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2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大]
[中]
[小]
摘要:
按照财政部、人民银行的工作要求,河北省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着手研究部署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并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鉴于河北省提出的地方特色业务需求,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和财政部关于河北省“先行先试”的工作意见,在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下,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积极参与,有效实施,与各参与方大力协作,扎实推进。针对实际情况变化,依托电子凭证库安全体系加强国库前置系统建设,既满足了地方财政部门当前业务需要,又支持了未来业务发展,确保了整体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进。支行领导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专门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业务、技术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合作。多次听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困难和问题,狠抓阶段工作重点,主管行领导亲自带领国库及科技部门同志到总行汇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得到了国库局领导的重点关注,对试点工作作出明确指示,促进了河北省试点工作的开展。总行国库局领导3次莅临河北,了解沟通工作情况,督促指导工作开展,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极大支持。
(二)积极协调,密切配合。试点工作涉及单位众多,人、财、物投入巨大。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人民银行与...
按照财政部、人民银行的工作要求,河北省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着手研究部署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并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鉴于河北省提出的地方特色业务需求,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和财政部关于河北省“先行先试”的工作意见,在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下,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积极参与,有效实施,与各参与方大力协作,扎实推进。针对实际情况变化,依托电子凭证库安全体系加强国库前置系统建设,既满足了地方财政部门当前业务需要,又支持了未来业务发展,确保了整体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进。支行领导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专门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业务、技术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合作。多次听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困难和问题,狠抓阶段工作重点,主管行领导亲自带领国库及科技部门同志到总行汇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得到了国库局领导的重点关注,对试点工作作出明确指示,促进了河北省试点工作的开展。总行国库局领导3次莅临河北,了解沟通工作情况,督促指导工作开展,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极大支持。
(二)积极协调,密切配合。试点工作涉及单位众多,人、财、物投入巨大。在具体工作落实中,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对商业银行加强指导,统一推进。一是人民银行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共同做好试点工作。人民银行以满足财政业务需求为导向,以试点成败的荣辱为动力,突出工作配合,与财政部门密切业务联系,强化技术合作,为试点工作奠定了协作基础。二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工作指导,落实工作责任。下发与商业银行、财政部门的接口技术方案,举办了各商业银行(信用社)相关人员参加的业务、技术培训班和座谈会,加深各参与银行对业务流程和接口规范的理解。按进度、按职责分别组织不同层级的工作协调会议,明确了各单位专职联系人,督促接口程序开发、业务培训和系统的改造、测试,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按时、有序开展。三是加强人民银行内部的纵向沟通、横向协调。加强与总行国库局的沟通,及时汇报试点工作进展,明确工作指示,调整工作重点,确保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强与科技部门协调,组织召开技术专题会议,密切联系科技人员,认真听取科技部门工作意见及建议,加强业务和科技部门合作,充分借助科技力量,优化系统建设工作思路,完善系统建设工作步骤,实现试点工作技术保障。
(三)调整优化,不断完善。一是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在试点过程中,人民银行经历了三次大的业务模式变化,形成了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10月,河北省已经按照自己的财政支付电子化业务需求,制定了地方业务流程和接口规范,人民银行于2012年4月完成了地方国库前置系统的开发和测试,但由于财政部、人民银行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未正式上线。第二阶段:2012年5月,财政部、人民银行采取“央地合作”模式开展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选择河北省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试点,人民银行按照财政部的试点规范和流程对原有国库前置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测试,实现了通过电子凭证库进行数据交换,新系统于2013年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第三阶段:2013年2月,在河北、重庆试点工作基础上,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总行重新整理制定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接口报文规范,启动了全国第二批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推广工作。