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作者:王诚尧
[大]
[中]
[小]
摘要:
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是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之逐步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提高生产能力,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开展增产节约,调整国民经济的有力措施。我们国家每年对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花钱不少,但是收效不大,进程缓慢。如何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搞好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全面规划和综合平衡,是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果的前提条件
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同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各业都密切关联,是一个关系生产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有些革新改造项目,已经从单机或一条生产线,逐步发展到全车间、全厂甚至全行业。同时,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需要革新改造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在国家总的计划指导下,按照“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后新建”的方针,把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放在优先地位,同新的基本建设统一安排,全面规划,综合平衡,以保证革新改造项目所需要的资金、物资及人力,保证这项重要任务有计划地顺利进行。
要加强革新改造的计划管理和综合平衡,必须由各级经委和计划部门会同工交、...
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是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之逐步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提高生产能力,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开展增产节约,调整国民经济的有力措施。我们国家每年对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花钱不少,但是收效不大,进程缓慢。如何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搞好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全面规划和综合平衡,是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果的前提条件
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同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各业都密切关联,是一个关系生产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有些革新改造项目,已经从单机或一条生产线,逐步发展到全车间、全厂甚至全行业。同时,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需要革新改造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在国家总的计划指导下,按照“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后新建”的方针,把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放在优先地位,同新的基本建设统一安排,全面规划,综合平衡,以保证革新改造项目所需要的资金、物资及人力,保证这项重要任务有计划地顺利进行。
要加强革新改造的计划管理和综合平衡,必须由各级经委和计划部门会同工交、财政、物资、建工、建行等各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统管起来,在国家的统一计划指导下,根据一个时期内整个再生产的规模,结合基本建设的安排,提出革新改造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以至每个企业的革新改造计划,既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又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符合国家的革新改造技术政策;要让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操作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存在;要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如上海市纺织系统三十年来的技术设备革新改造,取得显著成绩,使产值翻六番,上交利润增加四十四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每一个时期,都有长远规划,并把它与近期计划目标结合起来。既注意解决当前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又牢牢抓住那些对改变技术落后面貌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课题不放。着眼于“脱胎换骨”,抓住小改小革,不在成绩面前停步。因而每年有个小变化,几年就有个大变化。最近,他们结合利润留成试点,进一步确定以整个纺织系统为单位,订出五年具体规划,用留给的自有资金,来统筹安排革新改造。这些经验,对于各行各业都是值得借鉴的。
要加强革新改造的计划管理和综合平衡,还特别要注意资金、物资和施工力量的综合平衡。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同基本建设一样,要增添固定资产,增加生产能力。不但要有资金,而且要有机器设备材料,要消耗钢材、水泥、木材等物资,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和建筑安装力量。这方面都需要进行规划,全面安排。对于革新改造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要列入各级物资分配计划,优先给予安排,保证供应,不能挤占挪用。要尽先利用企业库存积压物资和废旧材料,大搞节约代用。在实行计划安排的同时,还辅之以市场调节,使资金得到相应的物资和施工力量的保证,克服过去那种只管安排资金,缺乏物资保证,造成损失浪费的现象。建设银行发放贷款时,要审查设备主件、重要材料、技术工艺、施工力量、厂房、供产销和水电等是否落实。
二、扩大企业的革新改造自主权,把权、责、利结合起来,是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果的一个关键
企业作为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经济核算单位,对于正常生产所必需的革新改造,应当享有必要的权力和担负相应的责任。企业职工与本厂机器设备朝夕相处,对于如何进行革新改造,最有发言权。凡是经过企业职工群众反复讨论所提出的项目,一般都能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而那些单纯由上级领导确定,并非企业迫切需要安排的项目,往往存在各种各样问题,造成损失浪费。因此,扩大企业革新改造的自主权力,并把它同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联系起来,这对发挥革新改造资金的使用效果,是完全必要的。
扩大企业革新改造的自主权,首先是要把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基本上或大部分留归企业自行支配。因为折旧费是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再生产过程中损耗的价值补偿。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这种补偿,再生产就根本不可能继续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45页)。折旧基金理应由企业自行支配,这是保障企业自主权的起码要求。不过由于机器设备和房屋建筑等固定资产的实物损耗补偿,不是每次生产以后就要进行,价值补偿同实物补偿的时间不一致,在固定资产更新以前,总有一部分资金暂时不用。新旧不同、类型不同的机器设备,需要补偿的情况不同。新厂与老厂、大厂与小厂、发展的厂与维持的厂,需要补偿的情况也不一样。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资料大部分都因为产业进步而不断革新。因此,它们不是以原来的形式,而是以革新的形式进行补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91页)。在补偿时,还要同产品的更新换代相结合。因而各个不同工厂,在不同时期需要的补偿资金也不相同。特别是有些重点措施项目,企业单独搞不起来,必须由上级集中一部分力量来搞。根据这种情况,由企业主管部门对折旧基金适当抽肥补瘦,进行一定的有偿调剂使用,全面安排,合理照顾,也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只是调剂的分量太大了,企业应有的固定资产更新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办法,由国家按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不同的折旧率,对有些固定资产,还可依据不同类别,适应实际的耗损情况,分别确定折旧率。所提折旧费,应当大部分留归企业直接支配,小部分由国家和企业主管部门调剂使用。对某些亟须革新改造的企业和折旧基金很少的老厂、小厂,也可把折旧费全部留给企业支配。在统一计划下,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只监督资金使用的方向、范围和效果。某些属于关停并转,不需要增加设备的企业,它提取的折旧费,则应全部或大部分上交,由上级统一调剂使用。
