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反映着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体现着党的农业方针、政策。通过对农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抓苗头,看趋势,找问题,提措施,促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近几年来,各地财政部门在讲究用财之道、注意经济效益的思想指导下,逐渐重视了对农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从而加强了预算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是,目前在农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单纯地罗列数字、不善于分析资金使用效益、分析重点不突出等等。下面我想就怎样进行农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好预算执行基本情况的分析。要做到对预算执行情况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有一个基本的评价,首先要抓好年度预算执行基本情况的分析。这种分析,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本年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得出实际执行数比预算数的增减额及占预算数的百分比(预算数包括当年预算安排数、中央专项拨款数、上年结转数、用上年结余安排的支出数、调入资金、科目调剂等),可以考核完成预算的基本情况,掌握完成预算的进度,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制定下年预算提供参考数据。
2.本年实际执行数与上年实际执行数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得出本年实际执行数比上年实际执行数的增减额及增减百分比,进一步分析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类和支援农村社队生产支出类占两类支出合计数的百分比,可以找出增减变化幅度比较大的款项及其原因,考核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占农业支出的比重,为更好地安排农业资金使用方向,调整农业资金构成提供依据。
3.分析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的构成变化情况。在事业费中,人员机构经费占的比重较大,而其中个人经费所占的比重近年来又逐年上升,这种情况影响了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的使用效益,应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事业费构成的分析主要是:1.计算出个人经费、公用经费各占事业费的比重,并与去年同期数进行比较,以反映个人经费及公用经费发展变化的趋势;2.计算出公用经费中业务费占公用经费的比重,并与去年同期数进行比较,以反映办事的钱增减变化情况。
以上几种分析可就全省情况来进行,也可分省、县、乡分别进行,这样既可看出全省总的情况,又可考察县乡的情况,以利于掌握情况,指导工作。
二、重点分析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的国家很大,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财政支援农业的资金增长有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办更多的事情,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搞好财政支农工作的关键,也是分析农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重点。要着重分析哪些项目花钱少收效大,哪些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差,哪些项目是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这种分析,有利于财政部门及时调整资金分配、使用结构,使资金做到重点集中使用,促使一些效益显著的项目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一些发展较慢的项目得到加强;还有利于财政部门更好地帮助农口各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广开生产经营门路,挖掘增收节支潜力,控制各项非业务性、生产性开支,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
1.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财政部门要督促、检查这方面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检查其效益如何,主要应当分析:堤防及大中型水库当年岁修完工量多少公里/土石方,排除小型水库险情多少个,新建小型水库多少座及库容量、打井多少眼、新增喷灌面积等。
2.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各级财政部门用于这方面的资金逐年增加,检查其效益如何,主要应当分析完成哪些重大农业科研攻关项目、培育推广农作物良种面积、繁育推广牲畜良种数量、预防农作物病虫害面积、防疫牲畜头次、培训农业经营管理干部及财会人员人次等等。
3.保护农业生态平衡。主要反映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植树造林、林木保护、基本草场改良和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植树造林面积、除涝治碱及水土保持面积、围建草库伦面积、改良草场面积、新增开荒面积等。
4.支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主要分析国家财政用于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等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上交农产品商品量、乡镇企业利润总额及上交税金的数量、受援单位或户受援后新增纯收益、农村水产养殖面积、提供商品鱼数量等。
三、检查分析支农周转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实行财政支农周转金办法,是财政支农资金上的一项重大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周转的资金将逐渐增多,认真检查分析支农周转金的发放、使用情况,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支农周转金办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检查分析的步骤是:
1.分析发放情况。要考核周转金发放对象,发放的重点项目有哪些;要考核周转金当年发放数,并与去年同期发放数进行比较。发放数分为二种,一是当年发放数,二是年末发放余额。当年发放数是指某季或某一年内发放的周转金数;年末发放余额是指年末周转金累计发放的余额数,即年初发放余额+本年发放数-本年回收数。
2.分析回收情况。在支农周转金的周转过程中,由于一些单位资金管理不善,加之有些受援单位情况发生变化,造成一部分周转金收不回来,不能参加资金周转。因此,应经常核实周转金基金数,并确定哪些资金可以参与周转使用。对回收情况,主要是通过资金回收率来考核的。

在以上检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特别是对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要提出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以利于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