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2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河北:建设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
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河北省今年将启动建设100个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拉开档次、奖励先进、淘汰落后”方式,对经验收达到省定创建标准的产业园给予补助。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先安排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县承担建设任务,兼顾列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县(市、区)和产品特色鲜明的县(市、区)。补助对象重点支持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安排合作社承担建设任务数量和资金额度不得低于80%。蔬菜园区省级补助资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机具引进试验与示范;水肥一体化、防虫网、粘虫板、性诱剂物资采购;集约化育苗所需微喷设施、穴盘和基质采购;园区防洪集雨设施建设与资源化利用;芦笋避雨设施栽培和水肥一体化;建立条形码或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省级根据各地蔬菜产业基础、示范县数量和列入国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县数分配建设指标,按每个园区补助50万元下达建设资金。
(本刊通讯员)
山东:启动县级涉农资金整合
近日,山东省启动县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设立综合性专项资金,下放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增强县级的决策权和自...
河北:建设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
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河北省今年将启动建设100个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拉开档次、奖励先进、淘汰落后”方式,对经验收达到省定创建标准的产业园给予补助。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先安排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县承担建设任务,兼顾列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县(市、区)和产品特色鲜明的县(市、区)。补助对象重点支持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安排合作社承担建设任务数量和资金额度不得低于80%。蔬菜园区省级补助资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机具引进试验与示范;水肥一体化、防虫网、粘虫板、性诱剂物资采购;集约化育苗所需微喷设施、穴盘和基质采购;园区防洪集雨设施建设与资源化利用;芦笋避雨设施栽培和水肥一体化;建立条形码或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省级根据各地蔬菜产业基础、示范县数量和列入国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县数分配建设指标,按每个园区补助50万元下达建设资金。
(本刊通讯员)
山东:启动县级涉农资金整合
近日,山东省启动县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设立综合性专项资金,下放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增强县级的决策权和自主权。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实施,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在资金性质和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支持以县为单位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推动机制,积极探索体制性、机制性措施,多方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各层次安排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向,规模推进,凝聚合力,着力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瓶颈,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的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县级涉农资金整合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按照“清、压、转、并”的思路,设立综合性的专项资金,扩大资金规模,并重新明确扶持对象、环节、重点和标准,从源头上整合资金,避免政策碎片化。省、市级财政积极推动资金分配机制改革,下放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增强县级的决策权和自主权。在此基础上,发挥县级主体作用,上下结合、配套联动,将各级安排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向整合平台,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各市县逐项对涉农资金进行梳理,认真研究分析整合的空间和路径。围绕农业重大发展规划实施,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积极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努力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丛培德 王海红)
湖南:多项举措补助乡村医生
湖南省财政部门采取多项举措补助乡村医生,为筑牢农村卫生服务“网底”提供保障。一是采取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通过购买乡村医生提供的建立健康档案、免疫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30%—40%在绩效考核后补助给乡村医生。2013年,各级财政共补助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9553万元,补助人数44655人,平均每个乡村医生11096元。二是贯彻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将到村卫生室门诊就医的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标准为5元,其中农民自付1元,新农合基金报销4元,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三是推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定额补助政策。按照每个村卫生室约4000元/年的标准,积极筹措实施基本药物的定额补助资金。2013年,省财政共拨付专项补助2.2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0.94亿元。
(本刊通讯员)
宁夏: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食品药品监督专项资金1062万元,专项用于落实“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民生计划。一是修订、完善3个药品标准;二是开展对化妆品、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抽验任务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分险监测、分析评价等工作;三是对全区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推进企业实施新版药品GMP,对特殊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收集报送药物滥用监测报表,开展快检技术应用等工作;四是用于开展不良反应病倒报告核实、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提高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预警和分析处理的整体能力;五是用于对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打击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六是用于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管;七是用于药品安全宣传。
