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构调整贷款是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向借款国发放的用于调整借款国经济结构的新型贷款。根据世行有关文件,结构调整贷款的基本目的有三个:1、帮助借款国改革经济政策和机构体制,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益,从经济结构上减少国际收支的逆差;2、资助借款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经济形势;3、向借款国提供外汇,用于进口必需的原料部件,维持和恢复经济增长,帮助吸引外来资金。
根据上述目标,世行对使用这类贷款也规定了相应的条件。首先,借款国必须由于经济结构等原因而陷入或面临庞大的国际收支逆差,且一时难以扭转。其次,借款国如要借用结构调整贷款,必须制定结构调整计划,内容包括调整进出口政策,修改国家投资计划,改革机构体制等,并要说明长期目标和短期措施。世行要对计划的执行作定期审查。
在发放结构调整贷款时,世行要求借款国在以下几项政策方面作出调整:
1、贸易政策。要求借款国调整关税、补贴和税收的标准及结构,促进出口和内销部门之间的竞争,简化产品出口手续,提高贸易自由化程度...

结构调整贷款是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向借款国发放的用于调整借款国经济结构的新型贷款。根据世行有关文件,结构调整贷款的基本目的有三个:1、帮助借款国改革经济政策和机构体制,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益,从经济结构上减少国际收支的逆差;2、资助借款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经济形势;3、向借款国提供外汇,用于进口必需的原料部件,维持和恢复经济增长,帮助吸引外来资金。
根据上述目标,世行对使用这类贷款也规定了相应的条件。首先,借款国必须由于经济结构等原因而陷入或面临庞大的国际收支逆差,且一时难以扭转。其次,借款国如要借用结构调整贷款,必须制定结构调整计划,内容包括调整进出口政策,修改国家投资计划,改革机构体制等,并要说明长期目标和短期措施。世行要对计划的执行作定期审查。
在发放结构调整贷款时,世行要求借款国在以下几项政策方面作出调整:
1、贸易政策。要求借款国调整关税、补贴和税收的标准及结构,促进出口和内销部门之间的竞争,简化产品出口手续,提高贸易自由化程度,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外贸生产。
2、经济政策。世行认为,借款国因长期实行财政补贴和价格控制,造成了价格和价值脱离,形成了不合理的生产格局。因此,在发放结构调整贷款时,世行要求借款国调整经济政策,修改税收政策,放宽价格控制。
3、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属经济政策范畴,但在结构调整贷款中,它往往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投资计划不仅占了借款国预算支出的很大比例,而且往往动用有限的私人储蓄,影响很大。世行一般要求削减投资规模,使计划项目和资金来源相适应;要求调整投资方向,把重点放在投资见效快、产品能出口、属改建和扩建的项目;还要求建立并健全项目选择程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决策能力等。
4、资金动员。要求借款国开源节流,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开辟税种;另一方面节省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由于借款国往往负有沉重的外债,世行还要求它们改进债务管理,加强国家的集中监督和控制。
5、机构体制。世行认为,机构的能力和体制的完善是保持经济政策调整的延续性的必要前提,直接关系到调整的成败。世行在这方面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决策、预算程序、行政管理和各部门间的协调等问题上。
世界银行从1980年开始提供结构调整贷款,到1985年财政年度末,共向17个国家发放了31笔结构调整贷款,总金额达46亿美元。总的来看,结构调整贷款一般可起到稳定借款国经济的作用。就减少国际收支逆差而言,一些借款国在1980和1984年间基本上逐步缩小了逆差。从判断经济状况的另一个宏观指标通货膨胀来看,多数借款国扭转了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的局面。但近年来借款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很不平衡,有的提高了、也有的下降了。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正极力主张提高结构调整贷款在世行全部贷款中的比率,如从目前的10%左右扩大到20%。但如果随意扩大,可能会改变世行作为发展机构的性质,也可能影响其他国家从世行得到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