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2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北京: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北京市财政局明确要求加强对2014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一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不得超标准采购,不得超出办公需要采购服务。二是调整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重心,加强采购需求与验收的管理,确立政府采购“物有所值”制度目标。三是按照项目的需求特点,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四是注重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提高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效果。五是加强对采购结果的绩效评价管理,结合预算绩效考核,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本刊通讯员)
江苏: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按照建立现代公共政府的要求,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注重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以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正式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意见,并确定了21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重点项目,降低了行政成本,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二是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在横向上,推进省级部门内和部门间的专...
北京: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北京市财政局明确要求加强对2014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一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不得超标准采购,不得超出办公需要采购服务。二是调整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重心,加强采购需求与验收的管理,确立政府采购“物有所值”制度目标。三是按照项目的需求特点,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四是注重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提高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效果。五是加强对采购结果的绩效评价管理,结合预算绩效考核,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本刊通讯员)
江苏: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按照建立现代公共政府的要求,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注重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以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正式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意见,并确定了21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重点项目,降低了行政成本,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二是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在横向上,推进省级部门内和部门间的专项资金整合,对涉及教育、科技、农业、节能环保、村庄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等38项资金,从政策制度、分配使用等方面进行实质性整合,充分发挥资金倍增效应;在纵向上,探索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整合,选择宿迁市等5个试点市县,将省级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资金等51项资金整合下达,给市县更多自主分配权。三是开展专项资金因素法分配和有偿使用试点。省财政选择商务发展资金等6项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方式,使资金分配更加客观、公正、可比。选择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7项资金,并设立中小企业、现代种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基金,探索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资金使用主体责任,放大资金效用。建立专项资金承诺责任制,有效化解管理风险点。四是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民生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梳理,对按人均标准测算且补助方法和对象相对固定的补助资金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达。2013年,全省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含基金)1547.55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01.41亿元,占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
(本刊通讯员)
安徽: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
2013年冬,安徽省因灾生活困难需救助人口达326.1万人。为此,安徽省财政厅及时下达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专项资金1.85亿元,支持做好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救助工作,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一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及时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二是规范资金发放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打卡发放的步骤发放救济资金,确保资金发放过程透明、手续完备。三是强化资金监管评估。市、县(区)有关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冬春救助政策、资金物资数量、款物分配方案等情况。同时,建立健全救助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救助资金绩效评价程序,切实提高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使用效益。
(本刊通讯员)
河北石家庄:新农合筹补标准双提高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确定《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基本框架》,与2013年相比,新农合筹资额度进一步提高,补偿力度更大。2014年,石家庄市新农合每参合农民个人缴费不低于70元,较上年提高10元;财政对每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预计提高到320元,增加40元。根据补偿框架,参合农村居民个人一般住院补偿年封顶线由上年的9万元提高到10万元;参合农民在乡村两级新农合定点普通门诊就医发生的医药费、检查费可现场直接补偿;15种以上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实行统筹补偿,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为60%;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中医诊疗项目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新农合系列惠民举措将继续实施。村级、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在为参合农民进行门诊诊断、治疗时,不再另行向参合农民收取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基金进行补偿。一般诊疗费实行总额预算,按月(季度)拨付。县(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每月统计各村级、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的门诊就诊人次及疗程,按规定标准测算各定点医疗机构应补偿的一般诊疗费金额,按时拨付到医疗机构账户。
(程进升)
辽宁锦州:价格调节基金稳定节日市场
为确保节庆期间全市副食品价格稳定,1月21日—30日,辽宁省锦州市政府投入3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对猪肉、鸡蛋和蔬菜价格进行适当补贴,平抑市场物价。其中对猪肉既补贴批发价格又补贴零售价格,补贴批发企业是锦州市两家定点屠宰企业,白条猪批发价格每500克补贴0.3元,补贴零售企业为4家大型超市,共45家零售网点,在批零差价不扩大的前提下,补贴普通猪肉前槽、五花价格每500克补贴0.5元。鸡蛋补贴企业为4家大型超市,每500克补贴0.5元。蔬菜补贴方式是免收进入蔬菜批发市场经营者的各种税费,促进经营者增加进货量,同时还对部分超市的土豆、大白菜进行零售价格补贴。
(本刊通讯员)
上海宝山:财政支持服务业大发展
为争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排头兵,加快“调结构、促转型”目标的实现,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上海市宝山区财政局合理安排资金,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近2年已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14亿元,为引导和促进服务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专项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和新兴行业。一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配套支持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等获得国家和本市各类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支持上海宝山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具有集聚辐射作用的载体建设;支持带动性、功能性明显的服务业项目;支持在集聚区、特色产业园、重点楼宇内租或购办公用房的重点成长性企业;支持各街镇、园区培育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并快速发展、在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产业。二是支持旅游标准化试点和能级提升。支持旅游节花车巡游等大型活动项目、支持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公司提升邮轮及游客满意度的服务项目、支持景区等级创建、星级饭店评定、旅行社质量等级评定;支持旅游客源拓展和宣传推介。三是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配套支持获得市文创资金支持的项目、支持信息服务业集聚发展、机器人产业园建设、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等。
(本刊通讯员)
海南五指山:三项措施促农民增收
为将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力争年均增长15%,到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海南省五指山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力促农民增收。一是狠抓惠民政策落实。计划4年内安排1亿元市级专项资金,将教育扶贫、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类惠民补贴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力抓支农项目建设。计划4年内投入1.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农村公益事业及文明生态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扶持。三是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计划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力争4年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
(本刊通讯员)
陕西澄城: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陕西省澄城县财政局采取四项措施,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绩效。一是以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为契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二是以预决算公开为抓手,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三是以专项资金管理为重点,健全完善管理办法,规范业务流程,把有限的资金向民生工程、项目工程、特色产业等领域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题、促发展。四是以部门预算改革为龙头,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房地产产权集中管理、电子化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改革,加快推进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努力构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本刊通讯员)
新疆阿勒泰: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为有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积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提升建设品味。依托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展示当地生态特色,统筹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二是尊重民意,增强建设活力。严格落实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牧民主体作用,把农牧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其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调动农牧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新农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牧民。三是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鼓励农牧民和社会各界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捆绑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整体推进。四是完善措施,保证后期维护。完善建后管护机制,制定各类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办法,培训各类技能,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动性,以投劳方式参与项目的建设与维护。制定义务植树、卫生保洁、垃圾处理等规章制度,确保村内始终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本刊通讯员)
相关推荐