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8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改进工作方法
沙洲县1984年财政收入达到12,423万元,比1980年增长1,15倍,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工商税收6,454万元,比1980年增长2.9倍。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求全体财税干部把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放在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促进,管理上帮助,政策上扶植。但是,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日之功。当初,在这个县的财税干部中有过一些糊涂思想,认为收税是硬任务,促产是软任务;我不促产,生产照样上去;想促产找不到门路;没有生产经营知识,想不出点子;本职工作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促产;等等。为了扭转这种“不想促”、“不愿促”、“不会促”、“不敢促”的状况,他们在思想上抓提高认识,行动上抓促进落实。一方面经常组织干部学习理论,加深对“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辩证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进行促产交流,以促产的先进事例和成果教育干部,使干部体会到了不耕耘哪来收获,不促产哪有财源?从而由不自觉到自觉地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为己任,做促产的热心人,企业的贴心人。
认识问题解决...
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改进工作方法
沙洲县1984年财政收入达到12,423万元,比1980年增长1,15倍,其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工商税收6,454万元,比1980年增长2.9倍。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要求全体财税干部把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放在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促进,管理上帮助,政策上扶植。但是,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日之功。当初,在这个县的财税干部中有过一些糊涂思想,认为收税是硬任务,促产是软任务;我不促产,生产照样上去;想促产找不到门路;没有生产经营知识,想不出点子;本职工作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促产;等等。为了扭转这种“不想促”、“不愿促”、“不会促”、“不敢促”的状况,他们在思想上抓提高认识,行动上抓促进落实。一方面经常组织干部学习理论,加深对“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辩证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进行促产交流,以促产的先进事例和成果教育干部,使干部体会到了不耕耘哪来收获,不促产哪有财源?从而由不自觉到自觉地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为己任,做促产的热心人,企业的贴心人。
认识问题解决了,他们又改进了工作方法:一是要求干部坚持立足本职,着眼全局,一手抓促进生产,一手抓征收管理。二是运用“排队、分析、沟通、预测”的“八字法”。即:排供销矛盾,排生产潜力,排管理漏洞;分析资金运用,分析产品成本;沟通经济信息,沟通科技信息;预测市场动态,预测经济效益。三是建立蹲点联系制度。财政局、税务局各同一个乡挂钩,保持联系;各财政所、税务所和各乡税务组均有一、二个重点企业作为蹲点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问题,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分析,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四是进行考核,开展竞赛。县局在研究、布置、检查、总结工作时,把促产要求作为重要内容;并把促产工作列入岗位责任制,定期考核。
种“摇钱树” 养“聚宝盆”
江阴县也是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1984年达到18,459万元,比1979年增长92.36%。1984年,他们运用“吃透”、“看准”、“疏通”的办法,选择50个规模较大,领导班子团结,产品适销对路,发展生产有后劲,增加收入有潜力的企业,作为促产重点户,积极培植“摇钱树”,精心养育“聚宝盆”。对这50个企业,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资料,指派专人负责,组织检查交流,经过一年的努力,这50个企业增加产值1.25亿元,增加利润2,400万元。如江阴钢绳厂是澄江税务所的重点培养对象,1984年实现产值2,200万元,比1983年增长37.5%,创利726万元,增长76.64%,上交国家税金243万元,增长2.33倍。又如:青阳镇镇办企业江阴县人造革厂,是青阳税务所的重点培养对象。该厂的主要产品仿羊皮茄克面料是市场紧俏商品,供不应求。专管员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及时向企业提出上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议,1984年8月这条生产线投产后,产值、利润、税收均有大幅度增长,全年产值增长30.09%,实现利润增长41.55%,交纳税金增长48.18%。
