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的单位,当上级检查发现他们违反财经纪律时,一般都说:“下不为例”,以表示今后不再重犯。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他们来讲,“下不为例”实际上是“下可为例”。有的单位年年检查,年年违反。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手段也比较恶劣,危害甚大。如某铁路局有的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工程进度,仅在三项中小工程中,就非法预提、预留工工程费用17万多元;有个300多人的小单位,在一年之内就截留应上缴的利润3万多元;有的单位搞无计划施工,乱拉资金,乱挤成本达12万多元;有的单位巧立名目,滥发奖金1万多元;还有的肆意违反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规定,搞铺张浪费,抢购高级商品,如小汽车、录音机、照像机、金丝绒、沙发等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从本位出发,只顾局部,忽视整体,对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各取所需”,自行其是。他们把“下不为例”挂在嘴皮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必将一害人民,二害自己。
我们希望那些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认真改进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提倡正气,反对邪气,不要把...
有的单位,当上级检查发现他们违反财经纪律时,一般都说:“下不为例”,以表示今后不再重犯。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他们来讲,“下不为例”实际上是“下可为例”。有的单位年年检查,年年违反。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手段也比较恶劣,危害甚大。如某铁路局有的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工程进度,仅在三项中小工程中,就非法预提、预留工工程费用17万多元;有个300多人的小单位,在一年之内就截留应上缴的利润3万多元;有的单位搞无计划施工,乱拉资金,乱挤成本达12万多元;有的单位巧立名目,滥发奖金1万多元;还有的肆意违反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规定,搞铺张浪费,抢购高级商品,如小汽车、录音机、照像机、金丝绒、沙发等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从本位出发,只顾局部,忽视整体,对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各取所需”,自行其是。他们把“下不为例”挂在嘴皮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必将一害人民,二害自己。
我们希望那些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认真改进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提倡正气,反对邪气,不要把“下不为例”当作“下可为例”的借口,要把“下不为例”付诸于行动。
广西柳州铁路局财务处
温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