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体现对发展质量和发展内涵理解的提升,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并不是一个陌生词汇,它是指遵循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顺应时代变化,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表现。这既是在提醒决策者,发展到底要GDP还是要优美生态与幸福生活?也是要求我们要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就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进程。为此,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迫切需要全社会尽快采取清洁发展切实行动。
第一,提高主动实践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清洁发展意识。政府加强管理和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公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舆论加强宣传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大规模主动提倡、自觉实践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局面。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产业科学布局、合理转移。在资源需求集中和环境容量紧张的大城市,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服务业和轻工业,将重化工业逐步转移到资源丰富易得和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采取措施降低公众对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观念,使住房回归为居住必需品,减少全社会对钢铁、水泥、建筑、煤电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的需求。
第三,采用先进技术,做到预防为主和排放减量化优先。在生产生活的各行各业大力推广利用各种清洁煤技术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煤炭清洁化利用方式,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比重,控制和降低煤炭消费总量,不断采用有效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交通方面提高公共交通比例,提高油品质量,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推广新能源汽车。实现在源头和过程就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取得减缓全球变暖和降低污染的协同效应。污染治理方面,工业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技术,做到废弃物循环和综合利用,最终排放的污染物应无害化处理处置。
第四,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城镇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主线,大量农民将离地不离乡,生活水平提高意味着能源需求增加,迫切需要提前研究乡镇和农村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以应对能源需求压力的进一步加大,避免乡镇和农村新增污染。例如,大力推广沼气利用,不仅可以为乡镇和农村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消纳农林养殖业的多种有机废弃物,减少污染,变废为宝。
第五,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产品。进一步鼓励植树造林,少盖房子多种树,少盖房子多种粮,利用植被净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沙固土,增加碳汇。
促进全社会切实行动,需要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手段,完善立法和严格执法,科学规划布局,提高能效、排污等标准,加强舆论宣传。其中,如何创新机制体制,有效设计和利用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应成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首先,要建立普遍的成本——效益意识,对污染防治措施进行经济分析排序,择优推行应用。二是要利用税收、排放权交易、价格、押金、收费、罚款、财政奖励等经济手段,调动生产者、服务提供者、消费者等市场主体减排增效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公共——私营部门合作,在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大力、有效发挥市场力量。
作为国家层面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资金机制,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肩负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使命。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让清洁基金更加坚定了履行使命的决心,也为清洁基金工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清洁基金将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政策、资金、智力等资源和优势,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中发挥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配合财政主渠道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种子资金”作用,连接政府与市场、结合财政与金融、联合国内与国际是清洁基金的独特优势所在。为此,清洁基金正在务实开展清洁发展委托贷款、碳市场股权投资、创新融资模式等业务,致力于公共——私营部门合作探索清洁发展创新机制,为更多公共和私营、国内和国际资金合力投入清洁发展牵线搭桥,共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财
(作者为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王静君
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迫切需要全社会尽快采取清洁发展切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