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徽省财政厅
唤醒沉睡资金,激活沉淀资金,使资金流动起来,提高资金绩效,安徽掀起了一轮盘活存量资金的改革。省财政厅锁定结余结转、国库现金、财政专户和社保基金专户“四个领域”,多角度发力,多举措盘活,采取“一通一疏”方法,消化存量,规范管理;采用“一堵一活”方式,用好增量,优化存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通”畅存量消化管道
先后出台激活存量资金、加强结余结转管理等文件,从制度上细化存量资金消化措施,逐步构建存量资金监管的长效化机制。建立健全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分类消化处理结余结转资金,对本级财政预算年终项目结余原则上全部收回预算;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时间申报并执行政府采购计划,以及采购项目完成后结余资金,全部收回省级预算。
“疏”解存量调整方向
根据转变政府职能要求,2013年按照“科学设置、合理分类、归并整合、规范管理”的原则,全面清理省级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结构更加优化。2014年,继续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退出机制,按照取消、保留、改列一般、归并整合等方式,积极加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确保2015年省级专项...
安徽省财政厅
唤醒沉睡资金,激活沉淀资金,使资金流动起来,提高资金绩效,安徽掀起了一轮盘活存量资金的改革。省财政厅锁定结余结转、国库现金、财政专户和社保基金专户“四个领域”,多角度发力,多举措盘活,采取“一通一疏”方法,消化存量,规范管理;采用“一堵一活”方式,用好增量,优化存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通”畅存量消化管道
先后出台激活存量资金、加强结余结转管理等文件,从制度上细化存量资金消化措施,逐步构建存量资金监管的长效化机制。建立健全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分类消化处理结余结转资金,对本级财政预算年终项目结余原则上全部收回预算;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时间申报并执行政府采购计划,以及采购项目完成后结余资金,全部收回省级预算。
“疏”解存量调整方向
根据转变政府职能要求,2013年按照“科学设置、合理分类、归并整合、规范管理”的原则,全面清理省级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结构更加优化。2014年,继续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退出机制,按照取消、保留、改列一般、归并整合等方式,积极加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确保2015年省级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资金均压缩1/3以上。同时,统筹省级和市县,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充分考虑省市县各级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原则。对事权较为清晰,属于政府支出范围但明显不属于省级支出范围、不适合在省级管理但市县又需补助的专项转移支付,改列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按照因素法、公式法分配到县,增强市县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力度,调动市县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严“堵”增量来路
进一步严格预算追加,原则上全年不办理追加,在2013年省级追加较上年下降63%基础上,2014年上半年未办理预算追加,预算约束性不断增强,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建立健全以减少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的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对执行进度较低、存量资金较大的部门或地区,适当压减下一年预算、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额度。
激“活”增量效益
改革省级财政专户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规范商业银行考评的指标设计、权重确定、数据收集、考评程序等,确保财政专户存款在各商业银行公平公正分配,专户资金保值增值效益进一步显现,受到各商业银行的普遍好评。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建立分析通报制度,采取约谈等形式,将支出情况通报到有关市政府和省直部门;强化综合考核评价,压实支出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促进支出预算执行管理提速增效。

随着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安徽顺势而为,积极谋划盘活存量资金改革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是结余结转消化上挖潜力。将结余结转清理机制固化,并将工作重点向政府性基金、政府采购等结转结余延伸,采取调入、优先动用等方法,加大政府性基金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快政府采购预算支出进度,严格政府采购结余资金管理。二是暂存暂付款清理上下大力。对历史形成暂存款,区分情况收回国库或予以冲销;严禁违规扩大权责发生制列支范围,加快暂存款清理、拨付进度。加大对外借款清理力度,严格控制对外借款规模;采取扣减预算、依法处置抵押资产等方式,建立对外借款回收保证机制。三是财政专户管理上用巧力。全面清理财政专户存量资金,对项目执行结束、无需继续使用等资金,收回财政统筹安排。对长期未发生收支业务的专户,按规定予以撤销。对确需使用的专户资金,制定支出计划,明确支出时间表,加强跟踪监管,实现财政专户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统筹使用。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