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增强企业活力
无锡县的财政收入,1984年突破2亿元大关,是江苏省财政收入最多的一个县。1984年无锡县财税部门把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作为帮助乡镇企业发展生产的一项任务。各乡财政、税务干部在帮助企业搞好经济承包责任制中,做了许多工作。第一,重点配合企业确定合理的经济指标,分解落实,健全各项制度,研究和处理承包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在普遍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以后,少数企业由于承包者片面考虑承包利益,一度出现利润虚盈的现象。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得到县乡领导重视,要求全县各企业全面核实利润,扭转虚盈现象,使集体经济免受影响。第二,在参预企业经营决策中认真把好关,及时发现问题。八士乡斗南村,准备新办一个轧钢厂,由外地人承包,并同大丰等地签订三份供应钢材六百吨的合同,预收货款40多万元。如不执行合同,罚款30%。该村一无厂房,二无资金,三无设备,能源也无法解决,不具备办厂条件。当地财税干部了解后,及时向党政领导反映,建议立即停办。党委经过调查,采纳了这个意见,避免了经济损失。第三,帮助企业开展“二清”(清帐,清物)、“三查”(查帐、查库、查制度执行)处理呆物、呆帐。如胡埭乡电饭锅厂的产品滞销,“二清”中发现库存积压高达80多万元,财税干部帮助企业落实供销责任制,大力推销产品,同时采取与无锡市联营的办法,打开了市场销路,到1984年底,销出60多万元。又如,扬市乡财税干部在“二清”中,积极协助国庆化工厂等企业催收到货款30多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搞活资金 促进生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熟市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平均每年递增14.3%,从1980年起收入超过亿元大关。他们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搞活资金,建立财政周转金,发放财政借款,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4年,为了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他们发放了支持乡镇企业周转金1,320万元,贴息贷款140万元。在发放中,他们本着择优和重点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四个优先”,即效果好的企业借款优先,设备配备增加生产能力的优先,工艺技术改造的优先,有前途产品的开发性项目优先。如对经济发展快,财政收入高,对国家贡献大的福山、徐市、碧溪、王市等四个乡作了重点支持,从而加快了他们发展经济的步伐。
在支持乡镇企业的同时,对市属工业企业的革新改造、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进步的也有重点的给予帮助和支持。1984年发放技措和短期周转资金借款952万元,加强了技术改造的步伐,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后劲。几年来,他们在运用周转金支持生产单位搞活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了较好的作用。一是弥补了乡镇企业资金的不足,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二是理顺了经济关系,为培养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创出了新的路子;三是对乡镇企业和市属企业的周转金,由税务、财政部门分别发放,做到管征帮促相结合,从而更加密切了财税部门同生产单位的关系;四是有利于发挥财税部门的经济杠杆作用。
加强征收管理 大力组织收入
近几年,宜兴县财政收入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4年财政收入12,011万元,比1979年增长97.1%。这个成绩的取得,除经济迅速增长的因素外,和他们大力组织收入,加强征收管理也是分不开的。他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建立一套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纳税登记、纳税鉴定、纳税辅导、纳税申报、纳税检查、发货票管理、滞纳金加收以及财税干部的岗位责任制。以前,由于管理偏松,监督不力,有些工商企业拖欠税款的现象比较严重。现在,由于建立了纳税申报、限制入库等制度,情况起了很大变化。该县徐舍税务所连续六年实现年终无欠税,过去欠税最多的和桥所,也在去年实现了年终无欠税。(二)加强税法宣传。去年,宜兴县财政、税务局拨款7,102元给各税务所、组购置一些宣传设备,建立宣传栏,为宣传税法创造条件。各所、组以开会、放幻灯、贴通告、出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有效的税法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去年共出黑板报55期,广播68次,放幻灯39场次,召开各种会议140次,向报社投稿132篇,由县广播站举办广播讲座25讲。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增强了法制观念。(三)进行纳税检查。各税务所、组每年都花很大精力发动企业自查、互查和组织税务干部抽查。1982年共检查1,870户次,补税368.6万元;1983年检查1,724次,补税301.1万元;1984年检查2,811户次,补税363.2万元。这三年查补税款的总数就达1,032.9万元,有效地堵塞了跑冒滴漏。
(本刊通讯员)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