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2 作者:张燮 陈杰 (作者单位:湖南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既是加强财政“两基”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落实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理念的有效载体。2011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厅站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覆盖城乡公共财政体系的高度,大力推进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提升基层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已有819个乡镇财政所达到省级标准化财政所创建要求,占全省乡镇财政所总数的33%。创建之后的财政所从内到外焕然一新,业务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办公条件显著改善,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一、制定制度,明确目标,力图统筹规划有序创建
2011年初,省财政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开展创建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组织机构标准化、业务工作标准化、内部管理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和基础设施标准化等五个方面的创建内容。各县市区和相应乡镇都成立了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乡整体联动、协调有力的创建工作推进体系。各县市区还在市州财政部门指导下,结合全省规划和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规划创建步伐,确定创建...
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既是加强财政“两基”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落实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理念的有效载体。2011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厅站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覆盖城乡公共财政体系的高度,大力推进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提升基层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已有819个乡镇财政所达到省级标准化财政所创建要求,占全省乡镇财政所总数的33%。创建之后的财政所从内到外焕然一新,业务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办公条件显著改善,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一、制定制度,明确目标,力图统筹规划有序创建
2011年初,省财政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开展创建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组织机构标准化、业务工作标准化、内部管理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和基础设施标准化等五个方面的创建内容。各县市区和相应乡镇都成立了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乡整体联动、协调有力的创建工作推进体系。各县市区还在市州财政部门指导下,结合全省规划和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规划创建步伐,确定创建目标,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二、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力求内外兼修全面提升
省财政以“五个标准化”为着力点,内外兼修,全面加强乡镇财政所组织机构、人员队伍、业务工作、内部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组织机构标准化。一是明确职能职责。省财政在深入分析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新形势下乡镇财政“收入管理、分配资金、监督管理、落实政策和服务发展”五项职能,梳理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债权债务管理等10项财政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在省财政的积极推动下,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已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财政所管理体制,为乡镇财政所稳定干部队伍、发挥职能作用奠定体制基础。三是合理配备人员。按照工作职能和内部控制需要,每个标准化财政所都已实现至少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且达到42岁以下干部占50%、大专以上学历占60%的结构要求。
(二)业务工作标准化。一是推进预算标准化试点。按照“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预算标准化试点。要求试点单位摸清乡镇机关站所基础数据,科学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细化预算标准,强化预算执行,开展乡镇财政绩效评价,有效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桃江县、汝城县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在全省推展工作积累经验。二是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制订乡镇账户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10多项制度,完善对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制定业务流程规范。按照“乡财县管乡用”、“村账乡代理”改革和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的要求,制定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真正做到各项业务工作按流程办理,有操作规范。
(三)内部管理标准化。一是完善内部制度。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制订和完善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制度、岗位交流制度、会议学习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二是制作标徽标牌。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乡镇财政标徽、财政所所牌、岗位责任桌牌、工作人员胸牌等标徽标牌,不仅有利于提升财政所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更有助于明确工作责任,方便群众办事。三是加强档案管理。以县为单位,统一配置档案柜、计算机等档案用品,组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培训。汝城县、平江县等地的乡镇财政所档案室还通过了省二级档案室资格验收。
(四)队伍建设标准化。一是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各地积极提炼特色乡财文化,以文化建设引领标准化财政所创建。耒阳市以“有为有位”的乡财文化勉励乡财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达到“乡财干部很自信,业务操作很规范,人民群众很满意”的创建效果。二是优化人员队伍结构。通过补充新鲜血液,优化队伍年龄结构,近两年仅常德市就通过公务员或事业编招考等形式新进120多名乡财干部。通过加强培训教育,优化队伍知识结构。2013年,在培训会议大幅度精简的背景下,省本级先后组织4期乡财干部培训班,累计培训乡财干部560余人次。省财政还鼓励乡财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各县市普遍建立了乡财干部学历提升奖励机制。三是关心乡财干部切身利益。省财政积极推动解决乡财干部职级待遇和编制身份问题。目前,全省已有417名财政所长、500名财政所一般干部解决副科级待遇。
(五)基础设施标准化。一是改善办公环境。标准化财政所都已达到配备办公室、会议学习室、乡村财务室、档案室、为民服务大厅“四室一厅”的要求。办公环境大方整洁、功能齐全。二是配齐办公设备。标准化财政所都已购置或更新文件档案柜、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部分有条件的地方还为财政所配备公务用车。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全省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04年,目前已经实现省市县乡联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乡镇债权债务管理等信息实现省级动态汇总。县乡财政财务管理业务全部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实时监控。
三、加大投入,激发活力,力促多方支持合力推进
为形成多方支持、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省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浓厚监管氛围,有效激发各级财政所的创建积极性。一是加大投入打牢基础。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困难财政所建设扶持政策累计扶持1028个财政所新建或大修,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标准化财政所创建活动启动后,每年省财政又专门安排2000万元的创建工作奖励补助经费。目前,省本级每年用于乡镇财政所建设的资金已经占到预算安排乡镇财政管理经费的80%。二是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省财政通过召开会议交流、组织参观学习、编印期刊宣传等方式,搭建有效的经验交流平台,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力度,营造浓浓的创建工作氛围。怀化市专门组织编撰《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指导手册》,统一全市各县市区标准财政所化创建内容、标识标徽和验收要求。三是多方支持合力推进。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营造工作氛围,充分激发市县乡各级支持加强乡镇财政“两基”建设的积极性。常德市在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后,仍对所辖县市的乡镇办公用房按20万元/乡镇的标准给予补助。华容县、嘉禾县等县市本级每年预算安排80—100万元专门经费用于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各乡镇在财政所人员调配、办公用房建设、资金扶持上也给予大力支持。
四、严格考核,注重激励,力保精益求精取得实效
省财政始终坚持用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理念指导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通过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有力的激励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科学制定考核标准。省财政根据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考评办法,从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资金监管、村账乡代理、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137小项,对创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力求考核科学客观。二是严格实行三重考核。对于省级标准化财政所,省财政按照县级预验收后申报,市州验收合格后推荐,省级验收后确定的程序,实行三重考核,确保创建工作不走过场。湘潭市等市州还组织对已通过验收财政所进行“回头看”检查,防止已授牌标准化所工作滑坡。三是注重考核激励。每年考核验收后,省财政都在全省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合格单位进行隆重表彰和授牌,并按照省级验收先进所每所8万元、合格所每所5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补助,起到了明显的激励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黄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