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财以政为本,政以财为基。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财政工作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大风大浪面前毫不动摇,在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要全面贯彻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以建设“发展型、共享型、绩效型、法治型、服务型”五型财政为抓手,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支持解决陕西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三秦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坚持新发展理念
建设“发展型”财政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加快高质量发展。一要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建立健全财税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积极引导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发展质量。二要认真落实好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创新财税政策,完善支持优势产业、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财税政策,出台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财税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富有陕西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三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规范推进PPP模式,管好用好产业基金,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促进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努力破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瓶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建设“共享型”财政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完善财税制度安排,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一要系统梳理已经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引导好社会预期,调整完善民生政策,解决好民生政策碎片化问题,补齐民生“短板”。二要坚持财力向基层、困难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增强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性,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准性。三要注重可持续,充分考虑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三秦父老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质量效益并重
建设“绩效型”财政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陕西各级财政部门要以绩效管理为统领,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要健全以结果导向配置公共资源的财政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资金,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机融合。要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坚持依法理财
建设“法治型”财政
依法行政是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依法理财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要把依法理财贯穿于财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要大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积极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坚持开好前门、堵死后门,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财政持续健康运行。抓好内控制度的落地实施,开展内部综合巡察,切实防范财政业务和管理中的各类风险。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坚持提升境界本领
建设“服务型”财政
发挥财政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提升理财本领。一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开拓意识、质量意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二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服务基层、服务部门、服务群众。三要加快“陕西财政云”建设,利用大数据,不断提高财政信息化服务水平。四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紧绷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特权现象,认真落实“三项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务实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 廖朝明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新词(摘录)
【高质量发展】
原文摘录: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现代化经济体系】
原文摘录: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尊重经济规律,远近结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互促共进。
【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原文摘录: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要分别提出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排出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确保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原文摘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原文摘录:全面推行财政预决算公开,构建以共享税为主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格局,启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大幅增加、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