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2 作者:燕晓春 (作者单位:财政部亚太中心)
[大]
[中]
[小]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不断受阻、相关区域合作与自贸区建设加紧推进的背景下,秘鲁、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四国于2011年成立了太平洋联盟(Pacific Alliance)。太平洋联盟已建成自由贸易区,免除了成员国间90%商品的关税,同时在投资和服务贸易方面加强一体化建设,并致力于建设高目标、高准入的经济联盟。这个拥有2亿人口、GDP占整个拉美地区GDP总量约1/3的联盟将对拉美乃至全球经济格局形成一定影响。
一、太平洋联盟框架
(一)发展历程
太平洋联盟于2011年4月在秘鲁成立,旨在加强该地区一体化进程,大力推动秘鲁、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四个成员国间货物、服务、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2013年5月23日,联盟第七次峰会决定吸收哥斯达黎加为第五个成员国,巴拿马也申请加入。截至目前,太平洋联盟已拥有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和7个拉美国家在内的20个观察国。
目前,太平洋联盟拥有约2亿人口,GDP总量占整个拉美地区GDP总量约1/3。2012年,太平洋联盟成员国吸引的外国投资占整个...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不断受阻、相关区域合作与自贸区建设加紧推进的背景下,秘鲁、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四国于2011年成立了太平洋联盟(Pacific Alliance)。太平洋联盟已建成自由贸易区,免除了成员国间90%商品的关税,同时在投资和服务贸易方面加强一体化建设,并致力于建设高目标、高准入的经济联盟。这个拥有2亿人口、GDP占整个拉美地区GDP总量约1/3的联盟将对拉美乃至全球经济格局形成一定影响。
一、太平洋联盟框架
(一)发展历程
太平洋联盟于2011年4月在秘鲁成立,旨在加强该地区一体化进程,大力推动秘鲁、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四个成员国间货物、服务、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2013年5月23日,联盟第七次峰会决定吸收哥斯达黎加为第五个成员国,巴拿马也申请加入。截至目前,太平洋联盟已拥有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和7个拉美国家在内的20个观察国。
目前,太平洋联盟拥有约2亿人口,GDP总量占整个拉美地区GDP总量约1/3。2012年,太平洋联盟成员国吸引的外国投资占整个拉美地区吸引外国投资总额的41%,对外贸易占拉美地区外贸总量的5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2013年太平洋联盟将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超过俄罗斯和巴西。到2018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
(二)组织机构
太平洋联盟在成立后快速发展,目前已成立了高层小组(High-Level Group)、太平洋联盟商务委员会(The Pacific Alliance Business Council)和太平洋联盟议会(Pacific Alliance Parliament)等常设机制,致力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高层小组由各成员国商务、贸易和外交部长、副部长组成。同时组建了贸易与一体化、促进人员流动及服务与投资工作组,主要负责评估区域合作进展情况。太平洋联盟商务委员会由成员国的14位商界代表组成,旨在推动私营部门一体化建设。联盟成员国目前已在土耳其设立了联合代表处。太平洋联盟议会则致力于完善立法,推动联盟贸易协定的达成。
(三)指导原则
太平洋联盟秉承共同贸易理念,致力于推动该地区国家加快推进经贸一体化进程,合作领域也将超越自由贸易范畴。其指导思想为:
1.高目标。太平洋联盟的创建旨在就商品、服务、资本及人员的自由流动达成现实的协议。在贸易自由化方面,联盟已免除成员国间90%商品的关税,并就其余10%商品在今年内实现免税制定了路线图;在推动地区投资和服务贸易一体化方面,各成员国同意启动投资与服务业混委会磋商机制;在人员自由流动方面,自2012年11月起,成员国已开始取消联盟内部的旅游签证;在合力拓展境外贸易方面,各成员国将建立境外贸易投资联合代表处,以期扩大联盟同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的贸易。此外,联盟还采取措施向资本市场一体化迈进。目前联盟已整合了智利、哥伦比亚及秘鲁的证券交易所,经立法改革后,墨西哥证券交易所也有望在今年参与其中。
2.高准入。尽管太平洋联盟是一个相对较开放的区域经济集团,但也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要加入该联盟,各国必须坚持民主价值观,承诺扩大贸易自由化。秘鲁、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这四个初始成员国间已经相互签署了自贸协定。哥斯达黎加也是同哥伦比亚签订自贸协定后才迈出了加入联盟的第一步。与其他成员国签署自贸协定是成为联盟成员的条件之一,同各成员国签署自贸协定已经成为潜在成员国表明自身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做好加入太平洋联盟准备的体现。
3.灵活、务实。太平洋联盟并不拘束于死板的条条框框,而是以灵活、务实的方式来消除贸易壁垒和重复规则,同时强化区域供应链,并将其整合到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供应链中。联盟在深化经济一体化,推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相互投资和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也将依照这一准则推进。
二、太平洋联盟区域影响力分析
(一)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
太平洋联盟成员国内部经济聚合力较高,各国内部市场条件也最为相近,普遍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拉美地区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几个国家。此外,成员国均有良好的政治意愿推进区域内部深度一体化。因此,对于推进拉美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联盟具有较为有利的经济条件和基础。
1.成员国均为外向型经济体,具有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根据全球贸易数据库和世界银行关于贸易依存度数据,太平洋联盟四个成员国的外贸依存度平均为54%,高于40%的世界平均水平。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反映了成员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依赖较大。因此,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外部市场并获得优惠的外部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各成员国自身经济发展。
2.成员国对外开放度较高,具有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良好条件。由于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参与各方放宽市场准入,让渡一定的经济主权,因此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是衡量该国能否深度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全球促进贸易报告》和《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不同评估指标表明,太平洋联盟作为整体是拉美地区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拉美地区贸易限制最少的区域之一。
