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干部培训就是人才开发,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山东省潍坊市财政局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最具综合效益的“投资活动”,作为站在新起点、不断实现新发展的“先导工程”,加大人才开发投资,讲求投入产出收益,最大限度地为干部职工创造学习、充电的条件。局机关每年培训投入达200多万元,并努力做到“投超所值”、收益最高。
创新学习教育模式
营造“校园式”学习氛围。坚持领导干部带着学、学习班子领着学、专业小组推着学,引导干部职工拿出不少于30%的时间用于务虚学习,通过举办学习沙龙、务虚会、报告会、研讨会,设立“学习日”、阅览室、网上学习论坛、内部学习讲坛,每年开展读一本好书、提一条好建议、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三个一”活动和“学习标兵”评选等形式,创造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
构建立体化调研体系。教育培训不只是在课堂,更应该融入到学习调研的实践之中。为此,全局大力整合研究资源,健全完善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松散型与紧密型相间的政策调研模式,动员全局力量参与政策学习研究,并通过牵头成立潍坊金融财政研究院、推动与财政部科研所共建科研基地、健全完善政策研究组织架构...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干部培训就是人才开发,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山东省潍坊市财政局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最具综合效益的“投资活动”,作为站在新起点、不断实现新发展的“先导工程”,加大人才开发投资,讲求投入产出收益,最大限度地为干部职工创造学习、充电的条件。局机关每年培训投入达200多万元,并努力做到“投超所值”、收益最高。
创新学习教育模式
营造“校园式”学习氛围。坚持领导干部带着学、学习班子领着学、专业小组推着学,引导干部职工拿出不少于30%的时间用于务虚学习,通过举办学习沙龙、务虚会、报告会、研讨会,设立“学习日”、阅览室、网上学习论坛、内部学习讲坛,每年开展读一本好书、提一条好建议、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三个一”活动和“学习标兵”评选等形式,创造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
构建立体化调研体系。教育培训不只是在课堂,更应该融入到学习调研的实践之中。为此,全局大力整合研究资源,健全完善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松散型与紧密型相间的政策调研模式,动员全局力量参与政策学习研究,并通过牵头成立潍坊金融财政研究院、推动与财政部科研所共建科研基地、健全完善政策研究组织架构等,积极吸纳综合经济部门、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局内政策研究,促进提升研究水平。近几年,全局每年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50余篇,有20多项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并进入决策实施,其中两项分别被温家宝总理和王岐山副总理签批肯定。特别是2008年财政政策和财源建设专题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专门开设培训班组织全市县市区长和重点小城镇负责人学习。另外,通过强化学习研究,编辑、出版各类专著10余部;承担的财政部级、财政厅和市社科联研究课题,均在各级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财政部、财政厅和市委、市政府信息报送考核中,连续三年保持了“四个第一”的好成绩。
建立稳定的高层次合作培训机构。2008年以来,先后与一些国内知名学校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深化财政改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等各类研修班30余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次,提升了教育培训层次。在此基础上,对合作院校机构进行训后评估,探索实行培训项目招投标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注重把优选授课者作为提升培训效果的重要关口,选择在专业中领先、在授课中实用的知名学者,建立高端培训师师资库,并择优邀请授课。为保证受训者学有所获,安排知名专家授课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天,避免了“只见真人、不得真经”的现象。
实施人才提升工程。注重有效的学历提升教育,鼓励干部职工在职进修。目前,全市财政系统研究生以上学历由2006年的20人增加74人;局机关39人,占干部职工总数的20%,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4人,并有3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在改善学历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人才,除财政领域外,还造就了一批在医改、金融、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家”。
推行自主选学模式。结合全市干部教育规划,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在科级以下干部全面推行干部自主选学制度,实施“订单式”教育培训。以潍坊学院等12所院校为培训基地,每年安排各类学习课程100项左右,让干部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满足学习的个性化、差别化需求。另外,给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干部学习需求意见,对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资本运作、城市建设等内容,及时组织专题培训,每年集中专题培训达10余次。这种职工“点菜”、局里“配菜”的培训方式,既适应了新形势下财政干部对金融、投资、新兴产业、法律、信息技术等知识的需求,又增强了教育培训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效性。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体制,促进干教工作大发展。在全省市地一级财政系统内首创设立专门教育培训工作机构,成立干部教育管理办公室,推进干部教育走上专业化道路;建立各县市区和科室负责人及联络员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促进了全系统教育培训事业的加速发展。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育培训动力。为激发广大干部参与教育培训热情,建立一系列考核激励制度,为工作深入开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个人年度考核中,把个人教育培训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如发表的专业论文依据发表层次确定奖励分值,对于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培训或参加培训完不成规定任务的给予扣分,以增强干部参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修订《机关工作人员学历(学位)教育暂行规定》,凡是参加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各种学习,均按所获得的学历、学位层次给予部分或全额费用报销,对当年完成学业的进行表彰奖励,并对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全部落实副科级职务待遇,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完善学习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规范提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水平,出台了《潍坊市财政干部学分制管理办法》、《培训班组织与管理办法》、《研究生班考勤制度及学习费用报销待遇规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如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实行定量考核,以学分作为考核计算单位,采取年度考核与5年总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干部实际参加教育培训情况累计学分,每年对干部的学分情况集中进行通报。认真落实跟班管理制度,严格考勤、考试、评价反馈制度,通过“培训考评卡”等形式,全面了解验收培训情况,对验收结果实行量化赋分,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不达标的进行补课重修,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增加了干部职工学习的驱动力。
推行成果交流转化制度,放大教育培训效果。在局内部信息网开设学习专栏、设置电子显示屏,将各种政策信息、理论文章、业务信息、工作动态、培训学习心得等及时发布,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讨论,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学习效能。另外,特别注重训后的成果转化工作,加强培训成果的交流。在培训班结束后,选定优秀学员为全局做学习成果交流会,使干部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现,思想和知识得到深入交流,理论指导工作的能力得到磨练,形成知识的共享及扩大化效应。同时,激励广大干部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践创新,完善机关绩效考核台账,重点突出对创新项目考核、加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推进教育培训成果及时转化为工作创新成果。财
责任编辑 李永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