(本刊通讯员)
山西潞城:扶持家政服务企业发展
山西省潞城市财政局采取三项措施,扶持家政服务企业发展。一是选“龙头”帮扶,带零散发展。对潞城的家政服务企业或组织进行了统计分类,将规模大、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服务企业选为帮扶对象,助其发展。二是加强资金监督,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对各级财政补助和扶持资金,采取专人监管、企业承诺的办法对资金用途进行监督,防止擅自改变用途。要求企业设立专账、单独核算,确保各级资金用在龙头家政服务企业的规范建设上。三是加强规范引导,壮大服务队伍。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规范引导家政服务行业的扶持管理建议,并逐条落实,使家政服务的龙头企业逐年增加。
(本刊通讯员)
辽宁营口:提高筹资标准降低医疗负担
为进一步减轻农村居民大病医疗费用负担,2014年,辽宁省营口市出台《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方案》,将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去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18元。全年筹资总额将达到2118万元,比上年增加348万元,增长19.6%。参加大病保险不增加个人负担,全额由新农合累计结余资金中提取,若结余不足(没有结余),从当年筹集的新农合基金中提取。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为当年度新农合参合人员,参合人员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经新农合补偿后,由大病保险对需要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10000元以上部分按50%补偿,不设封顶线。
(本刊通讯员)
浙江庆元:规范社会抚养费管理
浙江省庆元县财政局积极规范社会抚养费管理。一是出台管理办法,砌建“制度墙”,对社会抚养费的征缴方式、程序、票据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明确合作银行,搭建“便民桥”,与县内所有信用联社营业网点签订收缴社会抚养费合作协议,明确违法生育当事人凭《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就近到县信用联社营业网点缴纳社会抚养费。三是加强业务指导,优化“缴库道”,充分利用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全面改革上线的时间点,清理原有一直沿用的《浙江省非税收入统一票据》,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非税收入系统运用的培训指导,保证新老系统和新旧发票之间衔接完整无误。四是公开征收情况,普照“阳光下”,积极主动配合计生部门,联合银行一同及时核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情况,确保资金、票据无误后,将意见反馈给计生局,以便顺利做好公开工作。
(本刊通讯员)
安徽合肥:大气污染防治见成效
2014年,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市本级预算安排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资金达4亿元,较去年增长32.6%,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一是支持黄标车专项治理。按照规定,合肥市及市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黄标公务车和黄标公交车2014年6月底前全部淘汰;省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业黄标车在2014年下半年全部淘汰;2015年底前合肥市社会黄标车全部淘汰。市财政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黄标车区域禁行等政策措施,并安排500万元建设黄标车自动识别系统。二是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预算安排77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节能技改、支持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淘汰落后产能以及集中供热企业减排奖励等,同时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促进公交事业优先发展。2014年,计划投入725万元改造冒黑烟公交车150台,同时新的公交车购置计划已上报市政府待批。2013年,市财政和建投集团共安排8.76亿元,主要用于采购1000辆新型公交车。四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预算安排新能源汽车市级补贴资金4512万元、电池租赁费3600万元,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2009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7.49亿元。五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预算安排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经费4000万元,用于重点禁烧区秸秆禁烧补助;安排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环卫设施建设、环卫设备购置补贴、县(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补贴及考核奖励。此外,预算安排1.54亿元,用于造林重点工程和县区绿化大会战奖补,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本刊通讯员)
湖北京山:创新民生资金监督管理
为加强民生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运行,湖北省京山县财政局专门开发建立了一套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系统,先后将全县26个部门73个项目,总额达9.34亿元民生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动态监管。一是搭建信息公开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实名查询、投诉举报功能。一方面,通过电视、报纸、网站、镇、村公开栏定期发布和公开各项民生政策,并在全县建立免费网络查询点134个,其中镇村查询点达105个供村民查询信息。针对强农惠农政策,由各地包村专管员利用每月下乡的机会,为农户提供政策咨询、网上信息查询指导等服务。另一方面,将所有的民生资金信息在京山县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网上实行全程公开。二是搭建业务数据平台,实行资金追踪、部门联动、预警纠错功能。由县直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将民生资金直接输入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系统的业务平台数据库,实行部门联动,集中管理。平台通过系统固化审批流程,全程追踪反映各类民生资金下达、发放、签收流程,实行业务部门民生资金操作全程留痕。对因部门业务不同,导致资金发放重复、“互斥”等问题,系统可实现自动预警,有效防止资金发放的随意性。三是搭建监管平台,实现状态监测、异常监察、绩效考评功能。通过电子监管系统提供各种图表数据,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权限,对本单位资金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控,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同时,构建由县纪委、监察局、县纠风办、县直有关部门、镇纪委、村纪检监督小组组成的“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放、谁管理”的原则,对各单位的履职监管情况进行异常监察、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促使各监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查漏补缺,规范管理。
(江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