3.成员国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太平洋联盟成员国普遍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积极对外商谈建立自由贸易区。除各成员国间已经相互签署自贸协定外,已同包括美国、欧盟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内的国家、地区签订了多个自贸协定。2012年6月,秘鲁和哥伦比亚还与欧盟签署了三方自贸协定。可见,联盟成员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由贸易,各成员国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为进一步深化内部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二)有利于加深与东亚地区国家合作
太平洋联盟成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加强与亚太国家的经贸联系,分享亚太国家的经济增长果实。智利外长莫雷诺曾在太平洋联盟的成立仪式上表示,该联盟将成为面向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组织。墨西哥现任总统佩尼亚·涅托也曾表示,面向亚太地区,联盟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有着巨大机会。为进一步参与亚太地区经济活动,打开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市场,联盟成员国正积极与亚太国家商谈自贸协定。此外,联盟还明确提出将作为整体与亚洲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区。在2013年5月举行的首脑峰会上,澳大利亚、日本和加拿大等亚太国家也受邀作为观察国首次派员与会,足可见联盟对亚太地区的重视。
(三)太平洋联盟或致区域关系更加复杂
1.加剧拉美地区紧张关系
目前从经贸机制安排上看,拉美地区已分化为两个集团,即由太平洋联盟成员国等毗邻太平洋沿岸国家组成的集团与由巴西、阿根廷等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和委内瑞拉等毗邻大西洋沿岸国家组成的集团。两个国家集团间在吸引投资和对外贸易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竞争。太平洋联盟由于自由贸易开放度高、发展迅速,将对内外部贸易取得进展都甚少的南方共同市场形成压力,并对巴西在拉美地区的大国地位产生影响。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拉美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但由于太平洋联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巴西,经济总量和影响力不断上升,未来不仅可能影响巴西切实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2.美国因素不可小觑
在对美关系上,两个国家集团也持不同立场。太平洋联盟成员国都与美国有较深的经贸关系,且均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按照《太平洋联盟框架协议》第11条新成员加入的规定,美国可随时加入太平洋联盟。美国也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把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纳入太平洋经济体系,推动墨西哥一起参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竭力把墨西哥完全纳入美国体系。而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属于拉美“左派”的国家一直坚决抵制美国推行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认为太平洋联盟是受美国操控的,目的在于摧毁和破坏拉美地区的一体化。因此,两个国家集团及美国的三方关系或将更加复杂化。
3.加剧亚太地区的大国博弈
在全球经济增长疲弱、亚太经济仍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全球焦点逐步转向了亚太地区,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大国都加大了在该区域的投入。美国宣称21世纪为太平洋世纪,不断加强在该地区的存在,一方面谋求切实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TPP欲寻求在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之间形成一个排挤中国的利益共同体,遏制中国经济扩张。美国商务部于日前宣布实施一项名为“向南看”(Looking South)的经贸战略,强调同太平洋联盟国家拓展经贸往来。德国全球与地区问题研究所指出,太平洋联盟完全有可能被视作亚太地区“政治和经济活力”的一部分,且有可能被视作“中国和美国之间大国竞争”的一部分。由此判断,亚太地区的大国博弈必将进一步加剧。
三、几点建议
(一)密切关注太平洋联盟的后续发展
太平洋联盟自2011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除四个初始成员国外,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先后加入后将形成一个六国经济联盟,其观察国也包括20个国家。太平洋联盟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影响力不断上升,一体化速度、进度和力度都超出预期。因此,中国应密切关注太平洋联盟的发展进程与影响力,加大对太平洋联盟的研究力度,积极谋划,审慎布局,以维护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国家利益。
(二)积极开展与太平洋联盟的经贸合作
太平洋联盟建立之初就以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分享亚洲增长成果为主要目标之一。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国家之一,必然成为太平洋联盟深化经贸合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同时,为防止美国像TPP一样利用太平洋联盟对中国经济进行遏制,中国应因势利导,积极发展与太平洋联盟的经贸合作。目前来看,中国与太平洋联盟各成员国双边经贸往来不断扩大,合作势头良好,中国已是智利、秘鲁的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哥伦比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太平洋联盟的建立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合作,并成为推动中国与拉美经贸升级的新纽带。就中国深化与太平洋联盟经贸合作的途径而言,推动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一条更为有效的路径。目前,中国已与智利、秘鲁签署自贸协定,与哥伦比亚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也已于2013年5月启动。中国可与墨西哥进行谈判,待谈判结束后将四个单独的自贸协定整合为中国-太平洋联盟自贸协定。同时,也可借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模式,适时推动与太平洋联盟整体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
(三)应注意平衡拉美地区不同利益方的关系
由于太平洋联盟与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和委内瑞拉等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进一步加剧,中国在发展与太平洋联盟的关系时,应注意平衡与巴西、委内瑞拉等拉美不同利益方的关系。中国已与巴西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改革和全球治理等多边事务中拥有相同利益关切,需要协同配合。而中国与委内瑞拉自建交以来就建立了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随着2013年9月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到访中国,双边关系又迈上了新台阶。而且从战略上考虑,委内瑞拉也是中国通向拉美的一扇大门。因此,中国在加强与太平洋联盟合作的同时,应注意平衡与巴西、委内瑞拉等拉美不同利益方的关系。
责任编辑 黄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