对乡级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行,2014年,乡财政所率先实行乡级财政集中支付业务,并对乡党政机关、各职能站、办单位等单位一切公务外事支出全部实行“公务卡”结算,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高效、安全、合理、规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庙街乡财政所曾荣获河南省财政厅、人社厅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年年被评为全市财政系统先进单位。
建章立制 服务基层
庙街乡的村级财务是在2002年税费改革后实行“村财乡管”。财政所于2011年成立“三资”代理中心。在村级事权、财权不变的前提下,村级的资产、资源、资金全部纳入乡财政“三资”代理中心,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的“三专”报账制收支管理模式,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监委会”,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财务公开全程监督,杜绝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村民组集体经济是农村矛盾频发的焦点。主要原因是多数村民组集体资金收支无账目,开支无依据,组长兼会计,集事权、财权于一身,形成了群众管不了、村委管不住、乡里管不到的“三不管”现象。为有效解决此问题,乡财政所协助乡党委政府制定出台《庙街乡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规定将全乡村民组集体的所有收入资金无条件的全部纳入乡财政“三资”代理中心代管,并设立专账,按村、组分级管理,村民组集体支出一律实行村两委把关签字,理财小组盖章的报账模式,坚决杜绝白条和不合规票据入账,并定期向村民进行公示。
不辱使命 无悔人生
庙街乡财政所成立于1988年,当时的庙街乡是舞钢市出了名的省级贫困乡。土薄石厚,基础条件差,交通闭塞,境内没有一条水泥路和柏油路,80%的村不通电。全乡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乡财政年财政收入不足20万元。财政所的四名工作人员见证了庙街乡由穷到富、由富到强的艰难过程。
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张春莲,1995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庙街乡工作,报到时看到当时像农家院似的乡党委政府办公场所,大哭了一场,但她选择留了下来,成为唯一来庙街乡报到并留下来工作的大学生。自1997年担任乡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来,工作敬业,业务精湛、一丝不苟。财政预决算的编制、资金拨付、账户管理等业务规范有序。在兼任集中支付会计业务中,按资金的不同性质,精准办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对每一笔业务的合规性、合理性再次把关筛查,真正起到了协同监管的作用。她勤奋好学,通过考评成为舞钢市乡级财政唯一一名副高级职称的会计师。
44岁的专项资金会计刘国召,是所里最年轻的同志,同时也是农村“三资”专管会计。他为人低调实在,工作热情高,任劳任怨。无论是扶贫下乡走村入户,还是施工现场看进度、查质量,他都是“先锋”。特别是在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他都到现场进行事前拍照存档、事中监管质量、事后验收测量,一个环节都不少。在工程验收过程中,每次他都亲手拉尺子,细心测记数据。他坚持原则,按章办事,堵住施工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质量漏洞,避免了财政资金低效使用。
财政所机关会计、惠农补贴专管会计高兰玉,工作中踏实认真,处事沉稳,性格热情大方。在“三公”经费管理上,她始终坚持按财务制度、依规矩办事。她勤俭节约,严于律己,是单位有名的“铁算盘”。在惠农补贴现金发放工作中,面对“围堵”的群众,她从来都是不乱阵、不厌烦,热情待人。2017年初夏的一天,郭洼村一常年在外省务工的农民郭某来到乡财政所服务大厅,把“一卡通”摔到所长刘连卿面前,生气地说:“自实行一卡通以来,我家卡上没有一分钱的补贴款……”高兰玉赶紧倒一杯水递过去,并热情地问清楚原因。她拿着补贴卡到档案室,对着一个个装满账证的柜子,娴熟且准确地找到了郭某所在村的粮食补贴档案,同该户补贴卡号一比对,发现原来是发卡银行误把郭某本人的身份证号录作卡号了。她及时与发卡银行沟通,出示证明进行纠正,并把该户历年的挂账补贴款一并结算入卡。
1999年初,所长刘连卿到乡财政所任职,至今已20多年。最初是骑自行车入村入组催“公粮”、收农税,经常吃住在村。征收矿产资源税时,他带领工作人员夜里冒险截过逃税车辆;为了拓展税源、增加税收,他还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招商引资。当时,庙街乡境内的铁矿资源私挖乱采,资源浪费、税源流失严重,中加矿业集团入驻庙街实行矿产资源整合,他积极当参谋、想办法,入村入户协调厂群关系,经常同农户开会、座谈至深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带领全所职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在单位所包的店李村,他还分包了贫困户。每到春节,他都会送去米、油等生活物品。贫困户家里有人生病住院,他自掏腰包送钱探望。给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找路子,在他全身心的帮扶下,该户于2015年率先在全村脱贫。在“一卡通”开办前,种粮惠农补贴款是直接对农户发放现金,他带领全体职工逐村逐组兑付补贴款,同村干部一道入户,把补贴款一一送到深山散居户手中。
他们坚信,最美的财政所是全体干部职工端正思想、规范言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是坚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是筑牢防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更是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