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1 作者:本刊记者 李烝
[大]
[中]
[小]
摘要:
7月下旬,财政部预算司李承副司长一行专程赴河南省开封市,就财税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等相关建议内容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座谈会上,李承副司长耐心听取了代表们的有关建议与意见,并针对建议及与会代表发言做了详尽细致的答复,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肯定。
《关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建议》是交由财政部预算司承办的重点建议提案之一,属于多次提出、尚未解决事项。来自开封的代表们在建议中写道,“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旨在支持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中,财税政策作为政策支持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推动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部地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洼地,也是财税支持政策的洼地,因此,要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发挥中原经济区在中部地区崛起及服务全国大局中的更大作用,还应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具体来讲,代表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出台针对中原经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指导意见》,国务院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
7月下旬,财政部预算司李承副司长一行专程赴河南省开封市,就财税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等相关建议内容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座谈会上,李承副司长耐心听取了代表们的有关建议与意见,并针对建议及与会代表发言做了详尽细致的答复,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肯定。
《关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建议》是交由财政部预算司承办的重点建议提案之一,属于多次提出、尚未解决事项。来自开封的代表们在建议中写道,“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旨在支持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中,财税政策作为政策支持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推动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部地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洼地,也是财税支持政策的洼地,因此,要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发挥中原经济区在中部地区崛起及服务全国大局中的更大作用,还应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具体来讲,代表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出台针对中原经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指导意见》,国务院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央政府职能,应由国家财政承担,同时,粮食和农产品生产收益较低,加工环节利润率不高,从国际惯例来看也是财税支持的重点。此外,在资源税方面,新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已经出台,将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代表们建议在资源税扩大从价征收范围方面于河南先行先试,逐步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手段,以推动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可实行以间接税收优惠为主,增加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税前扣除、延迟纳税等优惠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区内项目的投入力度。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中原经济区的项目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改变区内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里,相应取消或减少地方配套的比例。三是希望中央财政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如在转移支付方面,建议中央将粮食生产量纳入转移支付因素,提高人口因素所占权重。充分考虑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特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根据保障粮食安全的定位和目标,建立起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制定出台激励农民及地方政府种粮、抓粮积极性的财政政策。同时,在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等方面,充分考虑河南人口多、基础薄、底子差、覆盖面大、任务重等客观因素,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照顾,通过国家扶持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座谈会上,开封市委、市政府的几位代表由提案建议谈起,围绕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及中部地区崛起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开封市市委书记祁金立代表说道,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作为农业生产大省,也存在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及资源环境方面的制约,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财政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较大,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较大。为此,他建议:一是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避免专项资金名目过多且过于分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创新与技术改造,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开封市政协副主席蒋忠仆表示,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一个“大智慧、大手笔、大文章”,它与其它经济区不同,肩负的使命是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他建议进一步出台政策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给予更多资金支持水利、道路、医疗卫生、社区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确保人人能享有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能让农业吃亏,不能让农民吃亏,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开封市副市长陈国祯代表也着重强调了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说道,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中央财政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支持农业生产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针对建议及代表们所提意见,李承答复道,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河南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也成为财政的应有之义。随后,他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情况。
李承说道,在转移支付方面,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河南以及中部地区省份的转移支付力度,补助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方面,逐步建立起了覆盖种子、肥料、农机、水利、粮食收购、粮食储备等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从农户到产品的全方位、全链条式补贴补助政策。与此同时,在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中央财政还针对河南省保粮食、保民生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如增加产粮大县补助,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奖励和补助力度,分五年安排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50亿元等。近年来,中央补助占地方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县级人均财力差异逐渐缩小,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经济社会建设和各项民生事业发展。截至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河南省补助性资金合计约2509亿元,占河南省财政支出的60%。此外,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中央财政积极调整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的财税政策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如对中原经济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对投资中原经济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相关企业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走出去”,以及加大对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等。
同时,李承也指出,中央财政也意识到河南省的实际情况,代表们所提建议和意见对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有很大启发。今后,财政部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统一部署,继续一如既往地做好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促进河南以及整个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
座谈会已接近中午,与会代表们仿佛意犹未尽。祁金立代表由衷地说:“之前每年的建议提案都能收到财政部专门寄来的答复函,这次财政部又专程到河南、到开封来与我们人大代表见面座谈,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真的让我十分感谢和感动。”陈国祯代表也表示对财政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表示十分满意,同时,这次座谈让他了解到财政部对河南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使他信心满满。他相信,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河南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最后,李承表示,感谢长期以来代表们对财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感谢代表们前来参加此次座谈会议,并针对建议提案做了进一步的反馈,对财政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宝贵意见,回去后将进一步做好归纳整理。对于代表们反映的问题及有关建议,财政部将予以重点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对部分囿于职责所限的,也将及时反映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做好协调配合,争取使问题早日得到解决,给代表、给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