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作者:湛江市稅务局飯堂总务 ★叶紹鴻★
[大]
[中]
[小]
摘要:
編者按:叶紹鴻同志这篇文章生动具体地說明了他們学习和运用毛主席著作改进工作的过程,它不仅对做食堂工作的同志有参考价値,就是做其他工作也同样有参考价値。
我是怎样安心飯堂工作的?
我原来是一个专管员,1961年按照領导上的指示来到饭堂工作。当时自己也想把饭堂搞好。但搞来搞去,群众的意见还是一大堆,因而感觉到饭堂工作难做,出力不讨好,便泄气了。从此我对饭堂工作采取消极态度,別人提了意见也不大理。心里想:好吧,你们有意见就提吧,越多越好,意见多了,就会把我调走。组织上发现了我的这种错误思想,虽然一再找我谈心,但是我的思想疙瘩总是不能解开。一天晚上,我在海滨公园乘凉,碰到一位曾经搞过饭堂总务的老同行。他对饭堂工作也同样有不正确的认识,一见面就问我:“老叶,你还干那一行吗?咳!你要是把这个工作搞好了,保险有你一辈子干的,想脫身也脫不了。”听了这番话,就好象给我火上加油,对饭堂工作更加不安心了。工作态度越来越不好,谁提意见就和谁顶起嘴来,特别是工作忙起来的时候,火气就更大。回到家里,也闷头闷脑的,连爱人也说我脾气变坏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号召学习毛主席著作,当时我想:算了吧!...
編者按:叶紹鴻同志这篇文章生动具体地說明了他們学习和运用毛主席著作改进工作的过程,它不仅对做食堂工作的同志有参考价値,就是做其他工作也同样有参考价値。
我是怎样安心飯堂工作的?
我原来是一个专管员,1961年按照領导上的指示来到饭堂工作。当时自己也想把饭堂搞好。但搞来搞去,群众的意见还是一大堆,因而感觉到饭堂工作难做,出力不讨好,便泄气了。从此我对饭堂工作采取消极态度,別人提了意见也不大理。心里想:好吧,你们有意见就提吧,越多越好,意见多了,就会把我调走。组织上发现了我的这种错误思想,虽然一再找我谈心,但是我的思想疙瘩总是不能解开。一天晚上,我在海滨公园乘凉,碰到一位曾经搞过饭堂总务的老同行。他对饭堂工作也同样有不正确的认识,一见面就问我:“老叶,你还干那一行吗?咳!你要是把这个工作搞好了,保险有你一辈子干的,想脫身也脫不了。”听了这番话,就好象给我火上加油,对饭堂工作更加不安心了。工作态度越来越不好,谁提意见就和谁顶起嘴来,特别是工作忙起来的时候,火气就更大。回到家里,也闷头闷脑的,连爱人也说我脾气变坏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号召学习毛主席著作,当时我想:算了吧!从早到晚在饭堂转来转去,一沒有时间;二不能参加机关的集体学习;三自己的文化程度又低,看也看不懂,怎样学?領导上看出了我的心事,又找我谈心,启发我:“一个革命干部,光埋头业务还不行,首先要懂得为谁服务。要懂得为谁服务,就非读毛主席的书不可。”经过領导上的帮助,又想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就勉强的响应了党的号召,开始了学习。开始学习的是《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这两篇文章对我敎育很大,引起了我激烈的思想斗爭。我反复的读了十多遍,反复的联系自己,责问自己:总务工作我不干,叫谁干呢?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张思德同志是个老党员,党叫他当警卫员就当警卫员,党叫他烧炭就去烧炭,自己也是一个共产党员,为什么嫌饭堂工作麻烦琐碎呢?难道比烧炭还辛苦吗?越想我就越感觉到毛主席所批评的“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的那种人就好象是自己。越想越认识到自己过去为个人打算,不安心饭堂工作是不对的。心里暗暗打算,今后一定要安下心来把饭堂搞好。后来我又读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又引起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过去我全家五口人,只有一小块巴掌大的干旱地,为了生活,只得租地主的土地,劳累一年,禾鐮放下,又要借债度日。由于生活所迫,我十二岁就给地主做牛马,以后还是无法生活下去,又逃荒外地,给资本家打工。受尽地主、资本家剥削压迫二十多年。共产党来了,才翻了身。不想过去的苦,就不知今日的甜。今天翻了身,倒忘记了过去的苦。那天晚上躺在床上反来复去睡不着觉,感到对不起党和毛主席,自己就起来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昔日不如尘,今天是主人。终身投革命,为何不全心?由于少学习,思想就不纯。我要彻底改,不忘主席恩!”第二天,我就向党支部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党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革命事业需要,我甘心情愿干一辈子总务。”
要讓所有的炊事員都懂得飯堂工作的意义
