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民生资金监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湖北省京山县财政局针对民生资金监管难问题,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高民生资金使用实效为出发点,开发出了一套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系统,先后将全县26个部门73个项目、总额达9.34亿元民生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了对民生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动态监管,运行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三大平台联合监控资金流向
京山县财政部门按照“信息准确,公开及时,责任明确,监控实时,流程规范,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资金分配到哪里、公开监督到哪里”的原则,对症下药,搭建信息公开平台、业务平台、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实名查询、投诉举报、资金追踪、监管联动、状态监察、异常监督、预警纠错、绩效考核等的全覆盖。
搭建信息公开平台,民生资金阳光运行。京山县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系统以互联网为平台,包括工作动态、政策法规、资金管理、公告通知、发放名册、农村三资、实名查询、投诉举报、信息反馈等9个版块,所有的民生资金信息都在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系统设计突出事前、事中和事后公开三个环节,体现了动态监管的特点。事前公开资金补贴政策、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流程、办理时限和办事进度;事中公开民生资金流向,自动预警滞留、截留、克扣等情况;事后公开民生资金发放签领情况。群众可以随时登陆民生资金监管网查询自己应该享受的补贴项目和金额,并可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在线投诉和举报。
搭建业务数据平台,民生资金集中管理。由县直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将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民政以及救灾救济、扶贫、移民、社保基金等73项民生资金直接输入业务平台数据库,实行集中管理。然后通过系统审批程序,全程反映各类民生资金下达、发放、签收流程,做到业务部门民生资金操作全程留痕。对因部门业务不同,导致资金发放重复、“互斥”等问题实行系统自动预警,有效防止资金发放的随意性,实现了资金流动全程追踪、异常预警的功能。
搭建监管平台,民生资金实时监控。监管平台主要通过系统设计的综合监察图、资金运行状况图、资金下达和发放统计表、资金受益统计表、部门绩效排名表等5类综合图表,对资金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县直相关部门可以查看本单位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县、镇纪检监察机关可以查看网上自动预警和群众举报情况,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及时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县政府可以根据“部门绩效排名表”情况对相关部门进行量化考评,实现监管联动、状态监测、监察纠错、绩效考评一体化管理。
四项机制夯实监管保障体系
为确保民生资金监管取得实效,京山县财政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夯实了民生资金监管的制度保障体系。
公开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监管系统这个开放平台,将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保证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面,切实做到工程项目类公开到点,补贴项目类公开到人。为便于社会知晓,方便群众查询民生资金使用流向,先后在全县建立查询点134个,其中镇村查询点达105个。广大群众可在各地查询点利用触摸屏,或使用电脑、手机等多媒体终端设备查询相关信息。
部门联动机制。为搞好部门联动,提高监管实效,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资金主管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民生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权力职责范围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初步构建了县委纪检监察部门、县直有关部门、镇纪委、村纪检监督小组“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至少每5个工作日登录一次电子监管系统进行随机查访,及时自查和整改规范存在的问题。建立快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制度,要求各级监督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民生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1个工作日内介入调查,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通过网上“信息反馈”栏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责任追究制度。以监管系统提供的预警纠错信息和群众投诉举报信息为线索,通过实地检查、专题调研、明察暗访和案件查处等形式,查找监管中的漏洞和不足,采取倒查问题,追责问责形式,促使各资金主管单位由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实施监管,自我完善工作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绩效考评制度。为提高各部门参与监管工作的积极性,专门制定了《京山县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平台绩效考评办法(试行)》,按月对各民生资金单位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当月考评为较差等次的,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对较差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个增强展现工作成效
通过推行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不仅有力推动了财政资金监管理念、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的创新,而且有力地保障了民生政策和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一是增强部门监管责任。监管系统充分发挥“制度+科技”的监管优势,通过制度和系统平台的监控约束,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规范相关程序,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促使监管责任全面落实,监管成效充分显现,达到了“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成效”的效果。
二是增强了源头反腐能力。通过三大信息平台的联合监控,将监督关口前移,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事前、事中监管,从源头堵住管理漏洞,有效预防虚报、冒领、贪污、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民生资金及时、高效、安全运行。
三是增强了干群间的互信度。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系统的运行,改变传统监管模式中事后核查为全程动态监管,变单一部门监管为“四位一体”全方位立体监督,使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群众与干部间的隔阂越来越少,理解与信任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网查访人次已达33.2万,收到和处理来信、来访及网上投诉43起。共处理系统预警的问题2827例,纠正问题2642例,纠正率达93.5%,其中资金重复发放2381例,涉及金额2017万余元;资金“互斥”246例,涉及金额149万元,其它异常200例。
责任编辑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