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南南召县的农业稅調产定率工作,是在各級党委統一領导下,根据上級指示精神,結合中心工作进行的。就总的工作情况看,这次調产定率的工作,由于思想上坚持了多快好省的原則,运用了群众路綫的工作方法,因而采取的方法簡便,开会少,計算不多,时間短,从开始到結束只用了七天,幷基本上做到負担公平合理。
南召县的調产定率工作,是分为三个步驟进行的:
第一个步驟,是整理基础数字,調查实产,提出分乡的調产意見,为全面調产定率工作做好准备。这項工作,主要是要各乡把所属各社的基础数字核对确实,把实际产量折成細粮,上报县人民委員会审核。县根据这一材料,幷参照原定常年产量的高低、生产发展的快慢、自然条件的好坏、1957年的丰歉等不同情况,提出各乡的初步調产意見。
第二个步驟,是召开乡財粮員会議,上下結合,制訂全县分乡分社的調产定率方案。县在拟出分乡的初步調产意見之后,就可召开乡財粮員会議。在会議上,先要講明調产定率的意义,农业稅負担政策和負担稳定五年对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促进作用;其次再講調产定率的方法。先“务虛”,后“务实”,在充分酝酿討論,統一思想認識的基础上,公布县对乡的調产初步意見,制訂分乡分社...
河南南召县的农业稅調产定率工作,是在各級党委統一領导下,根据上級指示精神,結合中心工作进行的。就总的工作情况看,这次調产定率的工作,由于思想上坚持了多快好省的原則,运用了群众路綫的工作方法,因而采取的方法簡便,开会少,計算不多,时間短,从开始到結束只用了七天,幷基本上做到負担公平合理。
南召县的調产定率工作,是分为三个步驟进行的:
第一个步驟,是整理基础数字,調查实产,提出分乡的調产意見,为全面調产定率工作做好准备。这項工作,主要是要各乡把所属各社的基础数字核对确实,把实际产量折成細粮,上报县人民委員会审核。县根据这一材料,幷参照原定常年产量的高低、生产发展的快慢、自然条件的好坏、1957年的丰歉等不同情况,提出各乡的初步調产意見。
第二个步驟,是召开乡財粮員会議,上下結合,制訂全县分乡分社的調产定率方案。县在拟出分乡的初步調产意見之后,就可召开乡財粮員会議。在会議上,先要講明調产定率的意义,农业稅負担政策和負担稳定五年对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促进作用;其次再講調产定率的方法。先“务虛”,后“务实”,在充分酝酿討論,統一思想認識的基础上,公布县对乡的調产初步意見,制訂分乡分社的調产定率方案。
1、新的常年产量是在各乡、社原定常年产量的基础上,根据各乡、社的土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情况进行調整的。这次調产的主要参考資料是1957年的实际产量,幷且也結合考虑了各乡、社种植經济作物的多少,竹园、藕池、水果收入的多少,經营情况的特好特坏,兴修水利工程受益未滿三年的土地多少等因素。具体做法是在原定常产每亩平均数的基础上,按照各乡、社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情况(主要是1957年每亩平均实产量),拟定各乡、社新的每亩平均常产,再乘以土地亩数,求得乡、社的常产总数。
2、定率的原則,是把經济情况和負担能力大体相同的社,确定为一个稅率;每人平均常产相同,而經济情况显著不同的社,也可分別确定稅率,不机械搬用稅率表。南召县根据各社每人平均常年产量的多少,分別拟定了統一的稅率表。各社的每人平均常年产量,一搬地能够反映各該社的不同的負担能力,用它来作衡量負担的标尺,是适当的。但它不能完全反映各社的全部經济面貌。因此,統一的稅率表只能作为乡对社确定稅率时的主要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卽:乡对社可以按稅率表确定稅率,也可以結合各社的其他經济情况,在表列的几个稅率間,作适当的升降調整,例如,某乡两个社,每人平均常年产量分別为145斤和153斤,按稅率表規定,这两个社适用的稅率分別为8%和10%,但由于它們的經济情况基本相同,乡可以将这两个社确定为一个稅率。与此相反,如果两个社的每人平均常产相同,而經济情况有显著的不同,也可以确定两个稅率。
拟定稅率的方法,是按照各社每人平均常年产量的多少,分組統計,用定中間、挤两头的方法,先把全县平均稅率定在包括全县每人平均常年产量的那一組里,然后再根据两头的情况,确定最高和最低的稅率。稅率的拟定,开始可以定得細致一些,以便調整,但也不要过多过細,南召县訂了7个稅率,基本上是适当的。稅率初步拟定后,要进行試算,使它和县要求的稅額一致。
第三个步驟,是自下而上的提出意見,协商研究,修正訂案。乡財粮員在会議上将本乡各社的調产幅度、稅率、稅額初步确定后,就可以将方案带回同党委研究,同各社协商。在研究协商的时候,只能对本乡內社与社之間的不平衡进行調整,全乡总数一般不能变动,如确需变动时,須經县批准。乡財粮員由县回乡后,各乡都召开了两个会議,第一个会議是乡党委会,在这个会議上,乡財粮員把調产定率工作的政策精神和在县拟定的方案,作了詳細地汇报,請党委会研究修正;第二个会議是在党委会取得認識一致的基础上,召开的农业社主要干部会議。在这个会議上也同样要講明調产定率的意义和政策原則精神,幷且可用算帳的方法,对社干部进行宣傳敎育。在社干部思想認識提高的基础上,公布乡对社的調产定率方案,进行討論协商。
县在乡将初步方案协商研究完了后,再召开一次会議,以便根据乡、社意見,調整和修正方案,报县委討論定案。
通过南召县的調产定率工作,我們体会到:第一,在目前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下,农业稅調产定率工作的方法,应力求簡便易行,时間也要力求縮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須走群众路綫,依靠群众来寻找簡便易行的方法和縮短时間的窍門。走群众路綫也必須把有关調产定率的政策交待好,以免走弯路。第二,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是保証調产定率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鍵。有关調产定率的思想工作,应通过講解調产定率的意义和政策精神,特別是負担稳定五年对生产促进的作用方面来进行。第三,县拟定統一的稅率,由乡根据各社的具体情况掌握执行,可以达到上級分配的平均稅率指标,做到各乡、社間的大体平衡。第四,县应应掌握一定的机动数。由于今后大規模的工农业建設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年景也可能有丰有歉,县掌握一定的机动数,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地亩数变动的問題,和丰歉年景的負担調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