目前,国家财力上还有困难,只能通过下放和压缩各级主管部门原来掌握的部分革新改造资金的办法,通过坚决压缩过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办法,来相应扩大企业进行革新改造的自主财权。今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盈利的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率可以略为提高一些,而不能脱离我国具体情况,立即大幅度提高。
其次,要让企业有权从部分利润留成,建立生产发展基金,通过同企业经营好坏、利润增加多少直接挂钩的办法,扩大企业的自主财权,增添革新改造资金的来源。同时要让企业有权处理闲置的固定资产,包括出租收取租金,或按帐面价值有偿转让,把它们的收入用于本厂的设备更新。要让企业有权对各种来源的革新改造资金,包括折旧基金、利润留成中的生产发展基金、上级的各项革新改造措施拨款和贷款等在内,在严格遵守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合理地集中使用,以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要让企业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对某些革新改造项目,有本身的一定事务管理的自主权力,以利于发挥企业积极性,不失时机地认真研究处理问题。
企业享有一定的革新改造自主权,也必须担负相适应的经济责任。要坚决按照国家计划和政策办事,凡限额以上的革新改造项目,一定要按照规定报请上级批准,列入统一的计划,进行综合平衡,决不能再搞“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扩建、新建,拉长基建战线,冲击国家计划,冲击物资供应;产品方向必须适销对路,决不能加大燃料、动力和原材料的单位消耗。要保证把革新改造资金,用在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不得随意挪作其他用途。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讲求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把钱用在革新改造的刀刃上,做到花钱少、见效快、成果大。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利用率,按规定及时交纳固定资产税或占用费。要对借用的革新改造贷款支付利息,所贷款项和利息,保证在以后提取的折旧基金和利润留成内及时归还。要对确定革新改造项目走群众路线,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执行情况。
三、加强财政部门的促进和监督,是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果的一项重要保证
现在企业的革新改造,财政上必须大力支持,而这种支持就表现在发挥财政部门的促进、监督作用上。它不仅要合理分配资金和通过改革管理体制让企业掌握一定的革新改造自主财权,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直接通过建设银行贷款和监督拨款,进行必要的支持和监督管理。这是因为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厂房、宿舍等建筑物的重建、改造,要经过一段期间才会进行。企业掌握的革新改造资金,平时可能有富裕,而到集中使用时,又可能不够,差额较多。这就需要通过建设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调剂和帮助,以解决企业一时资金的不足。特别是那些设备较为陈旧的老厂、小厂,自有的革新改造资金很少,需要银行贷款来解决困难。那些急需通过大规模革新改造,加速发展的行业、企业,需要有计划地大批地集中使用资金,不是企业本身力量所能解决,更必须纳入基本建设拨款计划,加以解决。
过去,财政部门通过各种措施拨款和多种多样的建设银行贷款,对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提供了巨额资金,收到了一定效果。其中特别是各地建设银行发放的小型技术措施贷款,由于一般都是企业亟须解决的薄弱环节,企业积极性高,并且贷款要在短期内从增加盈利中归还,企业和银行都较关心,设备、物资、技术力量一般也较为具备,因而各地的大部分项目,表现了花钱少,时间短,见效快,成果大。对于生产工序的填平补齐,增加产量;对于改造老设备的心脏部件,赋予老设备新的生命力和改变落后状态;对于完善现有设备配套,形成生产流水线,扩大生产能力等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成功的管理经验,我们要很好地总结提高。
现在过长的基本建设战线压缩下来的资金、物资,有一部分要用作挖潜革新改造。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暂时不用的折旧基金,也都要专项存入建设银行,作为挖潜革新改造贷款的资金来源。这样,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资金的来源,将比过去更为充裕和有保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必须由建设银行执行财政部门和银行的双重职能,把各项革新改造资金,包括各项措施拨款、贷款和企业的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等在内,都统一管理起来,以利于全面反映固定资产再生产规模和经济活动情况,核算经济效果,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基本建设和革新改造计划,充分运用建设银行的管理经验,管好、用好各项革新改造资金。为此,建设银行在对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大力支持中,要按照批准的各部门计划控制指标和革新改造计划,监督付款,保证资金不被基本建设和其他方面挤占,要通过拨款和贷款,对地区、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的革新改造,进行有计划的调剂和平衡,特别要注意结合贯彻调整方针,在近几年内,把支持的重点,放在合理利用和节约煤、油、电等能源,发展国内外市场急需的轻纺工业以及加强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材料这些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上。要支持把国内现有的先进技术成龙配套地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尽可能多搞花钱少、见效快的增添设备、填平补齐、工艺改革、流水线改造等项目,并使行业和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逐步协调起来,加速扩大短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燃料、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较大幅度地增加企业盈利。少搞、不搞新建车间和新建单位。要在出口和外汇专项贷款中,尽可能把必要的技术引进,同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分别轻重缓急,先搞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的项目,多买先进技术工艺,少买成套设备。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各项措施拨款方式,逐步改为发放贷款方式,并把各种不同名称的贷款,加以简并,既合理调度和运用资金,又加大企业使用国家贷款的责任感,以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并同企业的物质利益挂钩,督促按照规定用途,节约使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果。
总之,搞好现有企业的革新改造,是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把统一性与独立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家计划与企业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加强国家的计划管理,全面安排和综合平衡,又在国家统一计划下,授给企业一定的革新改造自主权,同时,加强财政部门的促进和监督,坚决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党的政策办事,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认真地、扎实地搞好这项工作,使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