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杂志创刊已经30年了。在这30年中,虽然经过风风雨雨,曾经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但作为财政战线的一个重要刊物——《财政》杂志,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最近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回忆一下刊物的创办和发展情况,并写一点文字。作为参加创刊工作的一员来说,这是应当的。如果要作较全面的回顾,不是我个人所能办到的。现在我只就创刊初期的情况作一些片断的回忆。
《财政》杂志是财政部主办的一个公开发行的刊物,它创刊于1956年10月。在《财政》杂志创办之前,财政部有一个内部刊物《中央财政公报》,税务总局办了个《中央税务公报》,这两个公报除了登载少数文章之外,主要是刊载财政、税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文件。为了学习外国财政管理经验,1956年又办了一个《财政译丛》,主要介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关财政方面的文章。当时中央主管经济方面的一些部门已陆续办了自己的刊物,而作为管理国家财政的财政部,还没有一个指导工作的公开刊物,这与那时财政工作的发展是很不适应的,于是就酝酿创办一个财政刊物。
建国以后,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国家财政收支也有大幅度的增长,财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工作发展快,我们财政战线上的许多同志深感自己的水平和工作能力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1956年4月,党中央要财政部汇报工作。在汇报时部党组就明确提出,提高财政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乃是我们今后克服工作中某些落后状况,迅速提高工作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财政部提出了一些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教育的措施,并且积极筹办财政杂志和筹备成立财政科学研究所。
《财政》杂志筹办时,只有五、六个人,而且都没办过刊物,缺乏经验。如何满足广大财政干部学习业务、研究工作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并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初步认为:财政部办的刊物,主要应当为提高干部水平,推动工作服务,它的内容既要有理论政策文章,又不能办成理论性刊物;它要讲财政业务,又不能办成纯业务技术性的刊物,而应该是兼容并包的综合性刊物。经过部领导批准,确定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财政方针、政策,交流财政工作情况和业务经验,帮助财政干部和财务工作人员提高财政理论、政策业务水平,提高财政工作质量。
如何办好刊物,认真完成确定的任务,在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现成路子可走的情况下,我们是一边探索,一边实践,逐步前进的。刊物创办初期,在部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在广大财政、财务干部的热情支持下,经过编辑人员的努力,内容逐渐充实,质量不断提高,并在推动财政工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从编辑工作方面来看,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密切结合实际工作,加强财政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这个问题,在当时编辑人员中是比较明确的。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们经常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各个时期财政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组织稿件。记得在创刊初期,差不多每一期刊物上都发表财政部领导同志对工作的指示、讲话或专题文章。例如1956年和1957年,刊物就发表过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关于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和1957年在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发表过金明副部长在财政部先进工作者和青年积极分子表彰会议上的讲话;发表过戎子和副部长关于国家预算收支平衡、国家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的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对于指导财政工作,提高干部水平,都起了重要作用。
(二)搞好社论和评论。刊物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除了其它方面努力外,加强自己的言论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财政》杂志在创办初期对这方面确实下了一点功夫。每当国家财政经济方面有重大任务或重大措施,刊物差不多都发表自己的社论。刊物的社论不仅约请有关同志写,编辑部自己也常常写。据统计,从创刊到1957年底,共出了十五期杂志,其中有七期都发表了社论。例如,1956年第二期发表了《深入学习“八大”文件,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的社论;1957年第一期发表了《开源节流,充分可靠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社论;1957年第四期发表了《充分可靠地安排和执行1957年的国家预算》的社论;等等。
(三)大力宣传典型。在财政战线上,经常涌现许多好的典型,抓住这些典型大力宣传,对提高干部的水平,推动工作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杂志在创刊不久,就注意抓了这件事,发表了一些工作上的先进典型。有些重要典型,不仅刊载它的事迹,还发表社论或评论加以评介。当然1958年和1959年,由于我国领导思想上存在“左”的错误,对各方面的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在刊物上宣传的先进典型也有不少问题。但是后来刊物上宣传的一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典型和学习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典型,应当说是好的,在广大财税干部中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四)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1956年是党提出“双百”方针的一年。《财政》杂志一创刊就明确提出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对财政理论问题和实际工作问题开展自由讨论。创刊后的第二期,刊物发表了崔敬伯同志所写《试论财政科学中的“百家争鸣”》的文章,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财政理论问题和工作问题的探讨性文章,有的还引起了讨论。例如1956年第二期发表了南冰同志的《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针步骤办法问题》一文,1957年第三期刊载了云萍同志针对南冰同志文章提出商榷的文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刊物上对财政问题的讨论开展得比较差,并且后来有较长一段时间自由讨论停止了。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了,有关财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应当提倡充分研究和自由讨论。
除了上面说的几点之外,刊物在编辑方面还作了许多工作,如组织业务讲座、工作经验交流等。在创办初期,我们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刊物办得还不活,内容不够丰富,还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不过无论如何它总算迈出了第一步,为以后刊物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