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江苏财政在认真贯彻执行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把保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民生优先,努力让人民群众从财政收入增长中得到实利,从公共财政政策中得到实惠。
服务经济发展,不断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通过发展富民。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江苏财政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支持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财政实力,为民生的改善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2009年,省财政安排保增长、调结构资金达到277亿元。首次设立20亿元省重点产业振兴和优化升级专项资金;设立10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专项资金;出资10亿元联合其他出资人设立20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省级再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亿元,再担保规模达到50亿元;省外经外贸发展资金大幅度增加到20亿元。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增加到21亿元。同时,安排16亿元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省财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增加到72亿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减税减费政策,减轻企业和社会税费负担超过500亿元。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江苏实现GDP340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28.78亿元,增长18.2%。其中税收收入2654.75亿元,增长16.5%。
优化支出结构,“蛋糕”分配向民生倾斜,通过保障安民。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2009年全省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0.3%,低于支出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1325亿元,增长17.2%,占一般预算总支出的34.1%,江苏财政的民生烙印更加鲜明。一是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2009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393.45亿元,增长42.5%,有力支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及农民1400万户,解决4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帮助100万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脱贫,支持建造农桥6289座,扶持完成95.43万户农村改厕任务,为186万户次农民提供了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二是稳定就业再就业形势。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8.61亿元,全年减征社会保险费24.41亿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3万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次,重点帮扶9.85万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09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平均每人每月提高了132元,平均水平达到每人每月1321元,苏中苏北地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和130元以上。四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00元以上,全省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启动实施了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农村妇女补服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五是加大教育保障力度。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省财政对财力薄弱的31个县(市、区)安排了10.58亿元经费补助。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基准定额标准分别提高到350元和550元,为全省69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安排资金35.67亿元支持省属高校化解基本建设债务。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扶困助学体系,发放16.3亿元扶困助学金,受益学生151.58万人次。
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好“蛋糕”的惠民作用,通过管理惠民。要使财政“蛋糕”真正能够惠及民生,使群众切实受益,就必须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相关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上下功夫。一是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提高了对基本工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县乡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保障标准转移支付制度,2009年省财政对下转移支付773亿元,增长30.4%,大幅度提高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按照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理念,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年度预算安排的一定金额以上、与民生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的财政专项支出实行绩效评价制度。2009年,省财政对22个项目144.5亿元财政投入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其中三分之一的项目与民生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等一大批财政民生支出工作。三是把促改革与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推进相关社会事业发展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改革惠民生上加大支持力度。2009年,按照中央部署,推进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减轻社会“六费”负担109亿元,在全国第一批撤销了全部70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减轻社会通行费负担约10亿元;支持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帮助兑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省财政安排30亿元资金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大学生医保、城乡医疗救助、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09年底进行了新部署,省财政新增安排20亿元资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确保实现涉农县(市)区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2010年,江苏将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紧张的困难,进一步大幅度加大民生投入,其中:在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安排67.5亿元,增长33.1%;在医疗卫生方面安排65.9亿元,增长30.1%;教育方面安排141.6亿元,增长18.0%。在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把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为民聚财理财的最终目的,使发展成效体现到民生改善上来。财
责任编辑 周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