我自己下了决心,要把饭堂搞好。但是,怎样才能搞好呢?这时領导上又帮助自己:“光你一个人干还不行,一定要把所有的炊事员都发动起来,使他们懂得柴米油盐的意义。”我听了以后,启发很大。过去饭堂办不好,除了我自己不安心以外,炊事员政治不挂帅也有很大关系。例如老麦,过去在別的单位做炊事员,条件较好,来到我们这里,认为地方窄,条件差,不象个饭堂样子,不安心。另一个炊事员老冯和老麦又互相有意见,关系不融洽。我想,領导上说的对,政治不挂帅,思想问題一大堆,伙食是不会搞好的。但是要政治挂帅,就得学习毛主席著作。我就到书店买了十多本毛主席著作的单行本,分送给炊事员,幷且组织他们学习。領导上对我们的学习也很关心,经常给我们做辅导。从去年以来,我们伙房小组一直坚持了每周两个晚上的集体学习时间,平时每个人还抽空自学。这一年我们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实践论》、《反对自由主义》等十多篇文章。通过学习,大家的思想提高了很多。例如学习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以后,有的说:“我们过去认为整天和柴米油盐打交道,象个家庭妇女一样,沒有什么革命味道。现在,看到毛主席早在几十年以前,就把柴米油盐看得这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觉得沒有出息?”也有的说:“我们今天办好饭堂,让同志们吃饱吃好,专心一意的做好工作,不是支援了征收第一线吗?不是也为革命贡献了一份力量吗?”通过学习,越学越觉得饭堂工作意义重大。年过半百的老麦,经过学习,自觉的检查了自己过去不安心在稅务局饭堂工作的错误思想,幷且在学习笔记本上写道:“我的头发虽白,但是心要红,脑要灵,手要快。”现在进步很快,向支部写了申請要求入党。其他炊事员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由于政治挂了帅,办法越来越多,同样的面,过去除了饅头还是饅头,现在变成了花卷、包子、面片、饼、油条等多种多样。
从实际出发,掌握办好飯堂的規律
学习《实践论》,对我们办好饭堂的启发也很大。《实践论》这篇文章,虽然不象《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好懂,但是通过学习和領导上的帮助,我们都懂得了一条,就是:做饭做菜要从实际出发;要注意覌察和调查研究,了解同志们的口味和要求;同时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使饭菜质量、花色品种符合同志们的需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个精神来做工作的。先说开饭的手续吧,去年一年就改了三次。这些改进是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总结得来的。又如,现在我们八分錢的菜有四、五种,另外还有三分、五分、一角五、二角錢的菜合共不下八、九种。这样多的菜,可以随意挑选。这样做,会不会造成浪费?怎样才能做到既方便和滿足群众需要,又不致造成浪费呢?我们也是从实践中摸索出办法来解决的。这就是要掌握好开饭的总人数;其次,根据每人的收入水平和平常吃菜的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各等级菜的需要数量,然后按照这个数量去做。我们摸索的结果,吃弍角錢菜的,占我们饭堂开饭人数10%左右;吃一角到一角五分錢菜的约占30%左右;吃八分錢菜的约占60%左右。按照这个比例做,大体上就差不多。不过,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时期的情况。例如我们每月八号发工资,八号到十二号,我们把它叫做“回笼期”,这个时期刚发了工资,改善一下生活是很自然的,所以弍角錢的菜就要多做一些;到了月底,錢花得差不多了,吃好菜的人又要少一些。至于八分錢的菜那种多做些?那种少做些?则是从取菜的情况看出来的。这一餐那种菜取得快,说明同志们喜欢吃,以后就多做,否则就少做些。但是口味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某种菜经常吃,也会引起人讨厌的,所以又要经常換換口味。还有,我们大部分同志都喜欢吃炖品,每隔一段时间炖一次老鸭、水鱼或野味是很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也考虑到干部的收入不多,这种菜做多了不但沒有人吃,也会影响干部的生活安排,因此又不宜经常做。至于五分錢的猪肉湯、猪骨湯既符合广大干部的收入水平,我们就多做一些。同时还有南北方口味之分,有多少南方同志,多少北方同志也要掌握。此外,还有几个同志不爱吃姜,有几个同志不吃椰菜和蕃茄的,我们也基本上知道,看到他们沒有来吃饭时,就注意给他们留下一种別的菜照顾这个特殊情况。
