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出税告字(1981)第一号通告后,本刊编辑部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对偷税、抗税、漏税和欠税的界限,进行解释。为此,我们请税务总局办公室,结合最近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税务违章案件的情况,作了如下解答。
——编者
【偷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如:伪造、涂改、销毁帐册、票据或记帐凭证;少报、隐瞒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利润数额;转移资产、收入和利润的帐户,逃避应纳税款等,都属于偷税行为。
指使、授意和纵恿进行上述违法行为的,也属于偷税行为。
【抗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抗拒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如:拒不执行税法规定缴纳税款;以各种借口抵制税务机关纳税通知,拒不纳税;拒不按照法定手续办理纳税申报和提供纳税资料;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纳税检查;采取聚众闹事、威胁围攻税务机关和殴打税务干部等,都属于抗税行为。唆使、包庇上述违法行为的,也属于抗税行为。
【漏税...

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出税告字(1981)第一号通告后,本刊编辑部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对偷税、抗税、漏税和欠税的界限,进行解释。为此,我们请税务总局办公室,结合最近一个时期发生的主要税务违章案件的情况,作了如下解答。
——编者
【偷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如:伪造、涂改、销毁帐册、票据或记帐凭证;少报、隐瞒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利润数额;转移资产、收入和利润的帐户,逃避应纳税款等,都属于偷税行为。
指使、授意和纵恿进行上述违法行为的,也属于偷税行为。
【抗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抗拒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如:拒不执行税法规定缴纳税款;以各种借口抵制税务机关纳税通知,拒不纳税;拒不按照法定手续办理纳税申报和提供纳税资料;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纳税检查;采取聚众闹事、威胁围攻税务机关和殴打税务干部等,都属于抗税行为。唆使、包庇上述违法行为的,也属于抗税行为。
【漏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属于无意识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因工作粗心大意,错用低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如果多算了税款,应改正退还,不属于漏税。
【欠税】是指纳税单位和个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跟,没有按时缴纳,拖欠税款的行为。
税务总局办公室指出,当前企业、单位和个人发生偷税、抗税、漏税和欠税的行为,情况很复杂,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上述解释只是一般性的概说。各地税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