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衷心祝贺《中国财政》创刊60周年。
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中国财政》已在风雨中走过了60个春秋。自创刊以来,《中国财政》以其信息涵盖之广之深、信息传递之快之准的特点,始终担当着财政宣传阵地的排头兵和前沿哨,为记录和宣传我国财政改革发展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地方广大财政干部最喜爱的财政信息综合期刊。
回首过往,我在财政系统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可以说《中国财政》与我颇有渊源,它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国家级财政综合期刊,是我后来工作中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也是我工作中寻经解困、宣传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财政》杂志适应时代特点,栏目日益丰富,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财政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称道:
一是有高度地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理财思想,使财政工作者能及时地、正确地、深刻地理解中央的精神,在行动上和中央保持一致,为我们做好财政工作起了指导与引领作用;二是有深度地宣传解释财政各方面的制度法规、管理办法,使地方广大干部对制度法规和管理办法理解得...

衷心祝贺《中国财政》创刊60周年。
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中国财政》已在风雨中走过了60个春秋。自创刊以来,《中国财政》以其信息涵盖之广之深、信息传递之快之准的特点,始终担当着财政宣传阵地的排头兵和前沿哨,为记录和宣传我国财政改革发展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地方广大财政干部最喜爱的财政信息综合期刊。
回首过往,我在财政系统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可以说《中国财政》与我颇有渊源,它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国家级财政综合期刊,是我后来工作中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也是我工作中寻经解困、宣传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财政》杂志适应时代特点,栏目日益丰富,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财政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称道:
一是有高度地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理财思想,使财政工作者能及时地、正确地、深刻地理解中央的精神,在行动上和中央保持一致,为我们做好财政工作起了指导与引领作用;二是有深度地宣传解释财政各方面的制度法规、管理办法,使地方广大干部对制度法规和管理办法理解得更深刻、更完整,为我们更好地贯彻执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三是有速度地传达财政方面的重要会议精神、重要讲话和重要活动,第一时间实现了信息共享,为地方财政工作者准确把握工作方向提供了指南;四是有准度地介绍各地区、各部门关于财经方面的经验、心得和看法,便于兄弟省市和部门之间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共进;五是有广度地介绍环球经济和外国财政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广大地方财政工作者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去思考地方财政发展问题。
展望未来,我希望《中国财政》能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资源型地区的宣传报道力度,吸引社会各方面更加关心、关注、关怀这些地区的财政改革发展,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六十年风雨历沧桑,一甲子岁月又轮回。《中国财政》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衷心祝愿《中国财政》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站在新的起点、适应新的环境,为财政改革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