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们所的工商税收入,在电力税收下降24.8万元的情况下,除雪茄烟税收外,其他收入,在1982年增长三成的基础上,又增长21.7%,两年迈出了两大步。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税收增加,一是靠经济增长,二是要依率计征,照章办事。
有税必收 不怕碰钉子
我们管理的近5,000个纳税户中,县以上所属的单位有70多户,户数不多,却占收入90%以上。这些单位的绝大多数纳税态度是积极的,对税收工作是支持的;但也有少数单位,没把税收当回事;个别单位甚至以各种借口,抵制交税。我们在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讨论如何开创财税工作的新局面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研究了怎样坚持依法征收,照章办事的问题。同志们说,当前的形势很好,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能不能过得硬。前一段,我们在征管工作中有“前怕龙,后怕虎”的现象,很多漏洞没有堵住。因此,必须端正作风,树立有税必收、不怕碰钉子的精神。
雪茄烟厂是我县的骨干企业,也是我们的促产重点户,但这个厂的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经过多次研究,在县局领导的支持下,决定把烟厂的纳税改按月征收为按次征收,每收进一笔货款,就征收入库一笔税款。先是企业不同意,银行的同志也有意见,嫌麻烦。县局多次与烟厂和银行交涉,问题还是定不下来,后来反映到县委、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分管财贸和工业的副县长都表示支持,分别又给银行和烟厂做工作,同时给烟厂增拨了流动资金,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这样按次征收的办法终于得到了落实。现在,烟厂的税收基本上做到了及时足额入库。
葛州坝工程局包给我县搞护堤工程,按规定要收税。一些社、镇带队的负责人向县政府反映说:“我们自己搞工程,财税所还找我们收税,从哪说起?”一位县长说:“收税有政策,苛捐杂税是不会收的。”可是,那些带队的负责人曲解原意,说某某县长说了,苛捐杂税不能收.我们的专管员说:“县长说的是不收苛捐杂税,让你们交纳建筑安装工商税是有明文规定的,不然我们一起去请示县长。”他们看到有政策文件,专管员的态度又很坚决,就说:“我们照章交税就是,不必去找县长了。”
去年上半年,我们发现一个单位对外凭白条付款,漏税几千元。根据企业单位不执行发货票管理制度凭白条付款造成漏税的,由付款方补交的有关规定,所里决定向这个单位追补,他们却说,要我们补税,没有这个规矩!专管员同志拿出文件,经过宣传解释,他们还是照章纳了税。
有漏必补 不怕捅刀子
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镇个体工商业户,一下子发展到230多户。大多数个体户能够依法纳税,但也有少数人,无理取闹,甚至谩骂税务干部。因此,有些青年同志不敢放手工作。为了搞好个体户的税收管理,我们认真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我们与工商管理部门、个体劳动者协会密切配合,并取得公安、司法部门的支持,开大会,放广播,大造声势,认真宣传宪法、刑法和税法的有关规定,对个别表现不好的就进行批评教育。如有一个个体商贩偷漏税收,令其补交,开始时他大发雷霆,说什么豁出一把老骨头和税务干部拼了。我们一方面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同时与工商行政部门商量决定盘他的货。他看硬不过去,终于补交了漏税120多元。
二是抓典型,扩大影响。有个肉贩子经常在集市贸易上贩卖猪肉不交税。专管员好几次给他宣传税收政策,令其依法补税。他开头说没赚到钱,叫苦求情;接着是躲着不露面,想逃税。我们找到了他,他把砍骨刀在案板上一拍,眼睛一瞪说:“我的刀不是光杀猪的,搞烦了我不认人!”竟以捅刀子相威吓,我们没有怕,把他刀子夺下,叫他跟着走。他傻了眼,连忙赔罪道歉:“我错了,我交税。”当天下午,他就主动到财税所把101.77元的偷漏税款全部交清,并作了今后按时交税的保证。市场上的一些个体工商业户,看到我们处理了这个“惹不起”的肉贩子,震动很大,先后补交漏税1万多元。

三是调查研究,掌握资料。我镇有不少外地来的副业队、建筑队,他们仗着人多,有时围着税务干部吵闹,不肯交税.我们除通过县建委系统,加强发货票的管理和控制外,特别注意掌握他们的收入结帐情况,做到事先心中有数。浙江省的一个建筑队,承包县里一个局的房建工程,他们采取两套合同、两本账的办法,向财税所谎报只包工不包料,只就工资部分申报纳税;还活动甲方开具假证明。我们事先预征了他们2,000元税款,清算时那个建筑队的头头拿着假完工单,说工资收入只有3万元,要求退税1,100元。一些人气势汹汹,寻衅闹事。我们根据已掌握的真凭实据,揭穿了他们的骗局,他们老老实实认了错,除原交税2,000元外,又补税罚款3,000多元。事后,他们说:“这个财税所办事认真,打马虎眼不行,更不能撒野。”接着我们又召集52个外来建筑队开会,动员他们自查,补报漏税5.6万多元,占原纳税额的67%。
有错必纠 不怕丢面子
我所由于人员变动比较频繁,近年来新手又多,加上管理面宽,情况复杂,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失误。但是我们始终坚持了一条原则,就是有错必纠.不怕丢面子,勇于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我镇八〇九厂是个三线工厂,按政策规定,他们生产的自行车轮胎和印刷胶滚,应分别按18%和12%的税率征收工商税。由于我们工作粗枝大叶,误按5%的税率征了税。察觉这个差错后,就主动上门向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赔礼道歉,承认错误,请他们按规定补税。企业的同志说:“自行车轮胎刚生产,成本高、亏损大,还补什么税”?我们耐心解释说:“执行政策要严肃,该交的税还是要补的,亏损问题,我们核实后,再向上级申报免税照顾。有错必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经过反复做工作,企业看到我们的态度诚恳,敢于认错,遂将少收的1.6万多元全部补交入库,同时我们根据企业的申请,实事求是地把该厂试产自行车轮胎亏本问题,向省、地财税部门写了申请免税的报告,既严肃了财税法纪,又密切了税企关系。
去年以来,不断有纳税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找上门来,叫苦说情,要求减免税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他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不要在税收上打主意。但也有个别专管员同志未能坚持原则,随意减免税收。有两个合伙经营的个体户,原来每月交税100元,他们一早一晚经常找一个老专管员磨咀皮,说自己不会做生意,搞不赢别人;又说家里人多,生活困难,要求高抬贵手,少纳点税,软磨硬泡,把这个专管员的心说软了,答应他每月减税20元。我们发觉这件事后,批评了这个专管员随意减税是错误的,又通过调查落实,这两个个体户不但不该减税,原来每月交100元的税还少了。专管员同志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把应收的税款补收回来。
张学愚 金银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