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财力有限,筹资能力弱,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1983年,新疆利用政府外债工作开始起步,从无到有、由少到多。1991年以前,贷款规模较小,1997-1998年以及2001-2005年先后出现了两个贷款高峰期。截至2009年底,全区政府外债贷赠款项目共计119个,总规模21.7亿美元,涉及交通、农业、城建等10多个领域。其中,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贷款项目26个,贷款规模10.3亿美元。项目的实施,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显著改善了自治区交通运输条件。从“八五”时期开始,新疆自治区便利用世行贷款进行高速(含高等级)公路和城市交通建设,相继建设完成了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项目(公路项目Ⅰ)、乌鲁木齐-奎屯高速公路项目(公路项目Ⅱ)、奎屯-赛里木湖高等级公路项目(公路项目Ⅲ)、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改造项目。吐乌大及奎赛高等级公路项目利用世行贷款3亿美元,增加自治区高等级公路长度587公里。乌奎高速公路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4亿美元,是当时世行在我国贷款额最大的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加快了新疆国道主干线的建设步伐。乌鲁木齐城市交通改造项目总投资22.6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1亿美元,完成了乌鲁木齐河滩路改扩建工程及外环路两个子项目。该项目完成后,极大地改善了乌鲁木齐市区交通拥挤状况,特别是该项目的子项目外环路工程项目,2000年开工建设,2005年竣工验收,完善了乌鲁木齐市道路网,使路网结构更趋合理,方便了市民出行。公路交通项目的实施,使新疆公路建设速度、质量和等级标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提升了自治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疆利用政府外债的第一个农林水利项目是1991年世行贷款塔里木农业灌溉一期项目,此后,又利用世行贷款实施了塔里木农业灌溉二期项目、畜牧发展项目等大型农林水利项目。其中,塔里木盆地农业灌溉排水与环境保护项目经过两期实施,历经13年的时间,第一期项目(1991-1997年,简称“塔一”项目)受益区为南疆的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第二期项目(1999-2004年,简称“塔二”项目)覆盖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和巴州五个地州。塔一、塔二两个项目总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76亿美元。项目修建防渗引水干支渠及水渠2711公里,建设水源地18处、灌溉机井900余眼,新建水电站3座(共计31兆瓦),建设变电站5座,架设输变电线路209公里,修建塔河中上游水闸27座、中游防洪堤150公里、引水枢纽一座、水库1座,新垦荒地8万公顷,新增耕地2.12万公顷,改造低产田及改良土地24万公顷。塔一、塔二项目的实施,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的历史,补充了下游生态用水,为恢复和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管理模式改善,增加了项目区农民收入。

三是改善了教育、卫生、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设备及技术更新。通过实施教育项目,大大改善了新疆高校及贫困地区小学办学条件,缓解了教师供求矛盾,促进了新疆基础教育、电教化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例如,1999-2003年实施的世行贷款新疆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总投资41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497万美元。项目受益区包括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哈密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等7个地州的18个县市,对项目县市的940所中小学校的校舍进行了新建、改建、扩建、更新改造和维修,购置了教学仪器设备、课桌椅和图书资料等,通过项目实施,18个项目县市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质量特别是民族教育和女童教育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18个项目县市全部普及了初等教育,其中阿图什、叶城、布尔津、巴里坤和哈巴河5个县率先进入自治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先进行列。再如,广播电视大学(短期职业大学)项目、地方大学项目及中学在职教师培训项目等6项教育项目,改善了7所大专院校的校舍条件,提高了教职人员的工作水平。医疗卫生领域外债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国外先进医疗设备,使医院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低等状况得到改善。工业、能源领域政府外债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先进设备,推动了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四是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建设。截至目前,新疆利用政府外债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项目达18个,项目的实施,在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外债项目实施过程中,新疆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注重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运用到具体工作中,逐步提高项目管理与实施水平。自治区财政部门对项目实行了借、用、还全过程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项目策划阶段,对项目偿债能力、债务风险、配套资金、债务落实、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注重政府外债投向控制与合理举债,科学谋划新项目。在项目准备实施阶段,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及项目单位开展的项目评估、项目管理办法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从债务负担、财政承受能力及控制项目非生产性支出成本的角度组织项目评审工作。在项目实施阶段,规范并落实项目管理各项制度,做好提款报账审核及划分债务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大额提款报账的实地核查力度。在项目完工阶段,督促项目单位规范财务核算、债务核对、竣工验收、资产移交等工作。在项目还款阶段,落实区、地、县三级还贷准备金,保证还款来源,保证按时还款。政府外债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世行贷款项目实施中遵循的采购制度,公正、公开、公平的国际招标制度,财务管理中项目资金支付采用的提款报账制度,土建项目实施中的监理制度等,目前已在自治区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责任编辑 廖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