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个项目落地,39个项目意向签约,450个项目入库,投资额达8500多亿元,这是河北省自去年以来推广PPP模式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补齐河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短板,促进更多PPP项目落地实施,4月8日,河北省2016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论坛暨项目推介会在京举办。此次推介会上,105个进展较快的PPP项目一一亮相,4个项目与社会资本现场签约。同时,中信银行等四个金融投资机构分别与河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为河北省PPP模式推进再添动力。
“这次推介会,我们通过项目库筛选、专家审核论证、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等程序精挑细选出105个项目,总投资2800多亿元。”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高志立说,“这些都是可以提供现金流、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合作的优质项目。”在推介会现场记者看到,所有项目的简况、拟合作方式、交易结构等信息通过手册、展板、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做了详细展示。这里面既有总投资900亿元左右的河北省太行山等高速公路项目包、估算总投资404亿元的秦皇岛市西港搬迁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也包括保定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承德市滦平县山戎文化森林公园建设等投资额几亿元的中小项目。据统计,此次推介项目中交通运输类项目有17个,总投资额达1775亿元,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市政工程类项目有26个,数量较多,总投资275.8亿元,但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推介项目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34个县(市、区),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0个,占推介项目总数的29%。


除推介项目外,当天涿州市热电联产供热管网、卢龙县城区外环路等4个项目与社会资本方现场签约。涿州市财政局副局长谢军说:“此次涿州热电联产项目选择与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好处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据了解,该项目特许经营期30年(含建设期),项目估算总投资32亿元,全部由社会资本方筹集,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签署PPP合作协议,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设计、建设、融资、拥有、运营、移交,政府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行使监管权。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河北省PPP项目推介会吸引了中国中铁、中国建设、中信银行等众多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的关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副部长孙旭东说:“央企做公共服务行业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从规划到设计、施工、运营等全链条的一揽子服务。目前,中铁正投资建设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也在持续跟踪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河北高速第二组合项目、曹妃甸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影响力的项目。”推介会上,河北省政府分别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署了PPP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四大机构将通过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为河北省PPP模式推进再添动力。“我们成立了‘中信PPP联合体’,充分发挥集团‘金融+实业’优势,积极推进在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和实践。”中信银行副行长朱加麟在推介会上说。
在大力推介新项目的同时,为促进PPP项目又快又好地落地实施,河北省各级各部门给予了全力保障。在政策制度方面,省政府连续两年出台推广PPP模式的制度性文件,省财政厅印发了2016年预算适用PPP模式项目筛选审核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促进省级专项资金运用PPP模式的措施。同时建立督导机制,把握核心要素,抓住关键环节,逐地、逐项目督导落实。在组织体系方面,省财政厅和9个设区市财政局均成立了负责PPP工作的处(科)室,专门负责PPP模式推广,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组织项目观摩,培养了一批PPP业务骨干。在资金保障方面,省财政厅出台了省级PPP项目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安排3亿元PPP模式推广资金,以奖补形式统筹用于PPP项目前期工作和资本金注入,今年已下达市县1.26亿元。省财政还出资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PPP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京津冀区域内优质PPP项目融资。
据河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已落地的15个PPP项目迅速推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PPP示范案例。如,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项目供热范围内的居民享受到了提前一周供暖、推后一周停暖的福利;廊坊市北运河香河段生态综合整治项目为地方经济带来绿色生机;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破解了政府运营公共服务项目经验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项目较好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并打造形成一批新经济增长点,取得了群众得实惠、资本有收益、社会事业快发展的多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