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1 作者:杨晓超
[大]
[中]
[小]
摘要: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理财讲科学、服务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以“践行宗旨、深化服务”为主题的讨论和实践,同时将培育提炼北京财政精神作为主题引领、主线贯穿的重要举措,不断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一、围绕财政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形成聚力兴财促发展的特色做法和综合效益
一是打牢一个基础:即把思想理论武装贯穿创先争优的始终。坚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龙头,采取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领导干部讲党课、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形势政策报告会、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和“7.23”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及北京市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学习贯彻北京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的“三个工程”、“三进两促”、“三效两创”等重要举措。
二是营造一个氛围:即以“六字”、“四红”活动激发创先争优的热情。组织开展了以“谈”、“讲”、“走”、“学”、“进”、“抓”为主要内容的“六字”系列活动。“谈”,就是以召开创先争优座谈会、研讨会、宣讲...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理财讲科学、服务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以“践行宗旨、深化服务”为主题的讨论和实践,同时将培育提炼北京财政精神作为主题引领、主线贯穿的重要举措,不断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一、围绕财政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形成聚力兴财促发展的特色做法和综合效益
一是打牢一个基础:即把思想理论武装贯穿创先争优的始终。坚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龙头,采取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领导干部讲党课、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形势政策报告会、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和“7.23”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及北京市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学习贯彻北京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的“三个工程”、“三进两促”、“三效两创”等重要举措。
二是营造一个氛围:即以“六字”、“四红”活动激发创先争优的热情。组织开展了以“谈”、“讲”、“走”、“学”、“进”、“抓”为主要内容的“六字”系列活动。“谈”,就是以召开创先争优座谈会、研讨会、宣讲会等方式谈认识;“讲”,就是请奥运冠军邓亚萍、电影“第一书记”沈浩的扮演者杨立新、杨善洲的扮演者李雪健、“北京精神”评审专家公方彬、河北省财政厅李红英事迹报告团等来局传经送宝,推动创先争优;“走”,就是组织全局36名党支部书记远赴延安进行创先争优现场教学;“学”,就是开展“远学先进典型,近学身边榜样”的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优秀定措施,先后编发创先争优活动简报180期;“进”,就是创先争优的队伍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预算单位,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抓”,就是突出抓好履职效能、服务效率、工作效果和创新创优,以“三效两创”推动创先争优。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以“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四红”系列活动,营造了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三是紧扣一个中心:即把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发展作为创先争优的核心。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财政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艰巨任务,北京市财政局各级党组织坚持在应对复杂形势、克服困难局面、搏击风险挑战中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全局上下特别是党员干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创先争优的重心放在解决财政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紧迫问题、突出问题上,以“一调四抓”的科学思路和有力举措,确保圆满完成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目标任务,2011年的财政收入成功突破了3000亿元,财政各项支出也得到了均衡有序、有力有效的执行。与此同时,北京市将创先争优的触角不断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财政改革延伸,协调建立横纵结合的组收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预算体系,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整预算资金分配程序,建立资金统筹保障机制,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强化预算支出绩效导向,构建增收节支管理机制,在全面梳理财政业务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处室职能,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营改增”试点工作扎实筹备和启动,财力资源统筹机制、“三公”经费信息公开、预算支出事前评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多项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财政调控经济、支持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强化一个理念:即把“践行宗旨、深化服务”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载体。针对市政府绩效管理部门反馈的“办事程序繁琐”、“审批程序过多”、“服务效率不高”等评价意见,北京市财政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践行宗旨、深化服务”主题讨论和实践活动,安排了集中动员、强化学习、专题辅导、典型示范、案例警示、“四进四问”、“五查五看”、讨论辨析、交流发言、承诺示诺、整改践诺、民主生活会“回头看”等12个环节的活动,大讲服务之德,大兴服务之风,大抓服务之效,收到了思想有触动、认识有提高、行为有转变、服务有改进的效果。
五是培育一种精神:即把提炼和践行北京财政精神作为创先争优的驱动。采取学习思考、辅导培训、实践推动、推荐审定、推广实践等五个环节、22项活动滚动推进的模式,使总结提炼北京财政精神成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北京精神、继承财政优良传统、深化财政创先争优的群众性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员讨论、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群众投票、班子研究的基础上,把“唯公、崇德、精筹、创效”确定为北京财政精神表述语。正是在培育提炼北京财政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财政队伍核心价值、对财政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出了形成表述语这一结果的本身。
六是锻造一支队伍:即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保证。北京市财政局结合创先争优,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专门组织力量以“沉下去”、“走转改”和集中讲评的方式,将全局39个党支部都走一遍、查一遍、谈一遍、帮一遍,推动各个支部全面创先争优、晋位升级。将全局135名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职工组成20个青年小组,发挥他们在创先争优中的青年突击队作用。将创先争优的要求融入干部绩效目标综合考核管理体系,推动创先争优实现可操作、常态化的运行。进一步加大财政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力度,推进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权力运行规范化监督、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三大体系”建设。
二、弘扬“唯公、崇德、精筹、创效”的北京财政精神,在新起点上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创先争优,永无止境。当前,要结合开展宣传、实践北京财政精神和“践行宗旨、深化服务”等活动,在新的起点上把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是把弘扬财政精神、深化创先争优与确保圆满完成2012年度财政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弘扬财政精神、深化创先争优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效应当体现在扎实圆满地完成好2012年度财政工作任务。特别是进入收尾攻坚的第四季度,面对依然十分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和年终岁尾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进一步贯彻“一调四抓”的工作思路,树立“统筹兼顾、强化约束、合理保障、绩效为先”的工作理念,确保完成年度收入目标,统筹保障重点支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做好2012年年终结算和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搞好今明两个年度财政工作的总结筹划和衔接转换,以统筹安排、全盘协同、合力攻坚的方式,确保本年度工作圆满收官和新年度工作顺利启动。
二是把弘扬财政精神、深化创先争优与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弘扬财政精神、深化创先争优不仅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且要融化于财、固化于制。要把握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着眼于创先争优的常态化、长效化运行,逐步探索和建立涉及业务管理、政务运行、干部绩效、机关党建、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考评体系,以便于操作的体系和能够量化支撑的结果,促进单位评先和个人评优工作,从而使创先争优更加贴近实际、不断引向深入。
三是把弘扬财政精神、深化创先争优与推进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财政部门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把北京财政精神中所蕴含的“唯公”作宗旨、“崇德”作品质、“精筹”作追求、“创效”作目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继续深入推进“践行宗旨、深化服务”主题活动。要把保持纯洁性与保持先进性一样切实上升到“建设”的高度来严肃认真地加以对待,围绕正确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财
(作者为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李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