品种多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技术赶不上去,我们就到外地学习。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到过市人委、砖厂、专区商业局等单位饭堂去参覌,还到过饮食店去学习。一方面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另方面又买了他们的饭菜尝尝味道,幷且还买回样品来比较、研究,学着他们的办法,自己一次二次三次试验,直到掌握规律,学会为止。
經常以毛泽东思想来对照我們的工作
我们的饭堂能够办到象今天这个样子,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就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以毛主席的思想检查对照,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例如去年一天中午,市場征收组的罗传眞同志,提前半小时来吃饭,说吃饭后要去换班。炊事员不大滿意,顶撞了她几句说:“你回去叫領导上把吃饭的时间改了吧,我们是不到点不开饭的。”气得罗传眞同志沒有吃饭就到市場工作了。晚上学习的时候,我就把这件事提了出来,让炊事员讨论。当时有的认为,領导上应当根据开膳时间安排市場換班时间;也有的认为,食堂应当设法照顾市場征收同志的吃饭问題。谈来谈去,各有各的理。这时我便拿出《为人民服务》给大家唸:“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唸完以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題:我们的饭堂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征收第一线服务呢?经过对照,大家一致认为:“饭堂工作要跟着征管工作跑,不能叫征管工作跟着饭堂转。”这样一来,炊事员的思想打通了。麦伟才同志当晚还作了自我检查。他在笔记本上写道:“老麦,你是为谁服务?是我的服务态度不好,使罗传眞同志产生不愉快。如果按照毛主席话去干,使罗传眞吃好,思想上就愉快,就可以把我们的稅收工作搞得更好。”自此以后,饭堂每天午、晚餐都提前为市場征收员准备好饭菜,幷为晚归的专管员溫热饭菜。特別是对身体有病的同志,过去要凭医院证明或領导条子才给做病号饭。现在不仅取消了这些规定,而且主动征询意见,覌察同志们的饭量口胃,给病号和胃口不好的同志特別照顾,尽量做到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又如我们的饭堂菜式多了,但工作量大了,炊事员又产生了怕苦怕累的思想。有一天我在厨房劳动,炊事员问我说:“老叶,我们的菜式,以后每天都这样搞下去吗?”我从这句话的语气里,听出来炊事员对增加饭菜式样,产生畏难情绪了。如果这个思想不解决就不能坚持下去。于是晚上,又组织他们学习《愚公移山》和湛江水泥厂火山灰开采班的英雄事迹。经过学习,有的说:“古代一个老头子,敢搬两座大山,难道我们连三餐饭都沒有决心搞好吗?”也有的说:“我们饭堂炊事组再忙再累,也比不上火山灰班的同志那样艰苦,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此外,我们还拿出一个多月的时间,专门学习解放军炊事班丰福生的先进事迹,学他们的雄心壮志。从此,大家的工作劲头更大,现在菜式品种多了。但为了使菜做得更香,许多菜都是用小锅炒的,一种菜要炒四道,大家也不嫌工作量大、麻烦了。就是这样,他们一碰到问題,就拿毛主席的话来检查对照,使问題不断得到解决,从而使饭堂工作不断改进。
先人后己,挑重担子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里敎导我们,要挑重担子,要先人后己。我反复的想,反复的找,在饭堂什么是重担子?我怎样去挑这个重担子?想来想去,我觉得除了自己办理好开饭、停饭、记帐、结算等工作外,还要抽出时间帮助伙房多干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例如早上做早餐比较辛苦,我就早上四点多钟起床和炊事员一块干,减少一个炊事员起早床,让炊事员多睡一会儿。星期天和假日,我就尽量的安排炊事员多休息,自己多做一些,少休息一些。我们的厨房条件比较差,清洁劳动量比较大,我就主动多搞一些清洁卫生的工作,自己多劳累一些。对于好菜好饭我就尽量让同志们吃,最后剩什么我就吃什么。我也不多吃一口菜,我感到一口饭一口菜看起来是小事,但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坏思想。不仅我这样,我们的炊事员也一样,都很艰苦朴素,他们也是剩什么就吃什么,沒有把好菜留起来自己吃。
以上是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一些收获和体会。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毛主席的敎导和領导上帮助的结果。今后我一定要更好的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干一辈子革命,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