石家庄中心支行根据新报文规范,于8月底启动了基于全国版本国库前置系统的第三次适应性开发改造,并于9月24日至10月7日进行了联调测试和模拟运行,10月8日在全国率先正式上线试运行。截至目前,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各方均实现了电子凭证本地带章还原打印,取消人工跑票,额度控制正确,资金清算准确,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二是根据财政工作需求,创新工作思路。2011年10月份,河北省原计划依托TIPS进行数据传递,通过TCBS(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办理支出业务并围绕这一目标和方向开展了相关工作。但在正式上线前1个月,实际情况发生改变,必须改变业务处理模式才能保证系统按时上线。面对这种情况,支行提出了“两阶段”的工作思路和“两条线”的工作方式。“两阶段”是指将人民银行工作分为“先实现不接入TIPS的地方横向联网处理”阶段和“后实现接入TIPS的全程横向联网处理”阶段。即通过在国库前置系统中增加业务处理模式选择参数和财政支付额度、实拨资金数据存储、审核、控制等业务处理功能,实现了财政支出数据和商业银行清算数据通过电子凭证库在国库前置系统上进行本地无纸化处理,先行满足财政部门的电子化支付业务需求。在相关条件成熟后,再实现国库前置接入TIPS,通过TCBS自动处理财政支出业务需求。两阶段工作思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银行的系统开发工作量,但避免了对财政和商业银行已开发系统的影响;既满足了财政、商业银行业务无纸化的需求,又避免了人行国库大量的手工录入操作,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试点上线工作目标按时实现。“两条线”是指将商业银行清算业务电子数据分成“从商业银行前置系统到人行国库前置再到TIPS”和“从商业银行前置系统到商业银行总行再到人行TIPS”两条数据传输线路。两条线可以通过国库前置系统参数设置很方便地实现模式切换,灵活应对不同的国库业务处理方式,既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又为下一阶段国库前置系统接入TIPS创造了条件。人民银行的这种积极创新和着眼大局的意识得到了省财政厅和各商业银行的高度赞同与支持。
(四)重视测试工作,有效解决问题。一是切实做好测试准备。加强各方协调,共同研究联调测试内容,明确测试计划与步骤,科学制定了联调测试方案。建立了各方互联互通的业务测试环境并长时间保留。强调明确测试联系人、联系方式,高度重视联系人在测试中的重要性是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测试顺利开展的关键。二是测试工作力求仿真,突出实施。要突出测试重点,除了主要系统功能测试外,重点关注了地方特色功能测试。由于不是全国版本功能,其在开发时的测试一般不够充分,在每一次联调测试时,都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测试。模拟真实业务进行测试,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会使用部分生产业务数据进行测试,这样既能保证业务种类全面、数据真实,又能与生产业务处理结果进行比较,便于发现问题。测试注重全面,不但开展正常流程业务的测试,还进行了相当数量的异常情况和错误业务的测试,充分考验了系统功能的全面性。从2012年2月15日到2013年10月7日,共开展了3次联调测试工作,中心支行、省财政厅以及11家商业银行均参加了测试。累计测试直接、授权、实拨业务861笔,发现各种问题69个,其中反馈财政问题26个,商业银行问题43个,现场解决问题47个,限时解决问题22个,有力地促进了各方系统功能的完善与性能的稳定,为系统正式上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国版本国库前置系统定版提供测试依据,支行又按照总行要求,从2013年10月25日开展了国库前置系统接入TIPS处理授权支付业务联调测试工作。在人行、财政及测试银行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10月27日各方测试环境准备完毕,截至11月4日财政授权额度接收处理、银行清算数据接收处理、业务回执处理发送等业务已实现国库前置、TIPS、TCBS的全流程测试。
(五)精心准备,确保上线。为了保证系统上线顺利,支行进一步明确了系统上线工作组织体系,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并将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成立了试点上线工作领导小组,财库银各方主要负责人承担该项工程的领导责任,负责协调解决各方存在的困难和工作中所遇的问题。二是成立上线工作实施小组,采取“系统内上下联动,系统间左右互动”的机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稳妥地开展试点上线工作。三是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工作协同,确保将生产用硬件设备配置到位、生产环境网络部署到位。确保系统上线版本正确,确保工程实施人员按时到位,保证现场技术支持。四是在测试期间便着手与相关部门业务沟通,提前做好系统生产参数整理、核对和配置,确保业务上线参数设置正确。五是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从试点情况看,整体效果显著,为人民银行参与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一是河北省国库前置系统建设遵循TIPS接口规范,符合总行国库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为提高TIPS系统覆盖范围、尽早实现TIPS系统建设目标、提高人民银行IT系统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河北省试点项目的正式运行为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出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接口报文规范提供了实践基础,为进一步完善电子凭证库系统功能提供了有效帮助,为总行开发全国统一版本的国库前置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三是通过电子凭证库和国库前置系统为财政数据联网交换提供安全、便捷的通道。通过电子凭证网络传输、还原打印,替代了纸质凭证手工盖章、人工传递,大幅减少了全程各环节的人工录入工作量,降低了人工介入带来的操作风险。通过联网及时将业务处理回执反馈财政,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四是通过电子凭证库实现业务数据联网交换和自动化处理,直接加快了财政资金拨付及商业银行清算速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效益明显。五是通过电子凭证库和国库前置系统有效屏蔽、缓冲了外部系统对TIPS的冲击,既满足了信息电子交换的需求,又保证了TIPS系统稳定运行。六是在遵循TIPS及支付电子化接口报文规范基础上,借助电子凭证库,围绕国库前置对地方特色需求进行灵活的功能扩展,解决了全国集中系统处理高效但缺乏足够灵活性的难题,丰富了央行国库部门服务财政的手段,提升了央行服务水平。
(通讯员:刘强)
责任编辑 王静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