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作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多采用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强化公共服务等市场化手段,特殊时期则直接资助企业,具有法制化、市场化、公共化三大特征,主要包括贷款、补贴、基金、股权等四种方式。
(一)贷款类资助。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政府担保贷款。即由政府部门制定规则,向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担保或贷款。中介机构按照企业的申请,向符合政府支持条件的小企业贷款并负责收回。比较典型的是“小企业投资计划”(简称“SBIC计划”)。二是政府贷款。即由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按照市场方式直接向私人企业提供商业贷款,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2008年经济危机时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提供174亿美元的政府贷款。
(二)基金式支持。设立具有专业目的的基金,支持企业发展。美国政府设立的基金具有较长的历史,而且种类

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企业发展基金。成立了多个专门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基金。如扶助小企业信贷基金、SBIC计划的风险投资模式。二是产业发展基金。针对需要政府扶持的新兴产业或对经济社会具有重要作...
美国作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多采用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强化公共服务等市场化手段,特殊时期则直接资助企业,具有法制化、市场化、公共化三大特征,主要包括贷款、补贴、基金、股权等四种方式。
(一)贷款类资助。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政府担保贷款。即由政府部门制定规则,向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担保或贷款。中介机构按照企业的申请,向符合政府支持条件的小企业贷款并负责收回。比较典型的是“小企业投资计划”(简称“SBIC计划”)。二是政府贷款。即由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按照市场方式直接向私人企业提供商业贷款,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2008年经济危机时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提供174亿美元的政府贷款。
(二)基金式支持。设立具有专业目的的基金,支持企业发展。美国政府设立的基金具有较长的历史,而且种类

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企业发展基金。成立了多个专门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基金。如扶助小企业信贷基金、SBIC计划的风险投资模式。二是产业发展基金。针对需要政府扶持的新兴产业或对经济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其他产业,设置专项支持基金或影子基金,通过依据基金运作的放大机制,扶持产业发展。如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三是特殊专项基金。政府部门出资成立相应专项基金,通过支持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业务活动,实现重点产业快速振兴、企业科技创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等政府目标,如资本项目限制性援助基金、灌溉基金、影响投资基金、可再生能源基金、科技创新类基金等。
(三)直接补贴类资助。美国制定有多项计划措施,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由相应政府部门负责实施,以财政直接补贴企业的方式达到支持科技创新、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等政府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补贴。美国农业补贴始于20世纪30年代,近期农业补贴改革包括:继续强化对谷物和棉花种植者补贴;重新启动对羊毛和蜂蜜等生产者的补贴;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等。二是再生能源补贴。为促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提高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财政部门安排多项对新能源的补贴资金。如根据《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采取直接付款的形式,对5000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设施进行补贴、电力补贴、新能源汽车燃料补贴。三是科技创新补贴。美国科技资助项目繁多、管理部门多、支持类别多等特点。如中小企业创新科研计划、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补贴、联邦研究开发资助等。
(四)股权投资式资助。美国政府很少直接入股企业开展商业性经营,但在特定时期也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对私人企业资助。如2008年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的股权投资式救市措施。一是财政资金直接入股。美国政府动用25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以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股份的方式进行注资,通过稳定大型、特大型金融机构来促进金融市场恢复运转。二是央行高额贷款,政府获得股份。通过中央银行向私人企业发放高额的商业贷款的方式,政府资金注入私人企业,政府获得私人企业的相应股权以及对应的股东权利。如2008年9月美联邦向国际集团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两年期贷款,获得该集团79.9%的股权。三是政府直接接管。美国政府于2008年9月接管发生巨额亏损、陷入全面危机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持有“两房”各79.9%的股份。四是政府注资支持破产重组。对一些不能继续经营的企业,政府提供融资性资助,以促进企业资产重组,政府资金变债券、股权,并适时退出。2009年美国政府将向通用汽车追加注资301亿美元,持有新公司60%的股权、88亿美元的债务和优先股。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财政收入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刚性支出增长、收支矛盾加大的新常态,财政涉企资金管理要适应新常态,按照“突出重点化、手段市场化、效果最大化、措施多样化”的总体思路,明确市场和政府的界限,积极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一)突出支持重点,引导发展趋势。明确财政涉企资金确定的重点,争取支持效率最大化,避免无效支出。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近期应加大对以下领域的支持:一是小微企业。本届政府对创业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降速对就业的压力,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地位等,均要求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二是科技企业。除支持遗传基因、生物医药等传统高新技术的支持外,应更多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借助新型行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提升。三是民生企业。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研发、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培养、农业保险再保险、农业担保等涉农企业、养老服务业、健康医疗等民生领域企业和教育、文化龙头企业等。
(二)市场运作为主,探索新型支持渠道。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安排财政资金支出。一是改进政府基金管理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扶持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政府设立的产业基金、引导基金要逐步对社会资本开放,并委托或设立专业管理公司负责日常管理,提高市场化力度。二是股权式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适合基金化运作的财政资金,要探索股权式支持,变财政资金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并设定最长使用年限,适时收回财政资金,发挥资金滚动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益。三是科学确定支持环节。资金支持向融资环节支持转变,注重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支持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逐步取消财政资金直接投向企业方式。
(三)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过程监督。提高财政涉企资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一是严格预算约束。将全部涉企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包括股权投资资金、单独或联合设立基金、政府债务资金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二是加强过程评估。制定严格的投入评审程序,聘用社会中介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资金使用方向、回收可能性、使用效果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保证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三是实行全面绩效管理。按照绩效管理的有关规定,注重加强经济性、效益性方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减少或取消对不达标企业的支持。
责任编辑 李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