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2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近日,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的意见》,设立了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同时推动各级政府积极运用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是符合财税改革方向、契合浙江转型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是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重要意义
政府产业基金是由各级政府主导设立,通过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类基金,是简政放权建设的必然产物,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产业基金是财税改革的升级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市场化。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和转移支付改革的文件,明确要求专项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并改进分配方式,减少行政性分配,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2014年,省财政进一步厘清公共财政运行边界,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将专项转移支付由235个整合归并为54个,以清单的方式管权、管钱、管事。通过专项资金的整合,结合浙江产业发展实际,研究更积极、更有效的支持方式,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
近日,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的意见》,设立了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同时推动各级政府积极运用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是符合财税改革方向、契合浙江转型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是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重要意义
政府产业基金是由各级政府主导设立,通过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类基金,是简政放权建设的必然产物,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产业基金是财税改革的升级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市场化。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和转移支付改革的文件,明确要求专项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并改进分配方式,减少行政性分配,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2014年,省财政进一步厘清公共财政运行边界,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将专项转移支付由235个整合归并为54个,以清单的方式管权、管钱、管事。通过专项资金的整合,结合浙江产业发展实际,研究更积极、更有效的支持方式,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基金应运而生。如果把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当成专项资金改革上半篇的话,产业基金的设立就是这篇文章的下半篇,是财税改革的升级版。
其次,产业基金是制度供给的新样本。从专项资金到产业基金,不仅仅是资金形态和支持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理财观念和制度供给的创新。相比于传统的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基金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从设计原理看,政府基金相当于“种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链式传导放大,吸引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可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从运作机制看,产业基金改变了以往专项资金“点对点”的直接扶持和行政性分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遵循市场规律,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减少了设租寻租的空间。从资金统筹看,虽然近年来加大了专项资金改革力度,但仍存在“专项多、方向散、规模小”等问题。现在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并通过盘活存量资金等,设立产业基金,有利于增强财政统筹能力,维护各项产业政策的延续性和协调性,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也有利于盘活存量资金。从使用方式看,基金不是无偿扶持,而是股权式投入,有退出机制,可滚动、循环使用,有效实现资金积累,相当于建了一个资金的“蓄水池”和“风险池”,有利于防范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财政风险。
再次,产业基金是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浙江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社会资本正在寻找投资新“蓝海”。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和“金融+”的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等7大万亿产业。但同时,由于创业创新风险较高,投资者害怕失败、创业者缺少资金,需要政府构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店小二”式的优质服务。省产业基金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产业,主要投向创业创新领域,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可稳定市场预期,平抑创业风险,给创客们“第一桶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难、融资难”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吸引科技、人才、资本等各种高端要素向浙江集聚,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主要做法
2015年,省产业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其中省信息经济创业投资基金50亿元,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100亿元,省农业发展投资基金50亿元,重点支持7大产业以及农业农村发展。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省各级政府设立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金,撬动10000亿元左右的产业投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政府产业基金由财政主导设立,具有明显的政策引导特点,同时基金本身又是高度市场化的产品。因此,在功能定位上,产业基金要体现政策性、引导性与市场性的统一,既充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弥补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科学配置要素资源,又坚持市场化运作,讲求效益,防范投资风险。体现在运作管理上,就是要实行所有权、管理权、运营权相分离,政府部门负责产业基金的组建和监督管理,明确投资原则和投资方向,做好对接服务,但不能干预基金的具体管理和运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发挥基金专业化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作用,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
二是做好资金募集。政府产业基金全部由财政出资,在财政收入增速换挡、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要善于运用存量思维,把握资金进退节奏,做好增减文章。资金来源主要立足于经清理保留的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盘活的存量资金资产、财政预算安排和基金投资收益等。同时,为确保基金的规模效应,各地要根据财力情况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基金的盘子。
三是建立组织架构。政府产业基金的组织架构包括基金管理委员会、基金法人机构、基金运营机构三个层次,对应所有权、管理权、运营权的分离。基金管理委员会由政府领导为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负责对基金的管理监督、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政部门。基金法人机构由财政部门授权已有或新设的国有独资企业担任,代行出资人职责,负责选聘基金运营机构和托管银行,一般不直接参与具体投资运营。基金运营机构根据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和基金法人机构的委托,按照委托协议约定负责基金的日常投资和运营工作。
四是规范运作管理。政府产业基金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所投领域应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能够促进国内外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集聚发展。各级政府产业基金可以相互参股,逐级放大,一般采取“子基金”和“直接投资”两种运作模式。子基金模式包括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创投基金、区域基金、定向基金等;直接投资模式包括注入资本金、直接参股、跟进投资、参与定向增发等,主要适用于少量全省性重大项目。
对策建议
设立产业基金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策内容新、利益调整大。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要坚持上下联动。产业基金的优势在于省与市县上下联动,层层放大乘数效应。现在省级基金已设立,很多市县积极性也很高,正着手开展基金的设立和运营工作,但也存在部分地区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平衡等问题。要指导推动市县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改变“分钱分粮”的惯性思维,盘活存量资金,深化专项资金改革,加快建立、充实产业基金,全面推进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省与市县共同参与、母子基金相互配套的良好局面,把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发挥出来。
二要结合本地实际。产业基金要体现地域特色,与本地产业基础相适应,切忌依葫芦画瓢,搞重复建设。各地在设立产业基金时,必须全面了解国家和省的相关产业基金情况,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优势,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业作为支持重点,采取合适的基金运作模式,委托专业机构对优势项目进行投资运作。通过产业基金的引导,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真正把好产业、好企业、好项目孵化出来,走出一条基金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
三要密切部门配合。产业基金涉及很多产业、很多部门,无论是募集设立,还是运营管理,都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要建立健全部门协商机制,依托产业基金领导小组或管委会,共同决定基金的重大事项。财政部门要履行好牵头和出资人职责,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基金管理,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投资信息和需求,开展行业监管。
四要防控基金风险。加强制度设计,明确投资运营、风险防控、绩效考核等事项,建立健全对收益让渡项目的风险分担和考核评价机制。基金法人机构要加强对基金运作和管理的指导,定期对基金投资运作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专项审计。基金运营机构应建立严格的风控合规体系和内部管控制度,及时报告投资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通过构建多层次的“防火墙”,有效防范制度、技术、操作、市场等风险,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效益。
责任编辑 张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